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西晋五十年> 5、举国欢庆B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举国欢庆B(1 / 1)

之后的孙皓,在历史上再也没有留下任何记载,最后安安静静的在公元283年冬天死去。我想如果有地狱的话,他一定会到那里去当皇帝,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比地狱真正的皇帝——阎王要恐怖的多。

作为司马炎一生中最大的敌手,我总觉得有必要对孙皓做个评价。

其实,孙皓是个能人,他在刚即位的时候下令开仓振贫、遣散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做的很像那么回事儿。他知道怎么治理国家。可是,人性里总有负面的东西,越聪明的人反而越多。孙皓牢牢的掌握了最高权力以后,心里恶的一面被无限放大,因为没有人能限制的了他,他像一个没人管的了的坏孩子,在邪路上越走越远。一个孩子没人管的了,顶多毁掉一个家庭,可是一个最高统治者没人管的了,就会毁掉一个国家。孙皓最终成功的毁掉了东吴帝国,也毁掉了他自己,可是,是他自己害了自己呢,还是这种封建专制制度害了他呢?

司马炎曾经召见劝孙皓投降的薛莹,问他孙皓为什么会亡国。薛莹回答说:“孙皓亲近小人,任意施行刑罚,文武大臣,人人都不能自保,这就是灭亡的原因。”薛莹后来在282年去世。

各位应该还记得那个造巨型铁链,拦住王濬船队的建平太守(湖北秭归)吾彦吧,当时王濬冲破铁链之后,沿线各地小城市都望风投降,只有这个吾彦坚守着城池,王濬当时忙着往长江沿线的大城市打,索性干脆扔下它继续前进。吾彦领着自己那点儿兵一直坚守,等到知道孙皓投降之后,也觉得自己算是尽力了,马上就投降了,司马炎挺佩服这个比石头还硬的敌人,把他转到金城郡(甘肃兰州)做了太守。

司马炎用同样的问题问吾彦,吾彦说:“孙皓才智出众,辅佐的大臣贤能聪明。”司马炎笑着问他,既然孙皓才智出众,大臣贤能聪明,那为什么还会亡国呢?吾彦耍了个滑头,说:“这是因为上天的眷顾啊,如今天道已变成了陛下您的,所以孙皓就会被陛下擒获啊。”司马炎知道这是瞎扯,什么天道,我不发兵那孙皓能自己跑到我这里来啊?不过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司马炎很满意,吾彦很得意。后来,吾彦又做了雁门太守(山西代县),之后接替陶璜做了交州刺史(越南北部),一直到了西晋快要灭亡的时候,才在任上寿终正寝。

在灭吴战争中逃跑的诸葛靓,自从战后就一直没有任何消息。司马炎小的时候,和诸葛靓就是好朋友,可是造化弄人,诸葛靓的老爸诸葛诞却和司马炎的老爸司马昭成了生死仇敌,诸葛靓逃到东吴,最后又作为东吴帝国的将领和司马炎的部队战斗。

诸葛靓的姐姐,就是琅邪王司马伷的王妃,司马炎通过消息,知道了诸葛靓辗转逃亡,最后就藏在司马伷的家里。司马炎没有处理诸葛靓,也没有怪罪司马伷的王妃私藏战犯,而是亲自到司马伷的家里找他。诸葛靓不想和司马炎见面,就拼命躲着,最后在厕所里,司马炎才把左躲右藏的诸葛靓给堵着。一见面,司马炎就说:“想不到今天才能见面。”而诸葛靓却流着眼泪说:“我不能为东吴帝国战死,却苟且跑到这里,实在是没有脸见到皇上。”回宫以后,司马炎就颁布诏书,任命诸葛靓当侍中(皇帝高级顾问),可是诸葛靓坚决不肯上任,默默的回到阔别了多年的老家青州(山东),从此再无音讯。

有关东吴帝国的相关记载,到此全部结束,人们继续像往常一样幸福的生活着,农民照样去种田,铁匠照样去打铁,商人照样做生意,士族官员们继续做官挣钱,一切都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好像东吴帝国根本没有存在过一样。

我读到这里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和羊祜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一代守护神陆抗,当然他也和羊祜一样,没有看到东吴帝国的灭亡。有人说,历史属于成功者。从这个角度讲,东吴帝国已故守护神陆抗当然是个失败者,他的成功随着东吴帝国的失败而化为灰烬,他的智谋和但我总忘不了他。我突然又想起陆抗临死前,给他的皇帝孙皓写了一封遗书,我想以西晋司马炎时代最头疼的敌国将领的遗书,来结束这段故事:

“西陵、建平,是国家的屏障,位置在长江上游,两面受到敌人的压力,敌人的水军舰队如果顺流东进,疾如流星、快如闪电,绝对来不及等到救援。这两个地方,是我们全国安危的关键。臣的爸爸陆逊,在镇守西部的时候,曾经上奏章说,西陵是我们国家的西大门,一旦失陷,我们就不是损失一个城市,而是将要损失一个省,湖北、湖南这广大的地区,从此将再不复归我们所有。如果西陵有危难,应该马上倾全国之力争夺。

我曾经请求增加三万精锐部队防守西陵,可是主管部门依照旧有的制度,不肯派兵。自从西陵步阐叛乱之后,臣部队的人数,反而更加减少。如今臣统率的土地有千里之广,处处都有敌人虎视眈眈,臣对外抵御强敌,对内安抚蛮夷,而能用的士兵,不过几万而已。长此以往,根本不能守住这里。

臣总认为,各个亲王,年纪还小,没有统领军队的必要,只要有少量的官员,尽心辅佐,就足以保佑国家太平,不用白白分散军力。如今,禁军大量招收士兵,百姓为了逃避兵役,纷纷加入禁军名册,致使兵役来源枯竭。臣恳求陛下查出逃避兵役的人,来补充军事重镇,让臣的兵力能凑足八万,一心一意的整顿军务。这样,即使敌人就是再足智多谋,也没有办法施展,但是如果不增兵,不改变目前的状况,我们就真的危险了。臣死以后,请陛下一定要注意西部。但愿陛下您能体会我的用心,则臣死而不朽。”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