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寸道> 怪力乱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怪力乱神(1 / 2)

“子不语怪力乱神!”

圣人曾言,不要谈论神仙志怪之事,但数千年来,人民对于神仙志怪的兴趣却无半分消减。其中最为人们乐道的,要属神仙之说了。

传说神仙,能力非凡、朝游北海暮苍梧,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神仙的如此种种,令人向往,不过最让人们向往的要属仙人的长生不老了。

相对于神仙之寿,人类一生苦短,短短百年宿命,犹如昙花一现。终归零落成泥,随风散去。也许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也许是世人恶死好生,数千年来为求长生不死,天下之民趋之若鹜。

其间,上有赢皇役使万民寻求长生仙药,下有黎民潜入深山访仙求道。赢皇长生无果,道途崩矣,而黎民多扫兴而归,只有少许缘厚之人,寻到隐士高人,得以参悟长生之道。

然人之本性难移,刚学的三五皮毛,便称得道仙家,门罗弟子,称门立派。由于修炼之法俱不相同,便有门户之分,正邪之别。为证己道,互不相容,杀伐无止,争斗不休。

回想当初,为求长生,而访仙求道,事到如今,却早已把长生之事抛之脑后,敖以自持的只剩下那胜于凡人的法力。

止笑凡修,但神仙就真的长生不死吗?其实也不尽然,若是神仙真能长生不死,就不会有封神之战时陨殁的众仙,就不会有灵宝天尊所言‘诛仙剑阵一出,任你是大罗神仙、金刚罗汉,只怕都是见血无救,形神俱灭!’之言。

可见,仙虽寿,但非不灭不死,而是可诛、可戮、可陷、可绝!

※※※序不多言,借以开篇!——故事开始。

说九州之西南,有一座大山,唤作“太苍”,群峰绵延数百里,层峦叠嶂,为昆仑山一支脉东行所致。此间有一溪水,唤作“九曲溪”,传为九条苍龙所化,自西远途飘入,依山缓行,绕山转峰,九曲十八弯,。

太苍之水状若龙盘,山峰似虎踞,龙争虎斗,势不相让。如此太苍,可算是乃独秀天下的秀水灵山,只因山阳多猛兽之凶,山阴多瘴气之恶,凡人多避退之。

凡人避之,并不说明太苍无人者居,太苍之中心有一处白云绕顶的灵动之处,却是居着不少人,山周之民编童谣咏之:

“千里太苍山,一座白云观;

观中有仙人,鲜问凡与尘;

遁地除魔奸,飞天降雨渲;

心向道,盼成仙,逍遥天地间。”

这童谣中所说的“白云观”便是此处,白云观乃是太苍之中一修仙玄门,创派已千年有**,到如今已是九州之玄门大宗,拥内门弟子三千,真传弟子八百,可谓是昌盛之极。

这些白云弟子在白云深处炼丹制药、修炼不死之身及驭剑飞行之术等诸多玄门妙法。偶有采药之民入太苍深处,见苍穹之上有白云弟子,驭着各种法器高来高去,心中好奇,一路追从,又见白云之下若隐若现的亭台楼阁,以为是隐士仙家。出山传之见闻,久而久之,山周之民便知道了此处,更拜焚香火,或是入门求道,如此才有了这番昌盛。

不过,要是那创派祖师还在世的话,见到如今这番昌盛景象,也无憾了。想当初,他创派之时可是未料及此。

传喻这白云观创派祖师,本名李凌虚,巴蜀泸州人士,本是一穷秀才,一心求取功名,可屡试不中,年至而立,还是秀才一枚,后被荐为一贤良方正的小官。可他并不甘心如此,便辞了官,云游四方。

李凌虚本想此生只为诗酒花,逍遥之中,了却残生,怎奈却是遇上奇缘。

一日,李凌虚游至南山,遇一垂暮老者,与其攀谈,话语之中不由叹道己不得志。老者听后,言道:“所谓世间三千大道,八百旁门,条条可通大道,并非只有读书一途!我观你天纵之姿,不如随我学道,假以时日,必定成仙!”

老者一席话,令李凌虚茅塞顿开,于是拜老者为师,潜心学道。老者所言不虚,这李凌虚果然天纵之姿,十年后,便小有所成。

一日,老者将李凌虚叫到跟前,对其言道:“如今,我所能教给你的,都已经教出了,你也应该下山了!”

“什么?”李凌虚大惊失色,“师父你不要我了?”

十年学艺,李凌虚与师父早已感情日笃,视师如父,况且他感觉和师父比起来,自己的修为十分浅薄。现在听师父让自己下山,怎能不大惊失色。

老者似乎知道李凌虚心中所想,笑了笑道:“你目前与我学了这许多功夫,已经小有所成,但若要更进一步,尚须寻找一清净灵动之处勤加修炼,方能成就大道。若在我这里,你必成就不了属于自己的道,这就辜负了我的传道之心了!”

闻言,李凌虚磕头再三:“弟子宁愿成不了仙,也愿跟随师父一辈子!”

“胡说!如果如此,我收你为徒又有何意义?若再胡言,我绝不认你这个徒弟!”

李凌虚见师父如此坚决,只好磕头,流泪下山去了。

临行,老者从怀中掏出一宗古卷,递与李凌虚,李凌虚一看卷上无一字,正纳闷,老者开口道:“此乃无字天书,需在月光下才能显出金文!潜心修行,如若你悟通大道,我师徒便有再会之时!一切好自为之!”说完老者化为点点青光,消失不见。

返回首页 没有了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