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十三章谈判1
李元奎和副市长宋哲通过电话后,连忙把办公室主任梁三喜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内询问有关的细节问题。
昨天下午李元奎从现场撤离后,梁三喜和桃李村的党支部书记耿树强合计了一下,按照他的指示jīng神当场召开了围在企业门口的群众大会。经过反复的协商,共选出了八名代表,由耿树强出面带领着进入到了企业内部与厂家进行谈判协商。梁三喜则假装成一个代表跟在后面去查看详情。
开始的时候,油料厂的经理拒不接见桃李村的有关人员,他指派了一个负责人事的科长召见了耿树强他们。那些代表一看油料厂的老板那么大的架子,连面儿都不给见,非常愤恨,七嘴八舌地说出一些不好听的话语来。
常言说:强龙不压地头蛇。这油料厂的老板不知为何这样强硬,难道不怕桃李村的村民以后找他们的麻烦吗?和当地的老百姓搞不好关系,那企业就很难顺利地发展开来。即使当地群众的要求不合理,也应该做好解释工作,化解开他们的怨恨情绪,这样才对企业今后的发展有利。
耿树强开始的时候也很恼火:真不像话,在我们的地盘上一点儿面子也不讲,看来你们真的不想过太平rì子了!
梁三喜一看耿树强的脸sè变了,连忙提醒耿树强:“你一定要冷静、冷静!李区长的话你忘了吗?赶快约束一下他们,别胡说八道。你忘了我们的来这里的目的了吗?大局要紧!只要他们能答应咱们的要求,就是骂咱们两句,又有什么关系?!”
耿树强闻听,连忙向大家摆了摆手说:“大家不要乱讲话,咱们要慢慢地说--主要是把咱们的困难给他们讲一讲。咱们是来求人家帮忙的,是来求人家给我们一个饭碗的,即使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咱们回头再说。大家要听从我的安排,让你们说的时候你们再说话,没有用的话你们就不用再说了,没什么好处!”
几个代表一见耿树强沉下了脸sè,就立即闭上了嘴巴,不再说话了。
那个油料厂的人事科长,是该厂经理老婆的姑表弟,叫秦聪。由于这个厂刚刚接手,正在制定一些规划和做一些测绘之类的工作,全厂上下职工加起来也没有二十个人。甚至就连油料厂的名字叫什么还没有正式确定下来呢。
这个油料厂的经理叫徐达,不到四十岁,中等身材,皮鞋铮亮,头发油光,带竖道道的月白sè的衬衣束在黑sè的裤子里,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
这个油料厂是一个分厂,总公司在省会北郊。总公司的大门口,深红sè的瓷砖上镶嵌着闪闪发光的鎏金大字:中国福临油料集团有限公司。他们经营的主要产品是生产食用油。近几年也上了一些食品深加工的项目。公司的董事长吉祥是一位颇具魅力的资深女xìng。只要见过她的人,都说她的风采不亚于电视剧中的国母宋\庆\龄。派往桃李村的小经理徐达,则是她一手培养起来的亲外甥。
当初天和集团的负责人通过企业之间的交往结识了中国福临油料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吉祥。几次业务交往过后,彼此之间感觉不错。当天和集团有意向转让桃李村分公司的时候,吉祥就立即拍板同意购买---呈辐shè状向外扩张是他们总公司的战略规划。他们正在筹划如何在c市建立分公司一事呢,没想到正好遇见这么一个现成的机会,减少了征地、审批、处理周边关系等很多的麻烦。双方办事效率很高,一拍即合。等到他们双方坐在一起签协议的时候,前后也只是用了一星期的时间。
董事长吉祥为了历练徐达,把接手这件事交给他全权来处理。协议签订后,徐达又被董事长吉祥任命为c市油料公司经理,让他立即来c市搞规划和建设,要求他在一年之内建成投产见效益。至于油料厂的名字,徐达斟酌了好久,决定还是叫“中国福临油料集团有限公司c市分公司”,昨天才和董事长敲定好厂名一事,准备在建成投产之前举行挂牌仪式。
至于厂内的职工问题,徐达还没有过多的考虑。厂房建成还需要半年、八个月的时间,现在招工人还为时过早。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天和集团桃李分公司有那么多的职工,并且聘用这些职工是当初天和集团征用土地的时候,当地zhèng fǔ提的附加条件之一。天和集团的亏损和撤走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在全体职工知道企业撤离的时候,企业集团已经更名改姓了。
当手下的人向徐达汇报了原厂职工的意愿后,徐达很不以为然:“我们只接受了天和集团的固定资产,没有义务接受原来的职工。至于工资等问题,由原天和集团分公司负责结清,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况且他们已经召开了职工大会,处理完了有关的事情,他们实在是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了。你给他们解释一下就行了。”
油料厂的人事科长秦聪奉经理之命和天和集团的原职工代表们进行见面,向代表们解释经理的意图。他还不知道由于经理的不见面已经让这些代表们愤愤不平了。如果他的态度再带有傲慢sè彩的话,那么这些人在今后给公司制造一些麻烦肯定是少不了的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