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国共抗日名将百战传奇:风.流帷幄> 中.共:龙跃在渊之蓄势(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中.共:龙跃在渊之蓄势(5)(1 / 1)

() 东条英机叫来大特务和知鹰二,指令:“你密令我方潜伏在支.那左翼文化团体中的特工,鼓动激进的左翼文化人,大力夸张地宣传八路取得的平型关胜利,贬低**。”

和知不理解:“皇军平型关之败是帝国的耻辱,您为何要夸耀敌人的胜利?您又为何要扩大共.党的影响?”[..]

东条不正面回答,反问:“你认真研究过老子思想吗?”

和知更不理解:“道家的老子主张无为,崇尚柔xìng不争,主张无为谦退,其思想没有进取心;搞科学、政治、企业、特别是军人要竞争,不能接受老子的思想。你为何要我认真研究老子思想?”

“糊涂!一个‘道’字含义广博jīng深。没有广博jīng深文化的人,成不了超一流的科学、政治、企业人才,更成了超一流的军人!”

“请您指教。”

东条冲起好为人师的劲头,教训:“有一个普遍的认识,战争就是最残酷的竞争,要刚强。虽然不错,但这认识的层次不高。兵圣孙武说:兵形似水。水xìng柔也,其柔并非不争,而是争于无形,也就是它的争不易被察觉。能以柔克刚,争于无形,未上战场就定胜局,就达到了军事艺术的最高层次;再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就达到了军事艺术的巅峰。老子的‘柔’,就是通往巅峰的道。老子的‘无为’是达到‘而无不为’的策略,我作为军人,就从军人角度来理解。《老子》也是一部兵书,道家的理论让其兵家的锋芒藏而不露,更具有破敌的威力;杀敌于无形是武功的最高境界。《老子》中有这样一段话:‘将yù歙之,必故张之;将yù弱之,必故强之;将yù废之,必故兴之;将yù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这个论述简直就是超级军事谋略,太经典啦!支.那战国时期,名将乐毅助弱燕破强齐,真正有效的方法是运用了老子的谋略,对齐国张之、强之、兴之、与之;吹捧齐,夸耀齐,夸张地树立齐强者的形象,树大招风,招致各诸侯的嫉恨。乐毅达到歙之、弱之、废之、取之的目的,联合五国破齐。中华文化真是博大jīng深,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

和知满脑袋云山雾罩:“您的见解太高深了,我还是无法理解您的意图。”

东条心中得意:“看来只有我能理解这超级谋略,也只有我能成为超一流的人物。”他突然想到:“研究支.那的学者大山有朋教授曾对我说:征服支.那的最好策略不是摧毁其武力,而是残废其文化。支.那有一股思cháo,就是把落后统统归于传统文化。我们对这思cháo推波助澜,蛊惑支.那人把其优秀的经典文化当成腐朽来抛弃,把支.那人渴望现代化及民族复兴的心理蛊惑得浮躁,盲目追求所谓的科技兴邦及经济富国,并予以怂恿xìng的支持;张之、强之、兴之、与之。要知道,科技经济需要强有力的经典文化内涵来支撑及带动,欧洲文艺复兴带动工业革命及科技发展。失去了经典文化内涵及支撑的科技,永远只能是二、三流的科技;这样的经济或许能取得短暂的辉煌,却丧失了可持xìng发展能力,支.那人抛弃了其优秀经典文化,失去了忠孝礼义廉耻的思想,只顾追求利益,变得浮躁及民族意识淡薄。优秀经典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及抵抗征服的能力。支.那曾几次遭到武力征服,正因为其有优秀的文化,导致最终被征服的却是以武力的征服者。支.那抛弃了其优秀经典文化,就失去了凝聚力。文化是民族的jīng神基因,经典文化是优秀的民族jīng神基因。基因在继承的同时还要不断更新,方能保证永远优秀;这就是要在继承传统经典文化的同时不断创新出新经典文化,方能保证民族jīng神基因永远优秀。支.那抛弃了其经典文化,更不可能创新出新经典文化,民族jīng神基因就会衰败。遭遇大危机的冲击;就会大崩溃。这样我们就能达到歙之、弱之、废之、取之的目的。也许大山有朋的谋略更高明,找机会我向他认真请教。”

和知鞠躬:“请明示您的意图。”

东条回过神:“我借鉴老子的谋略,把兵家三十六计中的yù擒故纵升级出揠苗助长及树大招风之计,来对付共.党。”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