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北宋之乱世枭雄> 012 一石二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12 一石二鸟(1 / 1)

() “这倒也是,恩相言之有理!”张师爷随声附和道。

许知州知道这些贼子都是亡命之徒,一向心狠手辣,什么事情做不出来?要是真像信中说道的那样,将夫人的裸尸被挂在城头上,哎呀,丢死人了!又听到张师爷在这个节骨眼上随声附和,只觉得心中生厌,冰冷的说道:“张师爷,你不要咬文嚼字的,要是有什么主意捞干的说,没有什么主意的话,就退下吧!”

张师爷看见许知州的脸sè像夕阳孔雀一样,说变就变,不敢再卖关子,上前躬身说道:“恩相,您一直不是想剿灭这帮贼子吗?这就是一个机会。我有个一石二鸟之计。”

“哦!”许知州睁大了眼睛,问道:“先生此话怎讲?”

张师爷清了一下嗓子说道:“我请恩相修书一封,暂且答应了黑云寨贼子的要求,约定个地点一手教人,一手交货,约定的地点就设在葫芦口,据我所知,这琅琊县琅琊山上不止就黑云寨一伙儿贼子,还有三伙儿强人,就拿实力来说,黑云寨是实力最小的一股。这伙儿贼人也经常明争暗斗,这次黑云寨掳去夫人,就是为了在贼子中间立威。我们大可传出口风,想这些粮食装备,都快配备一个军了,谁不为之心动?这些贼人都怕黑云寨得到了装备而坐大,对他们造成威胁,势必会前来抢夺。

为何要定在葫芦谷口换人?原因在,这葫芦谷口是通往琅琊山的必经要地,我们在此迎接到夫人,立马回归。同时派何参将领两军之师,伙同杨百合的人马,伏于葫芦口三十里处,这样不易被人发现。

待贼子为了这些装备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我大军迅速围之,必将全歼贼子。这就是我说的一石二鸟之计,恩相意下如何?”

张师爷说完这些话,眼睛亮亮的看着许知州,他正在为自己的计策而沾沾自喜。

许知州手捻须髯,略一沉思,拍案叫好:“好!先生此计甚妙,要是我们得手自然更好,要是失手了,损失这些物品,倒是也名正言顺,朝廷知道了这不会怪罪下来。但是,我却担心一点。”

张师爷听到许知州这么一说,心里有点紧张,急忙问:“恩相担心什么事情,学生不明白。”

“若是黑云寨的贼子不入圈套,那将入之奈何?”许知州担忧的说道。

“我想小小蟊贼中,没有这么高明之士吧?”张师爷有点自信的说道。

“可不要小瞧了这帮贼子,数年来我们多次派兵围剿都没有成功,他们油滑的紧呐!我怕到时候,我们‘周瑜打刘备,陪了夫人又折兵啊,要是救不出夫人可就麻烦了。这个计策我们得好好的商议一番,去将何参将一起请来商讨。”许知州说道。

这时知州府的一名家丁得到了命令,急忙骑马到城外军营去请何参将。

何参将早已点齐了人马,正在军营里候命,听说知州相公喊自己前去议事,急忙披挂整齐,随着家丁快马来到知州府。

“末将见过知州相公。”何参将进了书房对许知州深施一礼,转头又对张师爷一抱拳问好。

“何将军,请坐。”许知州倒是很客气。

何参将见知州相公如此客气,心中一暖,在宋代重文轻武,就是同等品级的官员,武官也要低着文官一头,就是七品的知县有时候完全可以不鸟你五品的参将。

“不知相公找末将来有何分派,是否可以开兵拔营了?”何参将声若洪钟,这和参将四十多岁年纪,长得五大三粗,如同杀猪的屠夫一般。

“何将军,我找你来正是为了扫灭琅琊山群寇,救我夫人之事。张师爷有个一石二鸟之计,我觉得此计虽好,但尚有缺憾,特请将军一起参谋。”许知州可气的说道。

张师爷就将时间详细的和何参将说了一遍。

何参将考虑多时,说道:“张师爷此计策甚妙但我认为有不足之处,依我来看,得罪官府的只是黑云寨一家而已,若是我军攻打黑云寨,其余山寨只有‘坐山观虎斗,爬桥看水流’的份儿,他们避之恐有不及,若意图一举将他们歼灭,却是难事,若是他们联合起来,怕是更加棘手,这样非但救不出夫人,还会助长匪盗的气焰,怕是到时候更加的棘手。”

何将军这些话,听了许知州和张师爷只皱眉,张师爷心下就有些不悦,心想你们这些只会杀人放火的武夫懂什么计策,口中反问道:“这条计策不行,那么何将军有何妙计救出夫人?”

