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空系列丛书> 《平凡的世界》第一篇 《浪漫生活一百年》 第二章 少年 第十六节 厚积而薄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平凡的世界》第一篇 《浪漫生活一百年》 第二章 少年 第十六节 厚积而薄发(2 / 2)

而从平凡朴实的文字之中发现隐藏的神奇和玄妙,更是言羽最喜欢的事。

比如读鲁迅的诗:“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后来他竟然从文字中体会顿悟出与他人都不一样的成神入佛般玄妙的东西。

甚至看金庸的武侠,他也觉得能体会出大师那种厚积而薄发的国学基础和文学功底。

比如风清扬说过,“五岳剑派中各有无数蠢才,以为将师父传下来的剑招学得精熟,自然而然便成高手,哼哼,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了人家诗句,做几首打油诗是可以的,但若不能自出机抒,能成大诗人么?”

这几句话言羽十分赞同,联想到历史上很多所谓的大师文豪,包括*之中的一些马屁诗人,空有文采却无风骨,正如再完美的苍蝇终究也还是苍蝇,就算他们下跪的姿态再优美,终究也还是卑颜屈膝地跪着,没什么可值得骄傲的。

言羽也特别喜欢数学,喜欢自然,喜欢古代的数理知识,觉得古代人的二十四节气等历法很有学问。

不过言羽一直感到奇怪:既然圆周是360度,而地球是圆的,为什么一年不是360天,而是365天;而且行业也说有360行,不说365行啊,这多年5、6天,实在没道理啊。

不过“尽信书不如无书”,言羽看了很多书,又听了历史老师的建议,喜欢以史为鉴,旁征博引,相互参照,结果发现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书往往有不同的说法,不仅是历史故事如此,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小事,也是如此。

比如经常看到书上说,猫有九条命,从再高的楼顶下摔下,都不会摔死(那时还没有很高的电梯楼,最高不过是几层楼的平房)。

但也有一次看书上说,猫从七楼以上的高度掉下去就会摔死。

这时候的言羽,已经读了不少圣贤之书,不再像过去那样残忍,不会再想为了验证哪本书说得对,就捉一只活猫来做高空下坠科学实验。

有一次,家里老鼠笼里捉住了老鼠,言羽心里就想,既然猫能抓老鼠,那应该比老鼠厉害,九条命的猫都能摔死,那老鼠从七楼以上摔下去肯定也会死吧,于是他说服了爸爸把笼子里关住的老鼠给他处决,然后竖着鼠笼用棍子把门打开把老鼠戳下去。

结果站在七楼阳台上看,老鼠落地后一下子窜出好几米远,只听见很响亮的“啪”的一声,老鼠受了伤,但竟然并没被摔死,于是眼睁睁地在楼上就看见它慢慢地跑了。

从这个实验的结果来看,言羽更相信大多数书上说的,猫从没有电梯的高楼上跳下,都不会摔死。

因为自己酷爱读书,爱屋及乌,言羽也十分喜欢那些爱读书的同学。

比如初中时有一个叫纪鹏的同学,长得很文静。大家都叫他“嫂子”,喜欢去摸他的脸。纪鹏踢球起脚时身体喜欢向后仰,因此经常会倒地射门,射门必倒。有一次射门,球进了,他又照例倒在了地上,大头和言羽就乘机扑上去压住他又捏又摸,还说是二龙戏猪不让他起来,把他欺负惨了。

虽然纪鹏长得很女气,但是言羽经常跟他玩,从没有见过有谁比纪鹏更会见缝插针抽空学习的,他即使去踢球,手里也不忘带着本书,当守门员的时候,他竟然还要抽空不时地翻两页书看。

言羽经常看到纪鹏手里的教科书,烂得像破布似的一片一片吊着,才明白古时候为什么会有“韦编三绝”这个词语,不禁对“嫂子”十分佩服。

不过言羽发现,人各有志,即使都是喜欢读书的人,喜欢读的书也不尽相同。

言羽自己就很喜欢古文,喜欢诗词歌赋,喜欢文言文,而很多人都更喜欢极简单的白话散文。

因为从小受爸爸毛笔书法写春联影响,言羽也很喜欢对对联,而且喜欢讲相关的故事给阿望等同学听。

比如清朝,临池王半朝为显示他家有文有武,建造了一座功德牌坊,请蒲松龄题副楹联。蒲松龄知道:这王半朝排行第八,为人狡诈霸道,人称“王八”。就写了“三朝元老”四字,然后写下一副楹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王半朝以为这是称颂五府的,就请有名的工匠把这副楹联刻在牌坊上。大家仔细一琢磨,不禁大笑起来。原来,上联隐“八”,即忘(王)八;下联隐“耻”,即“无耻”。整个楹联的意思是:三朝元老,王八无耻。

又如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学究。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

细羽家禽砖后死

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手执教鞭责问晓岚。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您认为不应这样写,那就请先生改一下吧!”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

类似的还有很多故事,很多名联,言羽都十分喜欢。

比如: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生烟夕夕多。

。。。

乔木为桥,寸土立寺,往来众生人人渡,

山人为仙,同水成洞,轮回百转世世修。

。。。

还有传说南宋状元王十朋在江心寺门题下的名联: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云朝(zhao)朝(chao),朝(zhao)朝(zhao)朝(chao),朝(zhao)朝(chao)朝(zhao)散

朝(zhao)是早晨的意思,朝(chao)是朝拜的意思.

潮长(chang)长(zhang),长(chang)长(chang)长(zhang),长(chang)长(zhang)长(chang)消

长(zhang)是涨的谐音

。。。

而一帮喜欢诗词对联的小家伙们没事整天泡在一起摇头晃脑细细研究,竟也自己做出很多精妙的好联来,比如有一个回文联,从前往后从后往前都是一样的,就是由同学们自己做出的:

好教师教好学生好学生好学好生学好生学好教师教好

好教师,教好学生,好学生,好学,好生学,好生学好,教师教好.

。。。

而言羽读到家乡成都的著名文学家巴金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以后,也受其影响,立志长大以后要在成为一名好的作家。

巴金是这样说的:“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有感情。对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

是的,无论鲁迅还是巴金,这些老一辈无产阶阶文学家,都对言羽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来说,对一个小孩子幼小的心灵来说,一个作家一枝笔可能起不了大的作用,但是滴水汇聚成海洋就可以有无比的力量,如果全世界的作家都能用手中的笔来传播美好的思想,就能为后代营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就能让更多的人像言羽一样,读好书,做好人,为这个世界的美好做出自己微薄的贡献。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