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明歌> 第四章:东江二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东江二代(2 / 2)

“难道天子真的就不希望,我朝鲜出现兄终弟及的体例出现吗?”

“唉!凤坪君啊!”毛承禄连忙说话了,这是个原则问题,必须由他说出来:“如若大王无子嗣,凤坪君理当可以,但是,如今李淏殿下,已经被天子钦册为朝鲜王世子,正当青春鼎盛,除淏世子外,大王尚有龙城(李滚)、崇善(李澄)、乐善(李潚)三君,依在下看,凤坪君不若将眼光放在辽东吧!风物长,宜放眼望才是啊!”

“嘿嘿,哥哥别的本事没有,偏偏能生儿子!也罢!但不知我的封地在那里?”

“呵呵,今日你我三人座谈,就是谈这件事情。凤坪君你想想,以辽东与东江的恩怨,如果我们前去助兵辽东,势必会出现波折,而叫辽东一系单打独斗,天子那边我们又好说不好听。既然这样,咱们干脆舍弃辽东的广宁、盛京,另辟蹊径,你看怎样?”

“嗯?我没听明白!”

当真正探讨起阵仗问题了,李觉的态度很诚恳,不懂就是不懂!

“哦,是这样,我们东江军系,是绝对不可能与辽东吴三桂、祖大寿他们甥舅二人并肩作战的。但如果我们不出兵,不仅天子那边交待不过去,就是咱们你我之间的功名利禄,也就泡汤了。因此,我们需要在偌大的辽东战场,开辟出另外一个战场出来。”

“噢!我明白了,辽东白山黑水之间,天地广阔,只要咱们开辟了第二战场,不但自身的功名可有保障,还可以避免去相帮辽东!陆大人的意思是这样吧?”

“对对对,凤坪君果真冰雪聪明,小陆跟我说的时候,我琢磨了半天的功夫,才搞清楚这其中的奥妙哩!”

“哈哈哈,小毛帅莫要这么夸我,哈哈哈!”

眼见李觉同意了这个战略计划,陆继盛和毛承禄对视一眼之后,从身后的书案上拿过来一副地图,递给李觉,三人直接就将地图放在了餐桌之上,他们都是贵族出身,在珍惜物品上,都差劲的很!

“凤坪君请看,如今铁山一带被咱们占据后,左(东)有高山,右(西)有大海,中间横着鸭绿江,铁山便如同一把大锁,紧紧的将朝鲜门户锁住,但这样一来,如若我们兵出铁山,将直接面临后金的铁骑兵锋。与其迎难而上,不如迂回包抄。金州那边,刘家几兄弟小家败叶,鼠目寸光,叫他们出兵,不如叫他们溃退呢!这样,就只有从白山一带下手了!”

“白山?...”李觉顺着白山往东看,忽然眼睛一亮,点着地图上的一点说道:“对啊!白山东麓,早有南京、毛怜两处驿站,过双城之后,便是沃野平川,还有一片大湖,刚好是一块宝地,如果咱们沿着白山而行,从这片大湖出兵,向北,是宁古塔,向西可直逼盛京,真是妙棋啊!”

“呵呵!”毛承禄微笑着看着李觉,忽然轻声的开口道:

“凤坪君,黑水那边有东珠闻名,天子想要咱大明子民,亲手采摘的东珠,已经快十年了。因此,整个奴尔干都司的故土,大明绝不会轻易让出。但是,这大湖左边(东)至倭海一带,则恰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之形,不知凤坪君可有什么想法吗?”

“太好了,上(北)有大湖,左(东)临大海,右(西)靠白山,下(南)接故国家园,又有大江贯通,果然是块好地方啊!”

“哈哈,那便如此,我即刻修书给家父及卢大人,叫他们二人联名上奏,便由天子赐名此地,就叫落凤坡如何?”

“啊!不、不、不!”李觉闻听连忙摆手!

“三国演义中的落凤坡乃是凶险之地,这个名字还是我来起的好,就叫,嗯,就叫凤翔道吧!呃,不知小毛帅意下如何?”

毛承禄、陆继盛抚掌大笑,“如此甚好,凤翔道,凤翔君,果真是好名字啊!”

说完,陆继盛借着李觉高兴,又盯了一句:

“那既然大计已定,就需要知会大王一声,就说大明东江之军,要借道越境,此事实在敏感紧迫,不知凤坪君能否成全此事!”

“行!”李觉此时正拿着筷子丈量那里的土地呢,头都没抬,自顾自的说着:“此等好事,王兄怎么能不答应?再说朝鲜北地的大将军是我李觉,我都同意,谅他也不敢把我怎么着!哼哼!”

李觉说到这里,满意的抬起头,看着毛承禄和陆继盛,大咧咧的说:

“他如果知道我要了凤翔道,不再跟他的宝贝儿子争王位了。他不乐疯才怪?还敢阻挠咱们兄弟?我切!”

......

自从袁崇焕在九年腊月22日,密奏皇帝,希望重开和谈之后。皇帝就一直非常苦恼,他心中对老袁,是那种没来由的尊敬。所以,袁崇焕想和议,他确实不好当面反对。群臣呢?

国家要多线作战,虽说是精兵战略,但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冒险再开一战,加上大家爱屋及乌,对皇帝尊从袁崇焕重开和议之事,虽说心中反对,但表面上,却都很默然。

在这种情况下,毛文龙适时出现了。他是个政治老手,40年在军政两届的摸爬滚打,早锻炼出最高的斗争技巧了。

老毛的手段很简单,釜底抽薪。他上表朝廷,希望国家能够双管齐下,老袁想和谈,便让他和谈去。但军界方面,却要做好与后金决战的战备。

又因为那边正在和谈,自己这边又不太好明目张胆的做战备,因此,皇上这边,能否给自己一道密旨,这样一来,自己的私下行动起来,就有了保障了。

呵呵,老毛这条妙计,高就高在他摸透了皇上不想和谈的心思,因此,一定会同意他这份双管齐下的建议。但这份密旨,老毛也很清楚,皇帝绝对不会发给他。最先提建议的人,往往不是最后的执行者,这是中国政治的特殊之处。

东江和辽东的激烈矛盾,连三岁孩子都知道,如果给毛文龙密旨,让他领导辽东,暗自准备决战。不谛于将整个辽东军系,推向和谈的怀抱。因此,皇上的密旨,一定会发给别人!

吴三桂是个文武双全的孩子,吴襄是个运气好到极致的福将,祖大寿现在革命意志衰退,何可纲是袁崇焕的拥趸。盘算来,盘算去,这份密旨的接收人,自然就清楚喽!

一旦袁崇焕一力维护的吴三桂,都背叛他的话,那这老袁的官运,自然也就到头喽!袁崇焕曾想骗杀他的行为,叫毛文龙恨入骨髓,只要能让袁崇焕倒霉,倒大霉,他毛文龙的恶气,也就全出了。

当然,皇上究竟发没发密旨给辽东那边,毛文龙是不知道的,他也用不着知道。因为,皇上近臣曹化淳,亲自找他喝了一次酒,酒席上,曹化淳说了下面一段话:

“温首相与咱家是好友,与毛大帅又是同乡,多年来元辅大人,对大帅是很照顾的。这次东北之局,元辅托咱家捎个口信儿,如若大帅能另辟蹊径,既不同辽东争执,又能谋功后金,实在是宏功伟业啊!”

……

注:

首相一词,见于《桃花扇》中。但这个时候,还是属于第三人的称谓,面对面的口语中,还很少见。

温体仁究竟是不是毛文龙的老乡,确实不太好说,本文只是姑且一论。【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