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说天地混沌之时,盘古自黑暗中醒来,开天辟地,分化yīn阳二气,定下天地人三界,塑造六道轮回。盘古死后,其脊骨化为不周山撑开天地,**化为天地万物,血液与少数yīn阳二气融合化为天地诸神,元神化为三清,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以及道德天尊,共同统领天界诸神。
人间则有盘古发丝与yīn阳二气衍生,化为人物生灵,而盘古之jīng、神、气,又分别化为天皇伏羲、地皇女娲,人皇神农。
三皇为治理天下,竭jīng殚力,伏羲于黄河中遇龙马,得河图洛书,伏羲天姿绝妙,以此而演化八卦,又名易经,按八卦五行之术,可未卜先知,推演凶吉,更可窥视天机。
那时正是洪荒时代,世人愚昧无知,不曾开化,伏羲依据八卦创建古字,彻底结束结绳记事。其后又缝制衣服,抵御寒冷,结绳为网,猎鸟捕鱼,世人莫不感恩,故尊其为天皇。
伏羲积大功于一身,终是位列神班,率先成神飞升天界。
天地间凡人无数,多灾多病,瘟疫更是肆虐,凡人无一人能逃过一死。神农跋山涉水,尝遍百草,rì遇七十毒,只为找寻天地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历经十数载,于世间流传神农本草经,又教民开垦土地,播种五谷,为医药之祖,农业之神,世人敬其为人皇。
神农功绩显赫,积大德于一身,后位列神班,飞升天界。
伏羲与神农为人文始祖,世人开化之后,天下风调雨顺,其后告别洪荒,迎来神话时代。
天界诸神为争天帝之位,三清分化为三教,原始天尊创立阐教,阐、立也,提倡修行以资质为先,若非是天赋异禀、聪慧过人之辈不为教授,任其自生自灭,收有玉虚十二门人。
而灵宝天尊本着摒弃狭隘思想,创立截教,截、破也,提倡众生平等,有教无类,故座下二十八星宿以及其余弟子大多是些妖魔鬼怪,披毛戴角,旁门之辈,更是善恶不辨,yù念颇重。
道德天尊则创立人教,提倡清净无为,一切顺其自然,因而不收弟子。
诸神之中,又有接引道人大彻大悟,明心见xìng,化身如来,于西方创立西方教,广传佛法,主旨渡人渡己,涅槃重生,摆脱生死轮回之苦。
四大教派理念相歧,其中阐、截两教爆发诸神大战,神、妖于天地间显露神迹,人间不幸被卷入。
短短十几年间,诸神大战不断,阐教十二金仙老谋深算,棋高一着,而截教虽门人众多,法力高强,但大多不识天数,又不通谋略,且佛教与人教数次受阐教之邀,齐心协力共战截教,截教不敌阐教,诸神之战终是落下帷幕。
然在这期间,诸神打到天崩地裂,致使生灵涂炭,无数凡人死于非命,更连不周山崩断,天穹塌陷,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大海倾斜人间,毒虫猛兽亦是暴乱,残害人间,人间凡人因此而灭绝。
天界诸神悔之已晚,懊悔不已,后三清经思量,召回所有神族回到天界,关闭天界大门,从此天人两隔。
女娲亲眼目睹人间遭到如此奇祸,心痛无比,决心补天,她走遍天地,无意间遇到五sè石,五sè石乃是盘古心脏所化,有旷古绝伦之神效。
女娲炼石补天,又烧灰洒向天地,天穹恢复如初,大地洪水消失,地也因此而填平,然而大祸过去,人间再无生灵。
女娲本是从盘古之神中幻化而生,生来具有不可思议之力,竟是捏土造人,化腐朽为神奇,故被奉为大地之母,又称地皇,受万灵拥戴。
而神话传说中,女娲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计,终而成一硕石,女娲将其立于西天河畔。此石因起始于天地初开,受rì月jīng华,又沾染女娲先天灵气,灵xìng渐通,不知过了几载chūn秋,只听天地一声巨响,此石直插云霄,顶于天穹,似有破天而出之意。
女娲放眼望去,只见此石吸收rì月jīng华后,头重脚轻,直立不倒,大可顶天,长相奇幻,竟生出两条神纹,将石隔成三段,纵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意。
女娲急施法力封印此石,心想自造人后,世间独缺姻缘轮回之位,便封它为三生石,赐它法力三生诀,将其三段命名为前世、今生、来世,并在其身上添加一段姻缘线,从今生一直延续到来世。
但为了更好约束其魔xìng,女娲思量再三,最终将其放于地界鬼门关、忘川河前,掌管三世姻缘轮回。
人间因女娲缘故,重新得以繁衍生息,经过百年,又是繁荣昌盛的景象,西方教如来佛祖感念天下,发下大宏愿,佛光普照人间,此后人间告别神话时代,步入上古时代。
天下久安必乱,上古年间凡人分为无数部落,其中九黎族部落酋长蚩尤,野心勃勃,率领部落争霸天下,妄图称帝,天下大乱,在这其间,民不聊生,无数人家破人亡,又是怨声沸天的景象。
蚩尤部落骁勇善战,实力强大,大军所至势如破竹,无一部落能阻挡其势。然盘古死时,心怀万物生灵,又藏下一滴血液。不知多少年后,轩辕部落之中有一少典无意间碰到了盘古之血,顿时天空长虹贯rì,气象万千,祥瑞祥和,此人为轩辕黄帝。
轩辕黄帝带领轩辕族,统领天下各部,共同抵抗蚩尤,期间大小征战无数,双方战士英勇无畏,各有输赢,然久而久之,轩辕黄帝不敌蚩尤,逐渐落入败局中。
就在这时,天界诸神因轩辕黄帝有盘古血脉,且仁慈善良,又因三清规定,不好直接插手,便间接降下法宝奇书相助轩辕黄帝。
轩辕黄帝得诸神相助之力,渐渐扳回败局,大占上风,最终与蚩尤逐鹿一战,蚩尤战死,其九黎族部落化为古巫族,大势所趋,轩辕黄帝一统天下,再无战乱,借鉴前人圣贤所留,播百谷,制衣冠,建舟车,定算数,谱音律,创医学。
轩辕黄帝功德无数,被天下尊为天子,可与天齐,后有神龙长须飘垂来引黄帝进入天界,黄帝当即乘上龙身,飞升而去。
自此又过百年,黄帝后另有四帝,同属轩辕一族,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使众多部落和睦相处,又为人简朴,吃粗茶淡饭,故俱都德高望重,受民众爱戴。
直到尧帝因子不成器,故而禅让帝位于舜,开创了帝王禅让之先河。舜帝继位后,中原洪水成灾,百姓愁苦不堪,便派黄帝第六代玄孙大禹前去治水。
大禹领命后,亲自翻山涉水,视察河道,淌河过川,一路从西向东,带领百姓走遍各地,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大禹为了治水,绞尽脑汁,不辞辛劳,因关切天下百姓处于水灾之中,就连家中新婚妻子生儿,也是三过家门而不入,流传千古。历经十三年,大禹带领百姓开辟、疏浚了无数山河,修筑堤坝,使天下河川都流向大海,终是治水成功,根治了水患之源。
舜帝在位三十三年,将帝位禅让给大禹,大禹在天下诸侯拥戴下,即帝位,又将中原划分为九州,同时以青铜铸九鼎,象征统一天下九州。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