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渡过汾水河往前推进,就是群山环抱中的一座古城“绥远”,因为山路险阻,绥远城已经荒废很久了。至于当初前人为何要选择在吕梁山脉这个山旮旯建城,大抵是因为这里像是世外桃源,与世隔绝。
“晋王军退入绥远古城,看来,他们是要在吕梁山脉与我军一决死战了。”
靠山王须发皆白,穿着紫金盔甲,有种老当益壮的气概:“吕梁山脉大有来头,在上古时候不叫吕梁山脉,而是叫做‘龙喋谷’,据说有群龙厮杀,坠落此地,血染山谷,汇聚了龙脉灵气,这才拔地而起一座座山峰。选在这里决战,倒也别有一番乐趣。”
呼啦。
大军开拔,冲进了吕梁山脉,仿佛一头蛟龙跃入深海,煞气弥漫了整个山脉。
而在整个吕梁山脉的西边,一座四五千米高峰上,一艘巨大的战舰落在上面,战舰几乎有六百多米长短,简直就像一根柱子撑着一个磨盘。战舰底部,隐隐有符文流转,组成弥天大阵,将战舰的行迹遮掩。
正是大胤的造化之舟。
此刻船首上站着一群人,纵览整个吕梁山脉,观察战局。
“皇上,大将军,这个‘长孙新’是长孙阀年轻一辈最杰出的弟子,尽得长孙无忌真传,今年才不过三十岁吧。尔朱荣升敢把三十万大军交给他率领,先前老臣还有些瞧不上眼,但是看到这番布局,也不得不赞一声好啊!”东门石崖感慨道。
东郭石峰则有些忧心忡忡:“长孙新在吕梁山脉诸多山头部下阵势,连成一片,就像是一张巨大的网,若是配合大阵,简直是必杀之局。靠山王这么冒然冲进去,老臣恐怕,会凶多吉少啊。”
霍神庭手指绥远古城,淡然笑道:“以绥远为中心阵眼,龙门山、起云山、天高山、芦芽山为门户,再辅以各山头的交错,这分明就是‘四灵俯首断龙阵’。靠山王一身大战无数,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皇上,诸位,你们看。靠山王分兵三路,一路向龙门山,一路向天高山,一路向芦芽山,这叫三矢冲阵法,能够有效切断四灵俯首断龙阵相互照应的气息。靠山王这是胜券在握。”
“就怕对方变阵,吕梁山脉古称龙喋谷,龙气弥漫,长孙新既然可以设下断龙阵,自然也可以变阵升龙阵。这样一来,三矢冲阵法就无用了。”说话的是霍神庭的一名徒弟。霍神庭一共收了徒弟十三人,除了申放陶、申放勋之外,其余人都在大将军府担任幕僚,未曾出仕。
听了徒弟的话,霍神庭不可置否的道:“两军交战,哪有不变阵站着打的。长孙新可以变阵,靠山王自然也可以变阵。一个合格的将领,需要在稍纵即逝的战争中,敏锐抓住战机,顺势改变策略。靠山王是经历了无数血火,磨练出来的大将,长孙新……还需要证明自己。”
这对话间,大胤军队与晋王军队,已经接上。各种巨大的军阵幻影显现,像是一群野兽在搏斗。晋王军队遥相呼应,组成了大阵,大胤军队也遥相呼应,破开大阵,直捣黄龙。双方你来我往,战的天崩地裂。
俄尔,军阵之外,数道光芒掠过,开始了王对王的战斗。独尊高手出战,天象顿时改变,**风雷齐聚,破坏力虽然不如军阵,但是看上去气势更加壮阔。
“宗门出手了,大将军,我们也该上场了。”东门石崖道。
“走!”
轰隆,造化之舟破开隐形,像是一道雷霆,从山峰上滑下,带着无与伦比的霸气。几乎眨眼时间,造化之舟就奔赴战场之中,没有管外围的军阵对抗,直接冲向绥远古城。
“是造化之舟!终于出现了!”
绥远古城中,一声大吼,缓缓升起一只巨大葫芦。这葫芦沧桑古朴,颜sè呈现青绿sè,上面刻着无数古朴的篆书。葫芦缓缓转动,篆书上顿时毫光大作,朗朗读书声传遍整个吕梁山脉。
“霍神庭,早料到你会暗中跟来,今rì就让我‘麓门书院’秉持正义,灭绝暴胤的依仗!”
麓门书院,人间三十六门派之一,相传是圣贤流传下来的门派。近古神魔时代的圣贤劫,涌现无数圣贤,百家争鸣,各种教化思想流传下来,麓门书院,便是儒学圣贤建立,传承孔子、孟子、荀子三圣的武学与文学。
“麓门书院,全是歪理学说,‘炼妖壶’不堪一击!”
霍神庭当即驾驭造化之舟,疯狂撞击炼妖壶,每一次碰撞,炼妖壶上的篆书都绽放光芒,抵挡造化之舟的锋芒。三两下之后,造化之舟完好无损,炼妖壶却光芒暗淡。
“天地正气,驱魔炼妖!”
炼妖壶滴溜溜转起来,葫芦口一圈光芒浮现,猛然喷shè出好似龙卷风一般的强烈气流,这气流蕴含飞沙走石,打在造化之舟上,噼里啪啦响个不停,竟然将造化之舟打的东倒西歪,保持不住平衡。
吼!
九条龙兽从气流中飞出,冲向炼妖壶。灵柩灯也绽放光芒,抵抗气流。
咔嚓,气流威力太强,九条龙兽飞到半空中,就被腰斩,弱爆了。灵柩灯的光芒,也抵抗不了这股气流,气流击溃灯光,继续打击船体,隐隐约约能看到,船体被气流一点一点的消融。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