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要向大家最后介绍的一位一品大臣,西晋王朝的第一位大将军――陈骞。
大将军这个职位,首先是由汉武帝创立的,在两汉时代,担任这个职务的人是军队的最高领袖。第一个任大将军,是西汉名将卫青,之后直到东汉末年的何进,大部分担任大将军的人都是实际上的掌权者,也就是曹cāo、司马昭这种类型的人,这些人掌权的时间,也占了两汉时代历任大将军任期总和的一大半儿。
由于大将军不是常设职位,因此它的级别也不断的发生变化,有时候比其它官职都高,有时候又低于司马、司徒、司空。当然大部分时间里,大将军都是仅次于皇帝的极尊贵的职务,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曹魏帝国时代,司马师就担任过大将军,但是到了西晋初期,这个大将军已经不是最高军事领袖了,他虽然还参与军事,但更像是一个最尊贵的军事将领,只有到了西晋后期天下大乱的时候,各种权臣才会再次恢复大将军当年的尊贵地位。当然,陈骞这个大将军,这个时候还远远不能达到他的某些前任的嚣张和辉煌。
陈骞,字休渊,临淮东阳人(江苏金湖西)。他的父亲,就是做过曹魏帝国司徒的陈矫。根据《魏氏chūn秋》记载,陈矫的父亲姓刘,但是因为很早丧父,是由舅舅养大的,舅舅姓陈,所以本来应该叫刘矫的这个孩子就叫了陈矫。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陈骞的家族最早不是什么大族,只是因为他的父亲陈矫在曹cāo时代逐渐出人头地,他才能有这个机会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
陈骞出生于公元211年,这个时候,赤壁之战刚刚结束没几年,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在形成,而他的父亲陈矫,正跟着曹cāo在西北和马超打仗。像他父亲一样,陈骞很早就表现出了他智慧的一面,当还是个少年的时候,他有一次被当时的皇室亲族兼后来的名士首领夏侯玄侮辱过,可是陈骞表现得非常有涵养,一点儿也没有生气的意思,夏侯玄经过这件事儿,为自己的失态感到后悔,从此以后特别尊敬陈骞。
在曹睿时代,陈矫的官职是尚书令(国务院总理),因为在那个时候尚书令实际上负责的是全部国家的行政事务,所以曹睿的宠臣、同样是在曹cāo时代就逐渐崭露头角的大臣刘晔,就向曹睿说陈矫的坏话,说他专权蛮横。自古做大臣的,最怕人说专权,因为专权的最后目的,就是篡权,陈矫通过消息听到刘晔这么说自己,吓得六神无主,在担惊受怕的时候就跟儿子陈骞说起这件事儿。陈骞一听,倒显得非常镇定,他说:“皇上是个非常聪明的人,父亲您是高级大臣,即使皇上真的相信别人的诬陷,大不了也只是夺了你的官职而已。”后来,因为陈矫从曹cāo时代就一直兢兢业业,曹睿在短暂的怀疑之后,很快就恢复了对陈矫的信任。
陈矫后来做了司徒,所以按照当时的官员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陈骞的仕途是非常顺利的。像很多高官子弟一样,他一开始的官职,就是尚书郎(国务院司局长),之后就接连担任中山郡(河北定县)和安平郡(河北冀县)的太守。也像很多西晋初期的高官一样,陈骞在司马懿掌权以后的动向,被刻意的简化了,以至于《晋书》里只用了短短的几句话,就把他人生的前半段儿概括完了。虽然我们并不知道陈骞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到底干了些什么,但他已经成为司马家族的亲信,是毫无疑问的了。
在当时,像陈骞这样的人,只要投靠了司马家族,接下来的自然就是高官厚禄。不久,他就高升为御史中丞(大监察长)、尚书(部长),得到了三级侯爵的爵位――安国亭侯。公元256年夏季,陈骞又以尚书的身份持节(持有皇帝二级符节),协助邓艾去抵抗姜维,战胜后回到洛阳不到一年,就爆发了诸葛诞的叛乱。司马昭讨伐诸葛诞的时候,就让已经当了尚书的陈骞兼任安东将军,和他一起去打仗,诸葛诞死后,陈骞正式接替了他留下的空缺,以安东将军的身份,持节都督淮北诸军事(淮河北岸军区司令),爵位也晋升为广陵侯爵。后来,又先后在豫州、江南、荆州都督军事,担任军区司令。
根据《晋书》记载,陈骞还先后担任过司马昭的司马(军事总监)和长史(首席副官),可是,这项记载,却被放在诸葛诞起兵之前。由于司马昭是在公元260年4月才当上相国的,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晋书》的记载在时间顺序上有些错乱,而且当时官场升迁的惯例,陈骞在已经担任军区司令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倒回去担任连正式官员都不算的属官。但是由于特殊历史情况下的刻意简化,我们很可能永远也弄不清楚陈骞的人生之路到底是怎么走过来的了。
西晋建立,陈骞一开始被封为车骑将军、高平郡公,但是很快就被升为大将军兼侍中(皇帝高级顾问),不久就去都督扬州军事(淮河流域军区司令),其他官职照旧。这个时候,他已经年近六十了。
在司马家族很多亲信当中,陈骞历来评价很高,《晋书》里说他是智谋超群,就连贾充、裴秀、石苞这些同样足智多谋的人,也都不敢拿自己和陈骞相比,陈骞在那个年代,就被说得神乎其神。
于是,我们的问题就出来了:陈骞真的像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吗?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