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 九十六、挖树(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九十六、挖树(二)(1 / 2)

() 收藏数据有点凄惨,还没收藏的同学,顺手帮个忙,轻轻点下收藏!

-------------

代表团足足在北大开讲了五天,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轰动。代表团到达学校的第二天,蒋校长就跟唐剑行商量,是不是可以请各高校的教授一起来听课。

这个问题牵涉到保密问题,技术保密这在特区是有严格界定,代表团的专家来招人之前,都被系统培训过相关保密条例。哪些东西可以说,哪些东西不能说。

唐剑行说道:“蒋校长,我们不希望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如果你希望你的同行一起来听讲,我不反对,但是有一条,洋人教授不能来,与rì本有牵连的教授也不接受,不管是在rì本机关工作或者接受rì本公司聘任,都不接受。”

虽然蒋校长对于唐剑行的要求不以为然,但是还是严格按照唐剑行的要求逐个通知符合要求的教授。在蒋校长看来,洋人的科技水平远远超过华人,特区的科研水平可能很高,但是,他还是不认为能超过洋人。

不过等讲座开到一定程度后,蒋校长才明白这些特区专家所讲的内容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用物理系主任饶毓泰教授的话说,特区那个物理领域专家郑宇教授,虽然他之前从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头,但是他所讲的内容,无不涉及目前科技最前沿的东西。以饶毓泰教授最擅长的光谱领域为例,郑宇教授专门开设了“光的相干xìng理论”和“光磁双共振原理”的专题讲座,内容完全超越了目前各国在光学领域的最顶尖科技,就凭这两理论,郑宇教授就能与最顶尖的物理学巨子比肩。

问题是,郑宇教授不仅在光领域站在世界之巅。用吴大猷教授的话说,以他擅长的核子物理方向眼光看郑宇教授关于“原子能态计算方程在量子亏损上面的应用”的专题讲座,其学术价值堪称无与伦比,吴大猷讲座之后用计算方程专门拿到他的f态的研究中验证,计算结果几乎与实验观测得到的结果如出一辙。吴大猷断定,郑宇教授在原子物理上的成就完全超过任何已知的巨人。没有对原子核非常深入的洞察是很难总结出这样的方程的。

当今世界在物理领域就算是一个小小的突破都称的上专家的头衔,但是像特区物理领域专家郑宇教授这种,几乎涉及光物理、原子物理、天文物理、动力学物理、流体物理、大气物理各个领域,无所不知,无所不jīng的能力,简直让北大的物理系教授心脏压力剧增。五天的课程,郑宇已经成了教授们口中的郑大师了。

不冠以大师称号,教授们已经找不到能够形容这些专家的头衔了。

连吴大猷这位多情教授,由于爱人身体欠佳,需要陪护,本来打算放弃去特区上课的,现在也变得更加舍不得。

唐剑行知道吴教授的情况后,专门跟吴大猷说,特区医学领域专家令其昌教授对肺病的研究相当不错,可以咨询他。

吴大猷爱人的病年前还去美国看过,也只是缓减,完全没有治愈的希望。听说,特区医学专家令其昌教授可能有办法,吴大猷的心变得充满了希望。在吴大猷看来,这帮专家的学术水平完全可以用妖孽来形容。

唐剑行跟令其昌沟通之后,当天晚上就给吴大猷爱人做了初步检查,查看了以往的病历和治疗方案,初步断定为间质xìng肺炎,有纤维化的倾向,建议到特区医院治疗,预计六个月的基因疗法,可以逆转这种倾向,十二个月完全康复。

吴大猷听说爱人的病可以完全治愈,别提心中多高兴了,立马找丁扬办理护照和相关手续。而陪同令其昌的北大医学院汤尔和教授,听了令其昌的介绍,简直眼冒金光。这个病例,他早就检查过,可以说对这种病他个人完全一筹莫展,而在令其昌眼里虽然有点麻烦,但是并不是多大的病。用基因疗法改善其自身抵抗纤维化的能力,过程麻烦,难度其实很小。汤尔和则更关注令大师提到的一个新名称:基因疗法。

汤尔和听说过基因这个词,他也只不过是听说而已。据他所知,即使提出这个概念的欧洲科学家,也仅仅是处于猜想状态。从未有人观察到基因的样子,也没有人提出具体的观察方法,一切才刚刚开始。

而令大师极其自然地提到了特区医院可以做基因疗法!这是什么概念?能对基因进行治疗,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对基因的结构了如指掌。意味着,特区已经知道了基因的图谱,也懂得如何观察基因,甚至懂得对基因进行cāo作。这是什么科技?这是在向神挑战,这是掌握制作生命的能力。

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认识,他在大rì本帝国大学的医学专业学习中完全没有接触过类似领域。

唐剑行注意到了汤尔和的反应,对他的履历,唐剑行也有所了解,此人专业能力不错,不过后来对rì问题上有点糊涂,算是白璧微瑕的人物。既然,汤尔和已经申请赴特区,唐剑行决定,让他没有机会接触任何rì本人。

其实特区迫切需要这些民族jīng英,到了37年一开战,一部分jīng英流落海外,还有一部则随着局势迁到西南。这个时候的教授和学生,治学之严谨,学生之努力,后世的大学生和所谓专家很多人是比不得的。应该来说,此时的大学真正是以“科学之jīng神”来主导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具备这种难能可贵的审慎独*立的jīng神,懂得用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

特区zhōng yāng委员会和自然科学院的院士们专题讨论过这个问题,一致认为,当前北大等高校学生虽然稀少,但是质量极佳,在特区经过专业学习之后,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甚至说,未来数百年中华科技是否能持续领先洋人,关键就在这帮人身上。

他们这帮人可能会为特区科学界带来特区学者都欠缺的“定标准、立问题”的可贵能力。

一旦这些人中掌握特区的知识,他们之中很多人可能会创造出令特区科学人员都惊讶的成就。没有“学术之自*由,科学之jīng神”,创造xìng是缘木求鱼。

后世的教育体制抑制了创造xìng,这不是靠知识能够改变的。所以特区zhōng yāng委员会对这些教授和学生倍加珍惜,他们才是民族创造xìng的代表和灵魂。

特区高校也将从他们中的部分人员来管理,为特区真正塑造“创造xìng的大学,研究型的大学”,而不是技校!搞技校,特区有历史xìng优势,后世的教育甚至把大学都搞成了技校xìng质。

不说那些教授,光这批学生之中,有后来李、杨两华人物理界巨子,有二弹一星中“三强”,很有一大批放在后世都是顶尖的真正学者、真正科学家。如果按成就和人数比统计,足以让后世羞愧。

特区这种直接挖树的做法,放在后世是让人鄙视的做法。但是现在,国家即将处于大战乱之前,把原先跑到美国、rì本、香港之类的知识分子,一网打尽,连树根一起挖到特区,一点不会有负罪感,这是在为民族养jīng英。相信这些人,在特区能够找到地球上最好的研究环境。

在北平八大国立高校逗了一圈,带着两千左右大三、大四学子和各专业教授浩浩荡荡在天津港登船驶向特区。同样的在天津的南开大学也被特区代表团忽悠了一遍,横扫数百学子和教授去了特区。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