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路向远方> 第十四章 下 访 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 下 访 1(1 / 1)

() 会议桌上,县委书记高明那yīn沉的脸sè以及他那冰冷的话语深深地刻在了在场的每个成员心中。大大小小的会议召开了无数次,从来没有见高明书记如此态度对待班子成员的。还差一点儿把个“**机制”给搬了出来。这真让他们诚惶诚恐、如芒刺在背。他们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连忙给自己分管的有关局委和乡镇打电话。当然,语气的严厉xìng也不亚于县委书记高明。并假传了“圣旨”,说县委书记和县长让他们吃住在乡,全力以赴解决信访案件,要求单位他们连夜把存在问题分类排队,并想出具体解决的方案。特别困难的案件,等明天自己到单位去的时候再作商议。

县委和zhèng fǔ以及人大、政协部门的领导统称为“四大班子”领导。这四个部门中,级别和待遇属于副县级以上的有四十多人。但是,担任实职的副县级领导有二十人。他们分别联系一个乡镇和有关局委。别看他们是副职,能力和经验并不比主要领导逊sè多少。特别是在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上,个人都有个人的高招。但是,对于信访稳定、群众上访告状的问题上,个别案件确实难为了他们。当然,这里面有各种因素,其中,不乏个别人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的结果。在上访告状的问题上,也有个别群众素质低下、胡搅蛮缠的现象。常言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何况是十几亿的人群?

中国是一个亲情特别浓厚的国家。一些政策不能解决的问题,往往靠亲情、关系却能解决得了。同样,一些人也会不顾国家的法纪,行私舞弊,以至于造成了今天这种信访稳定工作不好做的局面。在去乡镇的路上,四大班子的领导们都一个个不免心中感叹。但是,尽管困难再大,既然上级下达了命令,也要去解决。

和一些兄弟县相比,高明、林峰带领的团队还算是比较务实的。主要领导分包的乡镇都是最麻烦、问题较多的乡镇。当然,两年来,县委书记高明和县长林峰所报的乡大的问题没有,小问题不用他们亲自出马。常务副县长陈轩和政法委书记许韦清分包的乡就比较麻烦了。经过排查,副县长陈轩所包的明理乡不稳定因素多达二十多件。一听到明理乡党委书记郭振宇回报的这个数字,把他吓了一大跳:“怎么这么多?都是些什么问题?”

明理乡地处高天县东南部,和另外两个地市接壤,以前是“鸡鸣闻三县”的偏僻地区,因距离三个县城较远,曾有“三不管”的称号。这个乡交通不方便、经济不发达。老百姓大都不愿远离家乡,所以,打架斗殴、邻里纠纷、宅基纠纷案件较多。偏偏这里的老百姓要面子、认死理,一旦发生纠纷很难调和。

看到陈轩张开了嘴、瞪大了眼睛,郭振宇连忙说:“这次我们排查的比较细,连一些家族矛盾都罗列在了其中。不过,这也是好事,防患于未然。你放心,我们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经过大家的的讨论,一致认为这二十三件不稳定因素,稍微做做工作就能化解掉的有十七件。只是另外五件比较麻烦,不好处理。”

“是什么案件?”陈轩一个劲地盯着郭振宇,好像从他的脸上就能看出什么似的。

“一个是大王庄的董玉芬。三年前她与丈夫离婚了。经法院判决孩子归男方抚养。可是,她的责任田无法带走。经调解,男方那个答应每年给她五百斤粮食。第一年和第二年都给了。今年男方说什么也不给了,说是孩子饭量大,粮食不够吃。董玉芬就经常来乡里反映问题。我们也派好几批人去调解,就是调解不成。最近董玉芬扬言要去市里、省里面去要饭吃。”

见陈轩没有说话,郭振宇继续说道:“第二件就是小集村的村民王兆海,专告村支部书记王友国。这个王兆海在上一次换届选举的时候被选掉了,心里不服气,前后两次向纪检部门举报王友国乱收费、违纪发展党员等。县纪委已经派人下来调查了,据查:他所反映的问题大部分失实。最后,县纪委就一两件小问题给了王友国一个党内jǐng告处分。王兆海嫌处分得轻,他还准备往上告。”

陈轩从喉咙里发出了一声“噢”。

“第三件就是明理村的一个残疾人员叫胡童奎。他是个光棍,腿瘸,拄双拐。去年和其弟弟发生矛盾。他们关系好的时候,他同意弟弟盖房子多占他的地边---五十公分。但现在关系不好了,他强烈要求他的弟弟把房子扒掉退还占用他的土地。”郭振宇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了大约五十公分的长度,无可奈何的表情在脸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四件是这个村的又一件宅基纠纷。还是姓王的。这个村的村民绝大部分姓王。一家叫王海军,一家叫王运动。他们两家是近门的,还没有出五服。这个王海军把他们宅基地旁边的废坑塘拉土垫了一片儿,准备多盖三间房,村委也同意了。因为临着路能盖门面房做个生意啥的,王运动就起了眼,说那个坑是他们的荒地,有五几年zhèng fǔ发的三量单为证。哎呀,双方僵持不下。乡zhèng fǔ派司法所、土地所、派出所去调解,都没有调解成,双方那弓都拉得太硬。一怒之下,王海军硬动了工,可是,王运动的家人多,往那儿一站,吓得工人不敢干。现在王海军要告村委、乡zhèng fǔ批给他的宅基地不能盖房。”

“哼!”听到此,陈轩的鼻子里重重地哼了一声。

“第五件最气人。还是明理村的。一个年纪五十多岁的妇女,名叫吴玉兰。因为低保问题。她反应他们村有的人家条件好吃上了低保,她们家条件不好吃不上。问她是哪家她也不说。她三个儿子两个在外打工,家里有机动车辆,不符合吃低保的条件。可她威胁说‘不让她家吃上低保她要一告到底’!”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