何参将哈哈大笑,胸有成竹的道:“知州相公,给我一支军马,我定会踏平黑云寨,解救出夫人。”

许知州道:“将军由此雄心,人心可慰,但前番杨百合参将却大败而归,几乎坏了大事,你能保证救出夫人吗?”

“恩相有所不知,杨将军兵败罪责不在他,而在天降番僧,坏了大事,实属气运不佳,我一直气运不错,若领天兵一到,匪患迎刃而解!”

张师爷忍耐不住,上前辩解:“夫人xìng命,相公威严,起能压在某人气运之上,上次杨参将兵败,引起贼人恼怒,差点致夫人于死地,这次若是再有差错,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啪!”一声大响,何参将是行伍出身,火气很大,气得一拍桌子,大声问道:“张师爷你的意思是我这次领兵前去,也是失败而回吗?您这样说恐怕不妥吧?”

一文一武,一瘦一胖,两人当场争论了起来,直聒噪的许知州耳鸣眼花,头脑发胀。

“两位不要争了!”许知州大声喝道,“不管什么计策都是为了剿灭山贼,救出夫人。做这些无谓之争,有何意义?”

正在这时,门外侍卫喊道:“黄通判到。”

屋中三人闻声,都站起身来,到门口迎接,这州的通判虽然属于从五品的官员,主要负责州是一州行政、司法长官,通判起辅助、监督作用,知州政令需通判付署方能生效,通判可向zhōng yāng直接报告知州的言行,两者之间虽有品秩之差别,但互相并不隶属。两者权力之大小在实际情况中要看具体的人事情况而定,比如两者的政治派别、威望、资历、能力等等。比如有的从zhōng yāng贬往地方做通判的,又恰逢其派别势力下降之时,其权力相应就不会那么大,所以知州也得对这通判礼让三分。

“什么事情这么热闹?”说话声中,进来一人,此人大约五十多岁年纪,身穿一身酱sè便服,气度文雅,正是黄通判。

互相见了礼,许知州就将刚才的事说了一遍,黄通判眯缝着眼睛将事情听了一遍。

许知州问道:“依照黄大人的意思,这件事情如何去办?”

黄通判抿了一口茶,说道:“张师爷的计策甚好,但是何参将所说也有道理,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较。”

张师爷和何参将听了这话,心里都很受用,但是许知州听了心里,心里问候了一声黄通判的母亲,心想,你这话说了相当于没说。

经过反复的论证,最后终于拿定了注意,还是按照张师爷的计策行事,只不过到时候四处强盗落入圈套之时,可以放过黑云寨一方,作为搭救夫人的条件。

这场不愉快的会议结束后,各人领命,按照计策办事去了。

何参将作为剿寇将军,黄通判作为监军一起兵发琅琊县。

张师爷按照许知州吩咐,从军械司里点齐了清单上的器械,装了整整十大车,又调出五百匹马,由三百官兵押解,浩浩荡荡的向琅琊山进发。

张师爷又派遣一卫兵,拿着知州的书信,快马加鞭的向琅琊山黑云寨而来。

第二rì清晨,这卫兵到了黑云寨了,将书信教给了大寨主。盘石细致的将信看了一遍,内容大致是:黑云寨的草莽英雄听了,你们所说的条件,本官已经答应了,我已经派人将这些东西送到葫芦口,大致明天中午就到,还望你们不要失信,到时候我们一手交人,一手交货,我保证官兵不耍花样,你们也不要耍什么花样。下面写着密州知州的名字,还盖了打印。

俗话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盘石赏了送信卫兵一辆银子,写了回信,放他下山去了。

盘石将书信传给山寨众头目观看,张彪看了一跳多高,喊道:“大哥真是神算,这次我们发财了!哈哈!”

盘石也没有想到密州方面会这么快答应了,心里也很高兴,便命令排摆酒宴,大家欢聚。

酒席间,盘石无意间问赛扁鹊李昭道:“李昭兄弟,这葫芦口究竟什么样的所在?”

李昭答道:“哥哥这葫芦口乃是通往琅琊山的毕竟之路,属于我们琅琊山四大山寨共用的大道,不知道哥哥问这个做什么?”

盘石听了这话,心里一惊,这个地方是四个山寨的共用之地,为何官家要在这里做交易,莫非有诈不成?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