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明歌> 第十一章:陕西决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陕西决战(1 / 2)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陕西,庆阳城,崇祯七年初冬

大明陕西布政使、巡抚山陕、四边总督、五军都督府代天子巡西北总都督洪承畴,此刻正坐庆阳城外军营的帅帐之中。

说来好笑,他担任假布政使、布政使多年,却没有多少时间处理政务,多数的时间里,他是在陕西各地进行剿匪。

陕西已经连续第八年全免税赋了,正官杨鹤上调回京之后,主官洪承畴各地行兵,加上朝廷连续多年的发银发粮,以至于各级官员都有些懈怠下来,行政效率非常低下,整个陕西,只有洪承畴在内的十几人在忙活。这种小马拉打大车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的政府运转。

洪承畴深知这点,之前,因为老杨鹤坐镇,他还刻意忽略这种渎职现象,现在不同了,巡抚山陕,四边总督,说白了,就是山陕境内包括甘宁等地的军政大权,全集于他一身。他现在不得以,已经开始把政事引入军营了。

左良玉曾经劝过他,干脆将府衙定在太原算了,这样,他就可以轻松一些,但是他没有听。因为左良玉是河北世袭军户出身,军户的命运就是天南地北的打仗,所以,永远不缺乏战斗的洗礼。甚至即便打了败仗,也可以凭借军户出身,再次领兵打仗。

而洪承畴这样的进士出身则不同,文官领兵,百仗赢不及一仗殆。虽说他掌兵以来没输过一次,官也越做越大,但只要失误一次,自己就很难翻身了。他不是靠政绩上的台面,所以他的一切只能从战场上拼来。

之前他洪盐酒的手中,其实是没有多少筹码的。崇祯五年夏初,在杨鹤上调前后,兵部将‘忠勇双卫’进行了整编和改组,忠烈、忠毅等山陕部队的番号取消,人员将士分别调拨给洪承畴和各边,这些取消番号的军队,能分配到内地的军卒,从理论上,战力是比较弱的一部分,虽说归地方政府管理了,但应用效果却不是很理想。两年多来,剿匪形势依然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洪承畴不得以,只好硬着头皮上表请兵。

还在兴隆山打的昏天黑地的时候,言官系统就针对‘洪承畴劳师无功,违制请兵’的行为,进行了弹劾和攻讦。要知道,毛文龙请调天雄军助阵铁山,那可是调兵出国去打仗,原本就是应该应份的事情。但洪承畴这次请兵可非同寻常,抽调各地兵马入陕,然后再悉归他来统管,这可绝对是忌讳中的忌讳。

但不论是皇帝,还是内阁,对于言官们的指责,都进行了积极的安抚和解释工作,并仔细考虑了‘请兵’的要求。最后由兵部下发堪合,抽调各军区的精兵强将,一同入陕助兵剿匪。天津武学、忠勇双卫的一些基层军官也都跟着集中过来,忠勇双卫同原有三大营正式转变为京师三营三卫。还由内阁发明刊,明确约定,在剿匪问题上,就是卢象升、杨嗣昌这样的各地总督,也都要配合他行事。

一时之间,围绕着山陕之局,大明众多将官云集过来,可谓是将星闪烁:曹文诏、吴自勉、黄得功、左良玉、虎大威、猛如虎、罗岱、刘士杰、唐栋、张鸿功…,

领着这些贵为精粹的战将军卒,洪承畴却险些一夜白头。政治风险就是这样,国家现在欣赏你,你可以比肩袁崇焕,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言官闹事,也替你出面摆平。但是,如果匪患迁延不绝,那洪承畴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自裁谢罪都是轻的!

“报!”一名小校在帐外高呼:“临洮总兵官曹文诏与叛匪战于西濠,斩首千级,生擒杜三、杨老柴。击斩红军友。现叛匪在可天飞、刘道江的带领下,前部已入庆阳地界。”

洪承畴自命儒将,他的帅帐很小,里面除了令箭书案之外,就是两箱子书籍,名士风流嘛!所以在平日里,他吃饭睡觉上厕所,就都在帐中解决。此刻,他放下手中正读的《宋诗话辑佚》诗史卷,对着陈奇瑜轻轻说道:

“传令,六军严守营垒,非军令不得轻衅。尤其是唐栋所领的前锋营,不论乱匪如何滋扰,不得出营。”

陈奇瑜立刻起身,来到帐外,对着传令小校低声转达了洪承畴的将令。随即回身行到洪承畴的帅案前,拱手道:

“演督,如今万箭穿心之局已定,眼见群羊入围,任君宰割。但不知督师在事成之后,如何对待这些流寇呢?”

