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夜幕再次降临草原,一道又一道的炊烟,笔直升起。修建咏归城的工匠们,歪歪斜斜地躺坐在深蓝色的夜幕下,随着马头琴的奏响,悠扬的蒙古长调也四处飘荡起来,晚饭还要再过一会儿,劳累了一天的蒙古汉子们,兴致依旧很高。
高台上的瞭望哨,手拿千里镜做了最后一次探视,随即顺着滑竿一顿一顿地滑了下去,落地后,士兵熟练地探手从旁边木架上,抽出一个红色的纸包,打开平铺在地上,整理整理线头线脑,从怀里取出两块火石,深吸一口气,鼓起嘴唇吹出徐徐的风,手下不停,咔咔地敲几下,火星落在一小块棉媒上,经风一吹,迅速燃了起来。士兵连忙抛下火石,小心地拎起红色纸包,随着火苗越来越大,纸包逐渐膨胀起来,原来这是用来传递军警的孔明灯。孔明灯越来越鼓,直到飘浮起来。
士兵弯下腰去收火石,有一块火石滚出很远,士兵弯着腰跑去拣,却听到旁边传来蒙古语的咒骂声。
“这些汉人,早晚得把草甸子给点了。”
士兵立刻直起身,怒着眼睛挨个瞧那些人,蒙古汉子虽然怒目回瞪,但双方都没有打架的意思。为了缓解气氛,只好纷纷抬头去看孔明灯,红红的灯火,摇摇摆摆地飘荡在高高的夜空,这一片草原上,都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
望见了孔明灯,很多人都会相应做出安排,其中,就有一队正趴在草甸中的瓦剌士兵。
“大家小心,汉人点起孔明灯后,会点起台火照明,一会儿先把火给扑灭了。”
“是”
瓦剌将领不再说话,抬手一摆,一队一队的士兵从他身边经过,声音急促紧密,显示出极高的战术素养。这个瓦剌将军,不是别人,正是瓦剌主帅巴图尔。
台火是用土坯搭建的小高台,差不多有一个半人的高度,上面用陶土兜塑出一个空心牛头,熊熊的火焰就从牛的眼睛、鼻孔和嘴巴的孔洞中四处喷射,把周边景物照耀得很是清楚。这些台火,围在咏归城的周边,一共是内外三环。每两个台火之间的距离,都是150步。
瓦剌士兵背负一包泥土,悄悄走到台火下,跳起来,将沙土劈头盖脸的倾斜在牛头中,火焰逐渐的减弱下来。这样的操作方法,使得整整数百米的一段,都漆黑下来。
他们这么干,不是为了掩藏形迹,而是为了一会交战时,能够减弱敌人的射击准度。
瓦剌士兵的行动很快,最外环的台火还有余烬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熄灭第二环的台火了。而正在此时,紧密的锣声也在咏归城里响起,眼见对方已经察觉,巴图尔军刀一展,高声断喝:
“瓦剌的英雄们,杀!”
夜战开始了,外围三环的台火逐渐熄灭,而咏归城的工地上,却燃着篝火和火把,内明外暗,弓箭射击的准度,自然不言而喻。
蒙古战斗,习惯先进行充分的施射,然后才开始近身接战。所以,巴图尔虽说喊的挺冲,杀啊砍啊的,但仅仅就是围在外面开弓放箭。
城内的士兵一个挨一个的中箭倒地,而外面瓦剌的士兵却安然无恙,正在巴图尔决定引兵跃墙的时候,忽然在瓦剌的队列之中,出现了巨大的爆炸。震耳欲聋的声音里,瓦剌士兵的尸体,四处横飞。巴图尔刚想回头怒骂,却被一名士兵的下半截身体直接掼倒。旁边还没被波及的士兵,惊叫着拥过来。原来是已经熄灭的台火炸了,台火熄灭之后,反而会自爆!
“台吉大人,咱们怎么办?”
“汉人有妖法,快撤,快撤。”
台火上面是空心陶土的牛头,这个创意来自于汉家的民俗游戏,又称烧判官。但是牛头下面的自动爆炸装置,却是申甫的创意。牛头里面是烧火点,正下方是一个小型的悬空铁漏斗,漏斗中还有一个铁球,大小刚好可以滑下去,所以平时用蜡堵在下面。当牛头点燃照明之后,封蜡被炙烤融化,流淌在下面的草--绿@色#小¥说&网--而无优。
综上所述,这是一场提前到来的决战。
宰桑泊,处于唐古拉山和萨彦山两条山脉北端,是一片半沙漠、半绿洲的草滩。漠西瓦剌七部的10万大军,坐南朝北,摆开阵势。因为六万左右的外围部落兵,已经没有了信心,所以只能在后方观战。另外,巴图尔加派了两万出去,军令就是,一定要消灭李老栓和冀乐华的那支偏军。李老栓和冀乐华的一哨人马,居然能牵扯经营4万敌军,确实难得。
明军这边的阵形,是黄得功设计的,中间,是明军的方阵,步兵骑兵,排成整齐的散兵线,珍贵的车炮,集中排成一字线。明军的阵营,只有三排,步军、炮兵、骑兵。
左侧,是土谢图汗部和车臣汗部的联合骑兵方阵。右侧,是扎萨克图汗部和察哈尔汗部的骑兵方阵。漠北漠南两大蒙古因为这些年气候不好,所以人脉有些凋零,即便集合南北各大部,能拿出9万的大军,已经算不错了。
“爵爷,跟车臣的人说清楚,一会,对方如果强攻中间阵形,他们务必要赶过来支援。”
“嗯。”
应了一声之后,舒烨稷从怀里掏出一块‘八思巴金牌’,交给下人送去传令。一旁的黄得功看着那块八思巴金牌,心中还是有些不安稳,他真怕这些蒙古人不听指挥。要知道,让他们排成一排排,一列列的方阵,可是没少废劲儿!
对面的瓦剌军,按照济农、诺颜、台吉的名下骑兵,排成一块一块的小阵群。人数也参差不齐,少的只有两千人,多的,竟然有一两万。
远远望去,东北方向的明军阵营,像一个横放的‘工’字。西南方向的瓦剌,就好像一个顽劣的孩子,刚刚剥过一个柑子。东一块、西一块的。
“将军,他们蒙古人在干什么?怎么还不打?”
“想来是对方正在请法师做法赐福,等赐福结束,就该开打了。”
舒烨稷拥有合理合法的八思巴金牌,所以极端不情愿的被留在了最前线,也就非常高兴的‘永远陪伴’在黄得功的身边。正在黄得功耐心跟他解释时,一旁的田雄出声提醒。
“将军,前面出来了40多匹马!”
“嗯,我看到了。是对方各部的首领,不用理会。田雄,你去指挥步兵线。”
“是!”
田雄刚退下,自北军阵形中,也分散跑出了十几个人,这些人,舒烨稷他们非常熟悉,分别是漠北、漠南各个部落的首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