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江山成灰> 路遇强盗(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路遇强盗(一)(1 / 1)

() 在我所听到的故事里,很多的英雄好汉都有着一个红颜知己,也因为这些红颜知己的存在为自己的英雄事迹平添了几分侠骨柔情,令人神往。像是楚霸王与虞姬,李靖和红拂,他们的恋情都成为千古绝唱。

英雄与佳人,从来就能够吸引众人的眼光,从来都是会被传为佳话的对象。作为即将成为本朝新一代英雄好汉的我,自然也对英雄佳人的佳话心驰神往,寤寐求之。

我相信我也会遇到一位红颜知己的,并且会与她发生一段动人的恋情,并且我们的故事也会被众人传唱,成为千古佳话。

只是,还没有成为英雄的我还没有遇到这个与我命中注定的女子而已。但她一定就在某个地方等着我,在某个时间会与我相遇,然后我们会相知相爱。她将是我的温柔乡,我将为她而战,在所不惜。

十六岁的我之所以大胆无畏的走出家门,除了渴望建功立业,成为英雄的梦想,其实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那个不知道身在何方的她。我不想听从父亲的意愿随便娶一个村姑为妻,然后与之白头偕老,虽然她已经是我们县有名的美人。

十六岁时我并不知道什么是zì yóu的爱恋,本朝也从来没有这么个东西,但我心里却隐约的明白,父母之命给我的婚姻绝不是我想要的。我想娶一个我渴望去娶的女子,我想和一个我寤寐求之的女子相伴终生。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不是君子,但我是英雄好汉,并不比君子差,所以,我也要像古时的君子一样去追求我自己的窈窕淑女,而不是和一个我还从没见过面的女子成婚。

而事实上,我在坐上去汴京的商队马车的时候并不知道,我距离那个我想要与之此生相许的女子已经不远了。

迢迢织女星,七夕一相逢。银河千万里,一朝总成空。纵然是天长地久般的时间,纵然是银河般遥远的距离,既然你就是我的她,我们注定是要相逢的。

从位于西南的利州路要到北方的京城,是要走很长时间的。即使是坐在马车上,也势必要几个月才能到。一路上山高路远,道阻且长,山水险恶之间,碰上拦路的强人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这本就不是个太平的世道,而事实上这一路走来,我所在的商队也确实不止一次碰上了剪径的强人。

那些人有多有少,多的成百上千,少的也就十几人。他们手里的武器也五花八门,像那千百人的强人,这些人人马众多,武器也相对jīng良,甚至有些还有马匹。

像碰到这类的强人,商队往往只能留下买路钱,以求平安。这些强人拿了银子,倒也不更加为难,径自放过。

后来我听领队说才知道,这也是这些强人的jīng明。不将商队赶尽杀绝的原因,是为了不让其他的人不敢再从此路经过,反而断了自己的财路,因小失大。而且,这样子做还有个好处便是不会过度刺激官府,不会因为赶尽杀绝了些商旅而引来大量官军的围剿,反而让自己也被赶尽杀绝。所以说这便是强盗的智慧。他们也知道什么是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危害。

至于碰到的那些十几人的小团伙,往往手里没有什么好的武器,甚至有些手里只有几根木棍跟石头。这些人大多是灾区流民,也不敢打劫太大的商队,往往只针对单独赶路的行人下手,打劫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像遇到这类的强人,或者说饥民,大部分的商队往往都是派出商队中的护卫,三两下吓散或者杀散。

而我所在的商队的领队却偏又是个仁慈之人,于是碰到这些因为饥饿而沦落为匪的可怜人往往还给他们留些食粮。

起初的时候我并不懂领队的用意,因为在十六岁的少年的心里还只有单纯的善恶。在我装满了英雄主义的心里,只觉得这些人既然是拦路抢劫的匪盗,就应该将他们杀散,这才是正义。

