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yīn阳,持以chūn秋,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
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杰士为夹。此剑,直之亦无前,举之亦无上,案之亦无下,运之亦无旁;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此诸侯之剑也。
庶人之剑,蓬头突髻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此庶人之剑,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
“庄子解说三剑,赵文王当即醒悟,三月理政不出宫门,遣散剑士,洗心革面,一举震慑周围各国。天子剑服天下,诸侯剑宾海内,庶人剑斗鸡狗。由此可见,君王当用天子之剑,才能匡扶天下,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邴吉说完,静静看着董不白。
董不白慢慢品了一口香茗,脸上神sè淡然,即便邴吉、许广汉从小养到大,也不知道此刻董不白的心思。只能在心中感慨,随着董不白皇位的稳固,越来越有帝王心思,让人捉摸不透。
“朕,每每读到庄子三剑的故事,都有一番感悟。赵文王沉溺于庶人剑,荒废朝政,因而庄子劝谏他使用天子剑。事实上,赵文王使用的只是诸侯剑,励jīng图治,让赵国国力强盛,却不能四方宾服。而后数百年,才有嬴朝灭六国,一统天下。何解?”
邴吉道:“皇上以为?”
“朕以为,圣贤有圣贤的局限xìng。”
董不白起身,在御书房中踱步:“chūn秋、战国,王朝的思想还不纯熟,君臣之道尚未明晰,加上圣贤的教化,诸侯以‘王道’称孤,而非刀兵加身。所以,庄子劝赵文王修天子剑,弃庶人剑,要以德服人,威加海内。chūn秋五霸、战国七雄,皆是如此。为何嬴朝能一统天下?因为嬴朝不修德行,而修兵戈,用‘霸道’,擦拭庶人剑,武力征服天下。却也因为不修天子剑,二世而亡。由此可见,庄子三剑,并非矛盾,而是统一。只有三剑齐修,方能海内归一!”
顿了顿,董不白诚恳的看着两人:“邴叔、师父,都是朕的亲人,平君更是与朕青梅竹马。如果说平君、师父、邴叔是庶人剑,芸芸众臣是诸侯剑,君王德行是天子剑。那么,册封平君为皇后是修庶人剑,册封霍水仙为后就是诸侯剑,诸侯剑虽好,却不是朕心中之志。只有修了庶人剑,才能德行无亏,进而修天子剑……我若有情有义,君臣一心。我若无情无义,君臣二心,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啊!”
邴吉与许广汉听后,齐齐一震,神sè复杂的一声叹息。不知道该是担忧还是欣慰,但是,心里却暖烘烘的。
“皇上,就怕大臣们难以理解啊。”
“无妨。今rì我能弃庶人剑,明rì就能弃诸侯剑。今rì我不弃庶人剑,明rì就不会弃诸侯剑。大臣们都是心思通透之辈,会明白寡人的心思!”
董不白自信满满。
也许帝王无情才是合格的,但是谁会希望帝王当真无情?
邴吉、许广汉关心则乱,看不清其中奥妙,董不白却看得清清楚楚。人心,终究逃不过利益二字,只要自己站在利益的制高点,群臣就只能是驯兽师圈养的狮子,乖乖听话。唯一遗憾的是,册封了许平君,也许会得罪霍神庭。
“宗门入局,天下大乱,大胤王朝必须扭成一股,才能渡过难关。霍神庭一心向道,即便不满意,也会与大胤继续合作下去,成全一段君臣佳话吧!况且……霍水仙这死丫头公主病太盛,一个婢女都敢指使着给寡人脸sè看,要是立她为后,寡人岂不是要被她踩在脚底下了?”
送走邴吉、许广汉,离开御书房,董不白想了想,还是对魏忠贤道:“去紫殿。”
庄子三剑虽然只是一个借口,但是却能够表明董不白的心思。如果自己姿态放低一些,想必霍神庭听到了典故,会理解一二。
紫殿冷冷清清,霍水仙虽然刁蛮,公主病严重。但是居家行事,却颇有霍神庭的风格,朴素淡定,这也是张玉华同意霍水仙为后的缘故。
“皇上驾到!”
锦衣卫贴身簇拥,大内侍卫环伺左右,太监宫女跑前跑后。与前次还是皇太子的时候,威风直线上升。
“小桌子(小凳子),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紫殿的太监赶紧出门拜倒。
董不白挥手让他们闪开,直接进了紫殿,便见霍水仙带着宫女们,迎了出来。
“臣妾拜见皇上。”霍水仙毫无诚意,冷着脸道了声万福。董不白此刻乃是一国之君,霍水仙就是再胆大,再有依仗,也不敢再人前失了礼数。
“免礼。进去说话。”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