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明歌> 第八章:决战兴隆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决战兴隆山(1 / 2)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兴隆山

崇祯七年

夏五月癸亥!

南麓明军大营。

当吴阿衡将忠真、忠武、锦六卫三营合为‘新车营’,并定下三营合进的策略之后,他专门命人连夜赶制出两面帅令旗来。等新令旗制作好之后,吴阿衡又顶着各方压力,硬挤出十几天的时间出来,让‘新车营’的人马进行磨合和演练。

等相互之间的配合差不多了,吴阿衡这才召集各营主将,升帐议事。

“众将官,现在对面蒙古、后金兵马计有三万余骑,而我军,六营马步计,同样有员3万,另有奥巴的2万联军,兵马有余,而敌方百般避战,想来定是在等待援军,既然拖延无益,索性我们寻机决战。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周遇吉、曹文耀、孙诚、黑云龙、黄得功、申甫、贺赞等七名主将官,早就憋坏了,听到总督有主动出击的意思,立时群情激奋。

“王大人?您看如何?”

文官监军,始终要高过主将半级,因此,吴阿衡必须请示!

“吴总督那里话来?下官出监,无非是帮助列位将士叙功考绩耳,沙场征战,悉听将军示下便是。”

王肇坤四年榜眼郎的身份,但说话很客气。

“好!”

吴阿衡也不假客气了,他立刻站起身,抱拳拱手高举到右眉际,朗声说道:

“本督拟用当年京师之役时,当今圣上曾施的‘温水煮蛙’之计。因某家观瞧,敌阵之中,必有高人参谋,如若我军行退兵诱敌之策,对方定不会上当。因此,”

说到这儿,吴阿衡转身把桌上的令牌桶抱了起来,

“明日新车营,你等三人出营叫阵,既然申将军的新车,前行速度大有提高,本督命你等,以新车围阵,不断进击。待对方出兵缠斗时。本督会相机而定。”

“得令!”申甫三人立刻站起,由黄得功上前领令。

“新车营为饵,敌方定然味同鸡肋,一定不会全力进击,此时,黑云龙。”

“末将在!”

“你所辖精骑,待新车营缠斗时,立刻出营,赶往奥巴处,虚言我大明援军将至,拟行出其不意之计,歼灭蒙古大军,并严令奥巴联军,迂回包抄,不可放走溃散之兵。”

“得令!”

“周遇吉!”

“末将在!”

“明日你忠卫营,先行援兵新车营,你营甲旌鲜明,敌方定然会加派兵马出阵,本督命你尽快向新车营靠拢,不得有误!”

“得令!”

“孙诚!”

“末将在!”

“明日,听我战鼓为号,敌军半数出击后,你部方可出大营,你营兵器齐备,本督命你,尽快斩灭围困敌军与大营之间的人马,打通道路,不得有误!”

“得令。”

“敌方半数出击,仍不得奏效,定然有意撤兵,此时,忠卫、忠真、忠武、忠觉、锦衣六卫,你五营,一定想方拖住他们,但切记不可妄动,非军令不得跟进追击。”

“是!”

“曹文耀!”

“末将在!”

“本督兵马,会尽快出营,与前方五营汇合,大营驻防,便是你的军责,忠真营守两夜一天,而大营不动,本督也希望你守的大营,坚如磐石!”

“得令,请都督及众位将军放心,有末将在,大营定保无虑!”

“好,黑云龙,”

“在!”

“明日,奥巴联军迂回时,整个沙场,便呈四角之形,本督要你立于四阵的中心,待见本督帅旗高举,你要整队冲杀敌阵,力促奥巴联军跟进总攻,取敌上将首级。如若事不可为,你要尽快退兵,相机而定,那阵告急,便救援那阵。你可知晓?”

“末将明白,请都督放心!”

“好,你要知道,你之忠合,乃为阵眼之所在啊!”

“谢都督提醒,请诸位放心,黑云龙定不负都督重托!不坠大明军威!”

“大明军威!”

“万世永昌”

吴阿衡决定展开会战,这个态势,其实有悖内阁兵部的初衷,因为之前的设想,没料到蒙古、后金方向的动作这么快!

当接到潘汝桢请借兵的折子时,掐算时日,吴阿衡那边应该是已经打起来了。

随同潘汝桢的折子到的,还有袁崇焕和周延儒的折子。

“皇上,周、袁二位大人折子里说了,已经严令吴襄所部,整备兵马出关,两蓝旗不日即动,无论如何,也要半途狙击。至于蓟镇喜峰口方向,周延儒另派刘兴治、刘兴贤两兄弟的一万人马过去,虽说有十天的空档儿,但袁崇焕说,蓟镇唐通那里,尚有两万人左右,加上潘汝桢极力怀柔,想来不会出大乱子。”

“好吧,现在也只能冒这个险了,另外派京师三千营,星夜驰援蓟镇喜峰口,一旦朵颜西十九家的部众哗变,也好有个助力才是!”

