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庄村的支部书记被降职处理,并不是县委研究的处理结果,而是那rì蒋家安主持开党委会议的时候,他提议,由党委会议通过的结果。当时,蒋家安非常恼怒,真想一下子把那个朱大壮给撤职了,方能出一下心中的怨气。不过,为了稳定,他忍了再忍,最终,把朱大壮降为副支书主持工作。如果以后再有什么事件发生的话,就免去他的支部书记的职务。
在全县的信访稳定工作会议上,县委组织部只是通报了县委常委研究的意见:对一把手诫勉谈话、记过处分。并建议大桥乡党委对有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处理。其实,在会议召开的前一天,蒋家安就把检讨和对有关人员的处理上报给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办公室的有关领导了。
受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对于蒋家安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的妨碍。倒是那个处分有点让他受不了。他自参加工作以来,都是受到领导的表扬,从来没有挨过批评。来到大桥乡两年的时间,收到的批评不止一次。上一次的艾滋病事件倒没有对他构成什么威胁,因为那些问题不是他所能掌控了的。尽管他们的辖区也被上级列为重点范围,可毕竟没有因此动用纪律。上级zhèng fǔ还派了专门的组织和机构,帮助他们平息了事件,把老百姓安抚了下来。
这次的朱庄事件就大大的不一样了。从这个事件中可以看出大桥乡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果蒋家安不能引起高度重视的话,那么大桥乡将会步入一个更加紊乱的境地。县委之所以把这个事件处理得比上一次吴发兵事件还严重一些,就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高明书记当时在常委会上说了这么几句话:“要‘震聋发聩’!一定要起到jǐng示作用!不然的话,群起效仿,那还了得?!成什么体统?!干部都是干什么吃的?!不要认为领导心慈手软就忘记了自己的本分!”
这次会议起到的效果还真不一般。那些参会单位的一把手们,看到书记、县长眼里的红人也被处理得这么狠,散会后,就连忙按照县委的意图回去安排工作去了。不像以往那样会议一结束三个人一伙、五个人一群的聚在一起,找个地方喝点小酒,联络一下感情。国庆节的临近,大家的神经都下意思地绷紧了,唯恐出个什么意外,到时候给县委、县zhèng fǔ无法交代----关键还是怕受处分,从而影响到自己的政治前途。
--------
金秋时节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因为在这个季节里,到处充满着成熟与收获。记得小时候语文课本里有这么一课描写秋天的景sè的:秋天到,秋天到,树上果实长得好:枝头结柿子,架上挂葡萄,黄腾腾的是梨,红彤彤的是枣。秋天到,秋天到,地里庄稼长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谷子随风舞,稻子笑弯了腰......
蒋家安坐在汽车上,看着满眼成熟的庄稼,不禁想起了上小学时老师让背的一篇课文来。以前上学时,许多老师让背的东西都忘记了,只有这一课《秋天到》他还没有忘记掉。因为上面描写的东西他从小就接触,熟悉得很。从小他就喜欢领着几个小朋友爬高上低,偷瓜摘枣的。这一课就像一个顺口溜,很符合他的胃口。
儿时的伙伴和他玩得很好的一个叫李元奎,是他的铁哥们儿。两个人好得能穿一条裤子。蒋家安去偷瓜,李元奎去放风;他去偷枣,他在下面用布衫接着......一直到上了高中,二人还好得形影不离。不过高中毕业后,李元奎考上了一所大专院校,毕业后被分配在市里上班,而他蒋家安则名落孙山,回家当了农民。曾一度二人失去了联系。直到三年前市里召开一个会议,二人碰在了一起,才又恢复了联系。现在李元奎是c市经济开发区的常务副区长。今天,他家老母亲过七十大寿,蒋家安要去捧个人场。为了不招摇、避免落人话柄,李元奎没有通知任何人。可蒋家安这个铁哥儿们是怎么也甩不掉的,几天前就说要去他家给帮忙,怎么拒绝不了他,就当老同学聚一次会吧。
这年头感觉情意最真切的要数同学之情了。人们常说:一辈儿同学三辈儿亲。在单位不能说的话,在同学面前可以大胆地说;在家里不能发的牢sāo,在同面前可以随便发;一些离奇的想法和奇谈怪论,在同学面前可以大讲特讲,不用害怕别人打小报告.......那种亲是浸到骨髓里面的,绝对不同于市面上的那些酒肉朋友。
这个李元奎还是挺能混的。他并没有什么后台,能到今天这个地步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实力和善于和领导沟通。经济开发区这个特区,不论在什么城市里,都绝对是炙手可热的地方。一年前李元奎从一个区里面的副区长,被调到这里当常务副区长,负责开发一事。表面看着是平级调动,实际上是被提拔、被重用了。因为,据可靠消息:最多两年,开发区的级别要上升,区长要享受副市级待遇。如果区长被提拔、被调离,那李元奎就会接区长,就能享受副市级待遇,这就是变相被提拔。当然,这个功劳还是归功于他的同窗好友、大学同学,如今的c市常务副市长李怀胜。不是他的极力推荐,即使自己的能力再棒,也不一定能到了这个位置。
李元奎的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之前他在枣阳区担任副区长时,区里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经他的手来完成的。他写得一手好钢笔字,善于演讲,能抓住人的心理。又加上他笑容常在,待人和蔼可亲,不分地位高下,一视同仁,往往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因此,在枣阳区口碑很好。在一次开会的时候,他发现坐在主席台上的领导竟然是自己的同学、三年上下铺的好友,喜不自胜。在一个周末的晚上,他在一家咖啡厅里宴请了李怀胜副市长,同叙旧rì欢乐直到咖啡厅打烊为止。
朝中无人难作官,这是世代流传下来的“真理”。从那以后,李元奎的工作更积极主动了,魄力更胜从前。一些很棘手的问题,到了他那里就能轻松地被处理掉。所以,一连两年,他都被评为优秀工作者,并获得了省、市两级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