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6章 修复专家
黄立德笑了,点点头:“不错。”
骆天笑了笑将瓷瓶摆放回原处:“汝窑是供宫廷专用之瓷器,市场和民间很少见,而且汝窑只烧造了20年左右,传世品极少,有统计的只有67件半,您这一只?”
“这是我去英国时,收藏这件瓷瓶的主人赠予我的。”黄立德轻描淡写地说道。
恐怕也只有黄立德这样的人才会让人心甘情愿地把价值连城的汝窑瓷瓶慷慨赠送吧?
“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片,你可能在想这主人为什么会把瓷瓶送给我吧?”黄立德问道。
被戳破了心事,骆天不好意思地笑了,黄立德继续说道:“毕竟汝窑瓷器太珍奇了,有人会这么大方,是会让人怀疑的,不过这件瓷瓶对我们寻找汝官窑址有用,为了这个目的,这件瓷瓶的主人慷慨地赠予我。”
“所以,黄老师是根据这个瓷瓶做了研究,继而找到了官汝窑遗址?”骆天兴奋莫名。
汝官窑址是一大谜题。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为寻找汝官窑遗址,曾在汝州市、联郏县、鲁山、宝丰、宜阳、新安等10多个县市,发现多处窑址,均属于民窑系统。1987年终于在宝丰县西大营镇凉寺村南河旁台地上找到了汝官窑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内涵丰富,窑具、瓷片堆积如丘,厚2~3米。最厚者在6米以上。窑址附近盛产玛瑙石,是汝窑特殊sè泽的釉料。所烧青瓷,sè泽莹润,并有美丽的开片。宋哲宗元祜年间,在青岭镇设巡检司,专管坑治。试掘中,出土20多件宫廷御用汝瓷,有鹅颈瓶、折肩壶、细颈小口瓶、碗、盘、洗、盂、茶盘托、器盖等。这一考古新发现,解决了中国陶瓷史上一大悬案,找到了北宋五大名窑之魁的汝窑遗址。
黄立德摆摆手:“这不是我的功劳,是所有人一起努力的结果。”
此时,高园园已经泡好了茶,端着盘子进来了,茶很香,还没放下骆天就闻到了香味:“好香!”
“你就感激吧,黄老师这茶一般人可不拿出来。”高园园说着,把茶放到了骆天面前:“好好品吧。”
“谢谢。”骆天抿一口热茶,就暖了一胸怀,黄老师对他的看重,让他觉得很欣慰,他现在就像是一块急需汲取水份的海绵,渴望从更多高人的身上获取更多的知识,虽然身有异能,可是没有底蕴,终究是走不远的,他希望成为一个有底蕴的人。
“骆天,我让你来běi jīng,并不仅仅是为了见你一面。”黄立德终于开门见山了:“我听老常说了,你对于古玩有很强大的天赋,刚才通过对汝窑瓷瓶的鉴赏,也证实了老常的这一说法,你几乎在五秒内就断定出结果来,我在想,你的这种天赋或许对于古墓开采很有帮助。”
古墓开采?骆天差点就要跳起来了,但终于还是捺着xìng子听黄老师讲完,黄立德继续说道:“墓室里的殉葬品是对古墓判断的重要依据,这几年古墓开采方面,出了不少乌龙事件啊,我本来已经是退休状态了,可是这一次,文物局极力邀请我参加一墓群的开采,我年纪大了,又没有过得去的徒弟,说句实话,在我眼里,现在这群的的谓专家都不在眼中,我看中的不是经历阅历,也不是名号,就是天赋!”
所谓的乌龙事件骆天知道,前阵子河南某地声称找到了曹cāo的古墓,引起各方的猜测和质疑,结果后面被爆光根本就不是曹cāo的墓穴,这些年,各地方zhèng fǔ为了发展旅游业,都想尽办法寻找突破点,所谓的曹cāo墓也是为此,不过却成了闹剧一场。
黄立德一巴掌拍到桌子上:“其实从墓室里找到的陪葬品就可以看出,根本不是皇室用品,可是教那些专家硬说成是,黑的描成了白的,我是真气啊!”
“黄老师您消消气,事情后面也清楚明白了,那些人的yīn谋并没有得逞啊!”骆天急忙安慰黄立德。
“这一次,要开采的古墓,据称是汉代墓室,至于具体年代还需要进一步的开采,根据古墓主人的服饰及陪葬物才有断定,我想让你和我一起去现场进行鉴定工作,这事我已经和相关的人打好了招呼,只是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当然愿意了!骆天重重地点了一下头:“我愿意去,只是我从来没有去过墓室的开采现场,希望黄老师多多大旁边指点。”
“你是我带过去的人,这是当然了。”黄立德问骆天:“你现在住在哪里?”
“酒店,还没有退房。”骆天不知道黄立德叫自己的目的,原本以为只是一场短暂的旅程和会面,没想到这下子恐怕要长呆下去了。
“我看这样,你回酒店,把房间给退了,到我这里来住,这样方便我们一起行动,怎么样?”黄立德早有此意,这个骆天确实不一般,他还想近距离地了解了解这个小伙子的能力,没有什么比住在一起更方便的了。
“当然好,”骆天放下手上的茶杯,站了起来:“我现在就回去退房。”
看着骆天走出去,黄立德对高园园说道:“你看,这不伙子的xìng子还挺急的。”
“这不是和您一样吗?”高园园说道:“您呀,年轻的时候不也是这样,这可是阿姨说的。”高园园嘴里的阿姨,自然就是黄立德的夫人,不过这个时候去旅游了,并不在家。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