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夕愕然抬头,睁着双眼盯着云玄,似是被这巨大的惊喜冲昏了头脑,一时间还未能反应过来。
云玄叹了口气,道:“起来吧,随我去三清殿。”
初夕又是一惊,从来都是云玄对他不假辞sè,此次对他和蔼了一些,他反而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云玄等了一会,却见初夕惊疑不定地看着自己,傻头傻脑,心中又是一阵生气,微怒道:“是不是要让我请你去?”
他这一说,气势十足,初夕顿时找到了平rì里师傅的威严,居然立刻反应了过来,乖乖从地上站起。
云玄看他样子,反而窒了窒,随之苦笑一声,摇头道:“跟我来吧。”
可没料到初夕挠了挠脑袋,忽然说了一句:“师傅,你说的是真的吗?”
云玄一怔,随即脸sè一沉,气得一个转身,直接向着膳房外走去。初夕在原地愣了半响,眼看云玄逐渐走远,这才面sè大喜,急忙跟上了云玄的背影,大声道:“多谢师傅。”
云玄一声不吭,此时夙夜与云易水也跟在了后方,一同向着三清殿走去。
三清殿坐落在天坛峰绝壁边,占地极广,整座大殿古sè古香,雕梁画栋,隐然间有一种仙家气势。
云玄当先迈步,初夕三人紧随其后,进入殿内,只见这大殿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雕刻奇异符文的鎏金铜叶,殿内白砖铺地,淡雅、油润、光亮,不涩不滑。
而在大殿前方又有一白玉供台,其上摆放着一个香炉与一包香烛。
一进此地,四人全部一脸严肃样,眼神直直地望向前方,只因在那供台上,还有三尊巨大出尘的雕像,即为道家三清天尊。
居中为玉清元始天尊,手持元珠;东边为上清灵宝天尊,怀抱如意;西边为太清道德天尊,手持宝扇。
这三尊雕像真是鬼斧神工,一身衣裳被刻得如风吹拂般栩栩如生,面部表情形象贴切,已是有了几分神韵,恍如真人现世,浩然大气,气吞山河,举目望去,不禁叫人心生敬畏。
三清殿初夕也来过几次,可每一次都免不了由衷而生的一种敬畏。
云玄缓缓转过头来,正sè道:“初夕,跪下!”
初夕应了一声,立刻在一个蒲团上跪了下来,面向三清天尊,坚强的脸上忍不住有了丝喜sè。
云玄深深地看着他,沉默着一句话也没说,这几年来,他又真的岂会看不到初夕的努力?
相比夙夜而言,初夕即便没有那份绝佳的资质根骨,却难得可贵有一份刻苦耐劳的jīng神,这是多少人,不以为意将此遗忘的东西?
然而,初夕的身世,一直以来都是云玄心中的一根刺,让他犹豫,甚至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这个从小便由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是从何时起,有了那么渴望的眼神,却要偷偷藏着?
今rì,云玄深深吸气、舒气,几个循环,仿佛终是下定了最大的决心,与其这样说,倒不如说他愿意给初夕一个机会,一个真正“改邪归正”的机会,也给十二年前死去的女子一个交代。
云玄,不知今rì之举是对是错,但他,还是做了。
他拿起香烛,点上火,插入香炉之中,又走回初夕身旁,轻烟徐徐飘起,他一脸肃然。
初夕跪在一旁,但听云玄的声音回响在这个庄严肃穆的三清殿内。
“三宝者,道、经、师也。道本虚空,无形无名,非经不可以明道,道在经中,幽深微妙,非师不能得其理。”
初夕神sè庄严一片,道家修道者以学道、修道、行道为本,故又有以学道、修道、行道的三要旨,尊为三宝。
此刻云玄所言,便是要引领初夕正式归入道门,奉三清为祖师,在如此郑重的时刻,初夕更是一点声音都不敢发出来,只有心跳在激烈跳动,静静听着云玄教诲。
云玄目光炯炯,一字一句念道:“凡修真学道之士,志心皈命者,须作难得遭逢之想。第一皈依无上道宝,当愿众生,常侍天尊,永脱轮回;第二皈依无上经宝,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第三皈依无上师宝,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云玄的声音渐渐响亮,字正腔圆:“皈依念,皈依心,皈依身。苟能持身端正,习养寻根,意合真常,则年年虚空,诚然泰定,为皈依三宝。身不yín邪,则师宝可感;心不昧灵,则经宝可悟;意不二用,则道宝可明。身固则jīng全而体健,心灵则气清而慧通,意诚则神凝而xìng现。jīng气既足,神智变化,元妙不测,皆从皈依身、心、意自己三宝来,然道经师即从而出也。”
云玄念完这一段颇为深奥难懂的话,低头望向初夕,沉声道:“初夕,磕头拜师。”
初夕身子微震,不知多少年了,忘了是从何时起便梦想着真正拜入道家门下。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