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狼弋民国> 国民党军的编制(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国民党军的编制(师)(1 / 2)

国民党军的编制(师)

在1925年之前,中国的军队编制除了奉系曾经用过以军-旅-团编制编组,晋系的编制

为师下辖一个旅又一个团外,其他的都是师下辖二旅四团的编制。

国民党军在黄埔建军之后,师法苏联,改行为三三制编制,即师辖三团,团辖三营,在

编制上大致一师为5500人,在北伐的八个军中,除第七军是承袭护法军的编制,下辖

九个旅(即1旅2团,1团4营,1营3连),且只设旅部,到战时成立第*路指挥部来

统辖几个旅外,其余均为三三制编制;而后收编的各路军队也多采用三三制编制。

而到了北伐结束后,一方面蒋介石出于“削藩”的目的,另一方面,据统计,中国当时

的军队数已达200万之多,因此、决定裁军,将全国的军队裁减为50个师。

当时的编制为废除军编制,师下辖三个旅(部分师为二个旅),旅下辖二至三个团。

而后,在1930年,又推出了所谓的“民国19年陆军暂行编制表”将国民党军的编制编

为三种:1、甲种师,二旅六团制,2、乙种师、三旅六团制,3、丙种师、二旅四团

制,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一方面都编为甲种师,另一方面又以dú lì旅,补充旅的名义扩

编部队,基本上都成为了三旅九团的编制。如第11师最早的编成是三旅六团的编制,

番号为31、32、33旅。3个旅长分别为桂永清、殷绳祖、余仲麟。而后将33旅的旅

部撤销,编为31、32两个旅总计六个团;

而后又编了个dú lì旅,3个旅长分别为李默庵、萧乾、李明。再如第1师,系由第1军

的第2师,22师与鲁军张克瑶33军的1个师合编而成,为三旅九团编制,当时胡宗南的

22师编为第2旅,后调整为二旅六团制时,编为第1旅,把作为杂牌的鲁军张克瑶部裁

编为两个dú lì团,到中原大战时又扩编为dú lì旅,在追击红军至甘肃后,又编成了1个

补充旅,此时第1师辖4个旅12个团。而嫡系各师的dú lì旅,补充旅在1931-1934年间

又大多扩编为师。

到1932年6月,国民党又推出了“民国21年陆军暂行编制表”当时准备将所有的国民

党军均编成二旅四团制的整编编制,但因为围剿红军与淞沪“一一二八抗战”之故,

只有87,88等少数几个师编为此种编制。

在1933年,国民党军根据与红军作战所得出的经验,感到以前的编制太大,在与红军

作战中很不灵活。于是又推出了“民国22年剿匪军编制”该编制分为三种,甲种为

二旅五团制,除了师辖二个旅,旅下辖二个团,师再直辖一个dú lì团或补充团,乙种为

二旅四团制,即师辖二个旅,旅辖二个团,丙种为三团制,师不辖旅,直接辖三个团。

东北区(八个军二十三个师):

新编一军(孙立人)五十师、新编三十师、新编三十八师

新编六军(廖耀湘)十四师、二o七师、新编二十七师

五十二师(赵公民)二师、二十五师、一九五师

七十一军(陈明仁)八十七师、八十八师、九十一师

六十军(曾泽生)一八二师、暂编二十一师

十三军(石觉)四师、五十四师、八十九师

九十三军(卢浚泉)暂编十八师、暂编二十师、暂编二十二师

五十三军(周福成)一一六师、一三o师、荣誉二师(53军是47年夏季攻势过后,从越南调到东北的。)

晋察冀区(六个军十九个师):

九十四军(牟延芳)五师、四十三师、一二一师

九十二军(候境如)二十一师、五十六师、一四二师

十六军(李正光)二十二师、九十四师、七十一师

三军(罗历戎)七师、三十二师

六十二(黄涛)九十五师、一五一师、一五七师

东北廷进军(马占山)新骑四师、新骑五师、新编六师、暂编三十八师、二o八师

中原区(四个军十二个师):

七十二军(傅翼)三十四、新编十三师、新编十五师

六十六军(宋瑞珂)十三师、一八五师、一九九师

七十五军(柳际明)六师、十六师

十五军(武延麟)六十四师、一三五师、一七四师、一o二师

晋绥区(八个军二十个师):

十九军(杨爱源)六十八、暂编三十七师、新编四十师

四十三军(楚溪chūn)七十师、一三九师、一四九师

三十三军(赵承绶)七十一师、暂编四十六师

三十四军(孙楚)七十三师、暂编四十四师、暂编四十五师

六十一军(王靖国)六十六师、六十九师、七十二师

三十五军(鲁英麟)一o一师、新编三十一师、新编三十二师

暂编三军(袁庆荣)暂编十一师、暂编十七师

六十七军新编二十六师

晋冀鲁豫区(十四个军三十六个师):

一军(罗列)七十八师、一六七师

二十七(王应遵)三十一师、四十七师、四十九师

三十军(鲁崇义)二十七师、三十师、六十七师

三十二军(唐永良)一三九师、一四一师

四十军(李正清)三十九师、一o六师

八十五军(吴绍周)二十三师、一一o师

四十七军(陈鼎勋)一二五师、一二七师

四十一军(陈宗进)一o四师、一二二师、一二四师

十军(赵锡田)三师、二十师

五十五(曹福林)二十九师、七十四师、一八一师

六十八军(刘汝珍)八十一师、一一九师、一四三师

十八军(胡琏)十一师、十八师、一一八师

八十八军(方先觉)六十二师、新编二十一师

三十八军(张耀明)十七师、五十五师、一七七师、五十三师

华中、华东(二十三个军六十二个师):