可是,在第一次碰到这些人时,当我举起手里的竹弓,搭上自己的竹箭准备shè出去的时候,身边商队里的护卫却将我手里的弓按下。当我用疑惑的目光看向那个护卫的时候,他告诉我说,领队曾经说过,其实,很多坏人并不天生都是坏人,如果有可能,他们会是比谁都好的好人,所以当面对这些人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将他们彻底逼上绝路,而是要试着去挽回他们濒死边缘的良善。这句话说的有些绕口,也有些太过深奥,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还并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在之后,在领队命我们放下一些干粮给这些面黄肌瘦的流民,这些原本的农民们看见我们留下的干粮,扔下手里的石头或者木棍,砰的一声齐齐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的说谢谢的时候,我似乎有些明白了领队的做法。

当我很多年后,慢慢长大,明白了更多的事情,最后终于懂得了什么是人生身不由己的境遇时,我再次回想起当初的这位领队,不由在心里对他升起更崇高的敬意。这是一个值得人尊敬的人,他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趋利而行的商人。他宽容的体谅了那些身不由己的人,并且为了挽救他们去尽了力。

那个时候我在商队里已经待了一个多月了,与大部分人基本上也都熟识了。这只是一个十几个商人组成的小商队,加上商人们的伙计和聘用的十几名护卫,总共也不到五十人。所以,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足以让我和他们混成一片。而大家也都还算欢喜我,因为我年纪小,人也机灵。

我是离家出走这件事我只告诉过领队一个人,这是个留着两撇小胡子的jīng干的中年男人。当他第一次听我说起我之所以去汴京的真正理由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月之后了。他听了之后也只能是跺了跺脚,挥了挥袖子,说了一句悔不该带我一起出发。因为我之前告诉他的理由是,我已经父母双亡了,只有一个姐姐跟着姐夫举家安置在了汴京,我要去投他们。

我就是凭着那么一句不孝的话才成功混进商队,跟着商队一起前进的。虽然我在说那句话的时候满心是对父母的愧疚,并且还一直在心里默默的说着些保佑父母长命百岁之类的吉祥话。但不能否认的是,我在父母尚在的情况下只身远行本就是不孝,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竟又说出那样大逆不道的话更是不孝到极点。

只是,那个时候我年龄还小,也确实顾不得那么许多了。

英雄,英雄到底是什么?这是那段时间我常常思考的问题。在这之前,我的心中只有简单的善与恶,只会用眼睛去看事情。但是在这个商队呆了一个多月后,我却慢慢学会了用心去看事情。因此,我至今仍对那位领队心怀感激,也为自己第一次出门就能遇到这样一只商队而感到庆幸。

我曾说过,我之所以选择加入一只商队,和他们一起搭伴的原因除了不愿意一个人孤独寂寞的赶路之外,还有个小目的就是想要跟商队的护卫们学几招真正的本事。虽然或许这些护卫们的武功本领也远远算不得高强,但总比我一窍不通就想要闯荡江湖强得多。

这些人毕竟都是江湖上的老油条了。

当商队的领队知道了我想去汴梁的真正原因,了解了我的目的之后,他对我更加照顾了。并且他好心的减少了每天我要在商队驻营时要做的活计,还特意安排了一位商队的护卫对我指点几招。

这位姓王的商队护卫可以算是我习武之路的第一位真正导师,所以在这里就称他为王师傅了。哦,对了,商队的领队姓苏,这是一位好人,所以我理应让大家知道他的姓,因为我也只知道他姓苏,并不知道他的全名。

苏领队对我的梦想是有些不以为然的,从他初闻我的梦想时说的那句悔不该带你一起出发我就能听出来。如果当时不是商队已经离开我的家乡半个多月了,这时候他没办法把我赶回去的话,我估摸着他会立刻把我撵出商队,撵回家。最有可能的是,照他的老好人的习惯,他甚至可能会带人亲自把我拎到我家交给我父亲。

不过,最后这一切毕竟没有发生,因为他不可能为了一个我让商队掉头再走半个月,来回的花时间,他也不放心把我撵出去让我一个人走回家。所以,他无可奈何的把我留下了。

并且,他宽容了我的梦想。虽然或许他对我的梦想是不以为然的。

那个时候的我还太娇嫩,没有经历过什么风雨,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小的阵仗,从没有被挫折打败过的少年心里满满的只有对未来的渴望,对梦想的热情。所以,虽然我看得懂苏领队眼里的不以为然和那明显的怜惜之意,我却也想不到太多。