洪承畴号彦演,加号尊前,是现在的一种流俗。

“玉铉,你这是何出此言?你我二人不是说好的,一力剿杀吗!”

洪承畴很是诧异的问道。玉铉是陈奇瑜的字。二人基本平级,关系也甚好。

“彦演熟读经史,当知秦二世时,冯劫曾有言‘所杀甚众,然犹不止,皆事苦税大矣’。再则,李广故事,可知‘祸大莫及杀已降’之说。大明朝堂之上,定是有人拿这两件事,来劝谏今上,以致无人敢明言杀戮。如今主上英明,四海已呈复兴之态,放眼中国,唯山陕一带,流寇经年。若今番不替皇上恩加优抚,反而大开杀戒,奇瑜恐督师不利之始。”

“这…”陈奇瑜所用的典故,洪承畴很熟悉,他不得不承认,陈奇瑜分析的有道理,但是,洪承畴也知道,恰恰是自己刻意经营的‘屠手’称号,才获得皇帝青睐的,如果这次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他反倒不杀人了,这恐怕…。

“亨九以杀名闻于主上,若今次不杀,恐世人笑我沽名钓誉。”在陈奇瑜的面前,洪承畴还是很交心的,言辞中也透着亲近,亨九是他的字。

“呵呵,彦演差矣,招抚与杀之间,还是可以变通的。”

说完,陈奇瑜不待洪承畴答话,直接转到洪承畴的书案前,用手沾了沾茶水,在桌子上写下了八个大字

“枝蔓尽去,孤木难活。”

看到这八个字,洪承畴目光闪动,转而,与陈奇瑜相视大笑起来。

依照古典(唐制),洪承畴将自己统领的万五兵马分成了六军。分别是:前锋、左弦、右鞍、后卫、中军,另有一个新车营。不论是布阵还是扎营,前后左右中,五营军马的各个位置永远固定,这样可以令兵卒对熟悉的军营,产生归属感。还尽可能的节省了时间,在最短时间内,整个军队就处于战斗状态或者拔营而走。

新车营其实就是火炮营,大小火炮200门,偏厢车100辆,人员只有1500人,每人都有一杆鹰嘴长火铳,配软盾、穆刀。这个营平日里和中军同行,逢战时,洪承畴相机而遣。但组军以来,洪承畴一直隐忍着没有单独用过。

“报,前锋营唐将军请命督师,匪首可天飞连日以千人叫阵,唐将军请兵出战。”

“呵呵,刘道江多日来,日日以千人启战,想来定是将精锐埋伏在庆阳南原,好诱使我六军入瓮。此等伎俩也想蒙骗本督?但王师之风采,又不可叫乱匪轻视了,命唐栋领兵500出战。”

“得令!”传令小校连忙跑回去了,望着他兴冲冲的背影,陈奇瑜故作迷惑的问道:

“督师,明知乱匪诱敌,为何还派唐栋出战?既然出战,何故只派500?”

“唉,陈抚熟读兵书,今番定是考校亨九了。唐栋出于勇卫营,文武俱佳,对付可天飞这样的流寇,500人足矣。且乱匪行如此拙劣的诱敌之计,本督若给唐栋的人马太多,恐唐栋轻敌冒进尔。”

“500人,拒敌有余,追击不足。督师果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知我者,玉铉也!”

他们两个经常公开上演这样的问答,文人嘛,自我标榜的臭毛病总是改不了的。但适得其反的是,一旁的副将、偏将等旁听的人,每每听见他们这样问答,都翻眼望天撇嘴角。

‘欺负我们军户出身是怎么的?这点二五眼谁不知道啊?切!’当然这些只是腹诽,毕竟洪、陈二人,在领兵打仗的决策上,到目前为止,还没出过纰漏。大家只是反感他们俩太爱显摆了。

“督师,据左良玉的战报称,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24营10余万人分别自大宁、隰州、泽州、寿阳等城败出南下。掐算时日,近几天便会齐聚于此,小小庆阳城,如今可是风云际会啊!”

“哼哼,风云际会?我观刘道江此人桀骜不驯,高迎祥所部,必会与其内讧!”

(‘老天,演出又开始了。’一旁的亲随不禁心中哀叹。)

“督师何出此言?”

“本督一万人马在此盯守,他们若想抢渡黄河,我则半渡击之。若想吃下本督六军,势必怕曹、左等军来援。想来,这些人一定是在进退之间犹豫不决,纷起争执只是早晚的事情。”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