十二军(霍守义)一一一师、一一二师、新编三十六师

九十六军(陈金城)暂编十四师、暂编十五师

七十三军(韩浚)十五师、七十七师、一九三师

八军(李弥)一o三师、一六六师、荣誉一师

五十四军(阙汉骞)八师、三十六师、一九八师

五十九军(刘振三)三十八师、一八o师

七十七军(王长海)三十七师、一三二师

九十七军(王毓文)三十三师、八十二师、新编二十九师

五十一军(周毓英)一一三师、一一四师

二十六军(马励武)四十一师、四十四师、一六九师

二十八军(李良荣)五十二师、八十师、一九二师

九十八军(段霖茂)预备三十师、预备十师、一一七师

五十八(鲁道源)一八三师、新编十师、新编十一师

七军(钟纪)一七一师、一七二师

九十九军(梁汉民)六十师、九十二师、九十九师

五军(邱清泉)四十五师、九十六师、二oo师

七十四军(张灵甫)五十一师、五十七师、五十八师

二十五军(陈士章)四十师、一o八师、一四八师

六十五军(李振)一五四师、一六o师、一八七师

二十一军(刘雨卿)一四五师、一四六师、新编七师

四十九军(王铁汉)二十六师、七十五师、一o五师

一oo军(李天霞)十九师、六十三师

四十八军(苏祖馨)一三八师、一七六师

陕甘宁及川陕区(八个军二十四个师):

十七军(何文鼎)十二师、四十八师、八十四师

七十六军(廖昂)二十四师、一四四师

九十军(严明)六十一师师

三十六军(钟松)二十八师、一二三师、一六五师

二十二军(左世允)八十六师、新编十一师

十一军(马敦静)一六八师、暂编九、暂编三十一师

八十一军(马鸿宾)三十五师、暂编六十师

十四军(罗广文)十师、八十三师

另有暂不知归属的一师、二o六师、骑兵七师、骑兵九师新编一师、暂编九师

华南区(三个军九个师):

四十六军(韩炼成)一七五师、一八八师、新编十九师

六十四军(张池)一三一师、一五四师、一五六师

六十三军(张端贵)一五二师、一五三师、一八六师

从一些资料来看,当时是前后两种编制并存。如第四次围剿zhōng yāng苏区时,第18军所属

的11师为二旅六团制,而52,59两个师则为二旅五团制,在这三个师被红军歼灭后,又

将11,14,43这三个师一分为二,分别编出67,94,97三个师,以上6个师均为三团制,再

如第1师在西北直到1936年6月仍为4个旅12个团。但以上编制仅实行于国民党zhōng yāng

直辖地区与湖南,山东,陕西等地区,有不少地方实力派的部队的编制是自成一系,如

桂系为二二制编制,军辖二师,师辖二旅,旅辖二团,川军则自行编组,混乱不堪,滇军

则是总部辖旅,旅辖二团,东北军在九一八之前为军-旅制,旅辖三团,到长城抗战后

改为军-师制,师辖三团.晋系虽有军师编制,但其作战与补给的单位是旅。

到了1936年,由于rì寇谋我rì甚,国民党不得不进行抗战的准备工作,便开始整军,整

军的编制分为两种:1935年整理师编制与1936年调整师编制,打算在3-4年时间内整

编60个甲种调整师,与60个乙种整理师。

甲种调整师编制为师辖二个旅四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一个炮兵团,工兵、辎重各

一营,特务、卫生、通讯各一连,计有13854人,马3508匹,步枪6127支,轻机枪254挺,

重机枪75挺,迫击炮24门,步兵炮24门,野战炮36门,但到抗战爆发为止,只有20个师

被编制为调整师,其中仅教导总队达到了该编制,其余部队为每师1万1千人,步骑枪

3800支,轻重机枪328挺,各种火炮与迫击炮共计46门,掷弹筒43个。

乙种整理师编制为两旅四团制。师有山炮营,装备卜福斯75毫米山炮12门;战防炮

连,装备奥地利百禄式47毫米战防炮4门;及工兵营、特务营、通讯连、骑兵连、

野战医院各一个。旅直辖部队为迫击炮连、(120毫米炮4门)、工兵连、特务连、

通讯排、卫生队等等各一个。团有4~6门81迫击炮,营有6挺重机枪,每连一个掷弹

筒。每班一挺轻机枪,每师约1万多人。虽然编制了50个师,但也只有部分部队达到

此标准。

大致上,在抗战爆发时,国民党军共拥有步兵182个师又46个dú lì旅,骑兵9个师又6个

旅,炮兵4个旅又20个dú lì团,计170余万人。到武汉战役结束后,1939年初,国民党军

又将编制一律改为军辖两至三师,师辖三团,团辖三营的三三制编制,到1944年初,国

民党军在编制上拥有正规军步骑兵124个军,354个师,31个旅,112个dú lì团,非正规

军351个游击纵队及保安团,兵力总计为650万人。

但由于国民党军在敌后战场及豫湘桂战役中的失利,在抗战胜利时,国民党军己下降

到了正规军120个军,340多个师,加上非正规军,特种兵与后勤单位等,计590余万人,

但这是在花名册上的数字,实际上,由于国民党军一贯的吃空额,虚报人数等原因,国

民党军当时的真实数字为400余万人,再加上收编的近百万伪军及敌后游杂武装,总

计抗战胜利时,国民党军约有500万人左右。

当时,国民党军除少数单位外,多数师只有5000-6000人,但却照8000-9000人领饷,97

返回首页 没有了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