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翁家资巨富,一日为夫人祝寿而大摆宴席,并再三邀请解缙赴宴。解缙感到盛情难却,便前往祝贺。
酒酣耳热之际,某翁请解缙题诗庆贺。解缙乘着酒兴,当即应之道:
这个婆娘不是人
听到这句不恭之语,举座皆惊,某翁及其子更是怒气冲冲。解缙不以为然,从容续道:
九天仙女下凡尘
原来如此,众始莞然。及其转句,又听解缙念道:
儿子个个都是贼
众复愕然。只见解缙收句云:
偷得蟠桃献母亲
某翁之子顿时转怒为喜,众宾客交口称赞。
有一回,解缙到一大商贾家收税款。事前,商贾家调皮的女儿在宅前贴上对联,心想,看你解税官怎么进屋。对联云:
闲人免进,盗者休来
解缙看罢一笑,叫人拿来笔往门联左右各添三字便挺胸而入。商贾女儿出门一看,不得不佩服这位年轻税官文思敏捷,巧补天成,原来解给将对联补写为:
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休来道者来
。。。
明代程敏政也极有才华,十多岁即被荐入京。宰相李贤欲招之为婿,便在一次宴会时手指案上的果品对程说:
因荷(何)而得藕(偶)
程明白李的心意,便答道:
有杏(幸)不须梅(媒)
李很满意,于是最终把女儿许配给程。
明代李东阳和程敏政一样少年有才名。东阳6岁时便和敏政一同去接受英宗的召见。过宫门时,年幼的东阳跨不过高高的门槛,英宗见状出句:
书生脚短
东阳应道:
天子门高
赐御膳时,英宗指着盘中的螃蟹说:
螃蟹一身甲胄
敏政对曰:
凤凰遍体文章
东阳对曰:
蜘蛛满腹经纶
英宗又出上联:
鹏翅高飞,压风云千万里
敏政对:
鳌头独占,依日月于九霄
东阳对:
龙颜端拱,位天地之两间
英宗大悦,对左右说:“以后让他们一个做宰相,一个做翰林学士”。
。。。
明人徐唏年轻时以吏员进身。他荣归故里时,当地官员率诸生郊迎,诸生以其不由科目出身,便有些态度不恭,地方官员大为生气,出句斥诸生曰:
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酸子”乃讥刺在场的酸秀才们。诸生久不能对。
徐唏代答曰:
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
诸生惊服,遂尽皆请罪。
。。。
明人陈洽8岁时与父同行江滨,见两舟一迟一速行进于江面,父即景出句命对:
两船并行,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陈洽应声曰:
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鲁肃、樊啥、狄青、萧何皆为古人名)
。。。
明代状元梁储年轻时就颇具“公辅之量”。一天,他放学回家时不慎跌倒,父亲一边扶他起来一边说:
跌倒小书生
梁储应声道:
扶起大学士
又有一日,梁父带孩子们到池塘中沐浴,随口出句曰:
晚浴池塘,涌动一天星斗
年仅七岁的梁储对答道:
早登台阁,挽回三代乾坤
。。。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游马苑,朱棣(其四子)与朱允炆(其长孙)同侍。
太祖出句令对:
风吹马尾千条线
朱允炆对曰:
雨洒羊毛一片毡
太祖以为“气弱”。
朱棣对曰:
日照龙鳞万点金
后一对句比前一对句,气象的确雄浑得多。
后来朱棣取代朱允炆登上帝位并把国都由南京迁到了北京。也许“马苑应对”一事已经显示出皇孙不是皇子的对手。
。。。
好的对联并不在长短,有时短短几字,便诗意盎然,已然尽兴,而说得多了,却画蛇添足,反为败笔。所以很多大家都惜字如金。
传说有一商人准备开业,特登门请唐寅撰一副吉利对联,唐挥笔写道:
生意如春意
财源似水源
这出句源于宋祁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对句化自朱熹诗句“为有源头活水来”。
全联恰到好处地比喻了“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之义,堪称一副佳作。
但胸无点墨的商人却认为唐寅未把“招财进宝”的意思写足,央求唐寅另撰一副。唐寅很郁闷,只觉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实在难以对牛弹琴,于是索性重写了一副俗不可耐的对联: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
柜里铜钱要像秋天虱子,越捉越多
没想到那商人却非常满意,喜笑颜开地拿回家张贴去了。
。。。
传说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书门联,但每次刚刚张贴就被别人偷走,某年除夕,他想出了一个防“贼”的妙法:在门楹上贴出这样一副对联: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偷联的人到王宅前一看,都摇头而去。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联尾各续三字,遂成意义全新的一幅佳作: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不过据后来言羽研究,应该在五代时才出现第一副春联,此联或许为后人所作,比如苏东坡、解缙、金圣叹之流。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