“吾皇圣明!”

孙承宗为了节省时间,不等方正化润笔,他自己笔走龙蛇的写开来。

“皇上,那请兵一事!”

“林丹汗那边,正在跟鄂尔多斯打的热闹,借他的兵马,还不如朕加派京师神机营过去,此事不用议了。”

“对,现在最关键的是,吴阿衡的八营,加上奥巴的联军,究竟能否一战功成?这才是关键之处。”

“皇上,兴隆山八营的战局不论如何,也应加派神机营驰援!一来,若胜,神机营起则担负起接引功臣入京,面圣夸功之责。而来,若事有急变,也多一支接应才是!”

“哦,对了,孙先生还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朕多谢了!”

“臣不敢,臣不敢!”

“对了,梁卿家,铁山和济雪堡那边如何了?”

“回皇上,毛文龙发塘报,铁山之役,朝鲜王师悍勇拼杀,目前已到关键之处,毛文龙想调山东天雄军助阵,想一举拿下铁山。”

“孙先生,你看呢?”

“回皇上,铁山之役,实在人心之争,既然毛文龙有此意向,理当准其奏。”

“那好,兵部即刻下勘合,朕这也发圣旨给卢象升,调山东天雄军,渡海助阵。”

“启奏皇上,济雪十一连星堡,战事不大,祖大寿只是每日派兵巡游防范,对面两蓝旗动静不大,据祖大寿所报,两蓝旗的确在暗自调防,想来,定是要接济兴隆三的。”

“这是何时的塘报?”

“回皇上,十五日之前。”

“唔,加急军报,怎会耽搁这许多时日?”

“回皇上,济雪堡至锦州,锦州至宁远、再经山海关,路上多为战地,十五日,已经是很快了。”

“啊!十五天,十五天,对了,还有金、复二州的战况呢,刘兴祚是不是依然在当缩头乌龟?”

“回皇上,此两地进则入敌域,退亦可守二城不失,因此,刘兴祚谨慎守成实不为过!”

“好吧,既然孙先生有此言,朕便不多想了。”

“启禀皇上,”这已经是梁廷栋手中最后一个待决的战报了,今天刚巧了,各地的战报都过来了。

“马世龙上报,林丹汗攻伐鄂尔多斯,动用了两万大军,其中主力部队五千,这五千精兵,就是依靠我大明资助的那五千套兵甲装备的。据马世龙战事绩考中所言,新甲固韧,重量轻盈,这五千兵马已经足以横扫大漠了,因此,火器出塞一事,当缓行!”

要不说梁廷栋当不上内阁,马世龙当不了总督呢,他们始终纠缠在这些细节之上,而孙承宗等人的眼界要高了很多。

“皇上,既然林丹汗战事顺利,理当下旨令洪承畴尽快出镇河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旦林丹汗得胜回兵,再想驻兵,就一切都来不及了。”

“可是应该谁来出镇?”

“皇上,洪承畴手下陕西按察使陈奇瑜日前上疏,拟请以舒烨稷封地为名筹谋河套。”

“这个法子,几位先生认为如何?”

舒烨稷的封诰是富平伯,按照规矩,是不能有封地的,但舒烨稷与林丹汗的关系如今已经非常亲近了,陈奇瑜的法子是借着以划河套为舒烨稷封地的借口,让林丹汗无话可说。因此,温体仁、孙承宗等人都表示认可,但孙承宗谨慎的提出,即便如此,也要防止舒氏家族将来无端坐大河套的可能性,因此,索性有理没理一起上。

“大明于河套,开建河套镇,调宁武总兵王承恩出镇,吴甡巡抚河套!同时,进舒烨稷富平侯,惟此方可名正言顺。”

“好,好,既然如此,方正化啊,你赶紧拟旨,今天就让高起潜过去宣旨。还有,小小左参政,能有此见识,理应提拔,一并下旨进陈奇瑜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吧。另外,火器一事,于今尚不足大碍,可叫舒烨稷相应酌减便是!”

刚想散会,温体仁又说话了。

“皇上,陕西流寇又大帜其势,臣盘算后,需拨银百二十万两招抚。”

“哼!招抚既然国策,朕准了便是。”

这话不是说给新任首辅温体仁的,而是说给全体内阁九卿的,招抚国策是他们定的,现在根本就是自作自受,年年招抚,年年复叛。陕西全境,简直快被踩烂了。现在的朝臣,凡是听到陕西复叛的消息,都非常一致的沉默以对。

孙承宗眼见有些冷场,连忙出言: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