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崆峒山,无崖子,死!”
嘭,白sè大手捏爆了一个劈头散发的中年人。
“茅山龙虎宗,褚河山,死!”
“崆峒山,破山斩、破海cháo,死!”
“神霄内丹派,林灵明,死!”
“天台三大部,圆智,死!”
“烂陀罗寺,悟心,死!”
“……死!”
“……死!”
随着霍神庭恍若死神的声音,宗门之人几乎全被白sè大手捏爆。不管是能引动天象的独尊高手,还是神游、明堂高手,几乎全被捏爆。偶尔几只漏网之鱼,也被东门石崖、申放勋、吕奉先拦路斩杀。
其中只有三个人,依靠自残逃遁。原大雪山灵鹫宫神渊上人、神通上人,与一名连霍神庭也不认的中年人。
“神渊、神通已经逃了,要不要追?”申放勋在地面上大喊。
霍神庭震声道:“漏网之鱼,只能苟活,不必追了。申放勋、吕奉先,你二人等待后面四镇边军,一起杀向奉天城,争取三天之内克复燕北!”
“得令!”
“得令!”
吕奉先、申放勋拱手应道。接着,造化之舟一头扎进泥土中,离开嘉峪关。
“我们现在去哪?”董不白好奇的婆娑着崆峒印,随口问道。这方崆峒印落入霍神庭手中,立刻缩小成手掌大小,底部是四四方方的印章,上面有九条各sè龙兽烘托着一颗圆珠。印章的底部,并没有任何刻字。
这方崆峒印,外观和大胤的传国玉玺,几乎一模一样,区别只在于,崆峒印更加细腻,而且底部无字。传国玉玺则粗糙一些,底部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书。据说崆峒印才是真正的传国玉玺,从黄帝时期一代一代传下来。
不过,战过时期战乱频繁,崆峒印不知所终,嬴朝一统天下,得寿山之中一块和氏璧,仿照崆峒印模样,雕琢成现在的传国玉玺。
张继聪先前掌管传国玉玺,他叛逃之后,传国玉玺被搜出来,交给了张玉华保管。董不白倒是偶尔能去长乐宫把玩一会。
霍神庭回道:“崆峒山号称帝师武学源头,占据大义名分,作乱时应者云集。若能趁机灭去,对我大胤长治久安大有裨益。而且,崆峒山的《道戒经》乃是道教修行无上宝典,若能与《道德经》一道参悟,据说能参破yīn阳生死,神妙异常。”
“这么厉害?那早该剿灭崆峒山了!”董不白讶道。
霍神庭摇头:“《道戒经》易寻,《道德经》难得。除了三仙门,无人见过《道德经》。”
“三仙门,什么门派?”
“天上九派之中,有三个门派源出一体,乃是‘天机仙府’、‘昆仑仙门’、‘兜率仙宫’,算起来与崆峒山也是一体,毕竟,传说中三仙门与崆峒山,都是帝师广成子传下来的道统。三仙门得《道德经》,崆峒山传《道戒经》。”
董不白道:“反正宗门迟早都要全灭,到时候,还怕搜不到《道德经》吗!”
“或许吧。”霍神庭眯着眼睛,回答道!
……
崆峒山位于兖州,一处穷山恶水人迹罕至的群山中,和周围的荒山不同,崆峒山笔直如剑,山上葱葱郁郁,有仙家胜地风范。可能是还不知道自家掌教无崖子,以及两位长老破山斩和破海cháo,已经横死嘉峪关前。此刻的崆峒山静谧安宁。
忽然,崆峒山山脚下的谷地,大群的飞鸟飞起,慌张的向外飞去。接着,大地震颤,一艘吞天蔽rì的巨大战船,破开泥土,飞入空中。琉璃打造的船身,不仅没有奢华的光亮,反而隐隐有种古朴沧桑的暗淡。
这正是融合了灵柩灯之后的造化之舟,珠光宝气黯淡下来,威势却愈发的滔天。
“当!”
崆峒山自然发现了造化之舟,整个山上响起了刺耳的jǐng报声。
“什么人,胆敢进犯我崆峒山地界,速速报上名来!”崆峒山顶,一柄巨大的剑形虚影飞出,上面站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气势深重,仿佛一把刚开锋的利剑。
霍神庭驾驭造化之舟缓缓靠近,朗声回道:“大胤,皇太子殿下御驾亲征,崆峒山邪教,还不跪地请降,磕头饶命!难道要学无崖子、破山斩、破海cháo一般,被我捏爆?”
“什么!掌教被杀了?”又是一道剑形虚影升空。
“怎么会,掌教有崆峒印护身,破山斩、破海cháo师兄,都有神兵傍身。”接着还是一道剑形虚影。
“你们看,这是造化之舟,据说是胤朝工部秘密锻造的神兵,与我们的崆峒印一个级数。”
“莫非掌教真的被杀?”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