不过我是感激的,因为在王师傅的教导下,我觉得自己是有明显的进步的。可能是因为从小便进行严格的自我锻炼,也或许是因为我真的有天分。我把王师傅教我的几式基本刀法居然在半个月里练得虎虎生威,甚至已经能和王师傅过上几招。要知道王师傅在江湖上也算小有名气,更是这支商队里十几名护卫中的第一高手。

王师傅也很欣慰,一方面他为我自学成才的箭法和弹弓本事大为惊异,直呼若不是江湖上先前已经有一位小李广,他都要忍不住把我也称作是小李广了。而另一方面我掌握刀法的迅速也让他觉得颇为兴奋。

我知道起初他只是碍不过苏领队的面子才答应勉强教我这个小屁孩几招功夫的,不过再后来,却因为我的进步神速而令他大为震惊,这一来便真正的把我当作徒弟来教了。随着他教的认真,我学的用心,半个月的时间我慢慢也已经有了一个商队寻常护卫的本领。

于是,苏领队便彻底让我放下了那些零散的活计,让我成为了商队护卫中的一员,还按照同等的待遇给我薪俸。虽然一直到汴京也只给我二两银子,因为我是额外编制,不过也够让我兴奋的了。

其实王师傅的刀法也只是些基本刀法,多为生死之间自己总结而来。王师傅曾经当过兵,在西北边境和党项贼过过招,于万军之中侥幸未死,还在实战中磨砺出了一身本事。后来有一次他所在的军队遇伏,大败亏输,他好不容易在那场大战中死里逃生,心惊胆寒,便做了逃兵。而那一役生还者渺茫,也并没人关心这位低级军官的脱生。王师傅自那场大战生还之后,便脱下了战甲,孤身一人返回中原,后来因为有些武艺,便参加了一所镖局,做了商队的护卫。也因为曾有过行伍经历,见识过真正的厮杀阵仗,寻常护卫皆不是他的对手,所以很快的成为护卫们的统领级别的人物。而这一次,他肯教我,这还是因为他初回中原时,境遇潦倒,受过苏领队的恩惠的缘故。甚至连现在他所在的镖局都是苏领队荐他去的。

起初的时候王师傅教我只是敷衍了事,后来才认真起来,把我真正的当作了徒弟。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将他的往事也说给了我听,而这件事,偌大的中原也不过就苏领队和我两人知晓而已。因为按军制,逃兵者是死罪,他自然不敢泄露。而他肯将这样的机密事告知给我,便可以看出来他对我的信任了。

王师傅的刀法毕竟只是基本刀法,所以我很快掌握熟练。他一再提醒我,虽然这几式刀法简单,但却都是经历生死得来,是经得住考验的。因为这是血与火中锤炼而出的刀法,所以只是练其形式终究不得要领。所以王师傅在教我的时候,便总是亲自上阵,做我的对手,让我在真正的交手中对刀法的要领融会贯通。再后来,他干脆又邀上其他的护卫轮番上阵,调教我的武功。如此才让我真正的进步神速,也真正的掌握了我rì后行走江湖时的第一手本事。

还记得那时候,每rì里商队安营或者驻在驿站。刚刚安顿好,我与王师傅便摆开架势开练。起初只是我们练,再后来,护卫们都来凑热闹在一边看着。一直到最后,连商人和他们的伙计们也都凑在旁边看,苏领队当然也在其中。于是,在漫长的旅程中,王师傅和众护卫们调教他们的小弟子成为了一路上让众人们都欢喜耐看的节目,原本枯燥的旅程也因为这节目的存在显得不再那么乏味。

不过这些都并不是重点。虽然那时候我很用心的在学着王师傅教给我的刀法,可当我慢慢掌握这些刀法时我却也慢慢变得越加不满足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