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上传,急需支持!推荐,收藏,会员点击,多多益善!
……………………
走出红星厂的大门,就是一条不过三四米宽的街道,坑坑洼洼的,不过这条就叫红星路的马路却已经是整个建江县城最好,最宽的一条主街道了。
在许光明的记忆中,1983年的建江县就和红星厂一样,都是初生的怪胎。
这一切缘于这一年五月份的区划调整。
建江县原来并不存在,红星电器制造总厂也不存在。
这一年五月,原属山南省莲城地区管辖的东面瓷城、梅城、茶县、赤山共四县都划给了省内第二大城市,也是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重工业城市的建州市管辖。
同时划过来的还有莲城市区东面远郊的六个乡镇,因为这六个乡镇离着建州市区和四他四县都相对较远,为了便于管理,建州市于六月份将这六个乡镇与建州南部郊区划出的五个乡镇并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县。
因县境有一条名叫建江的河流横穿而过,这个新县就取名建江县。而建江县城则设在了红星总厂所在的建阳镇。
建江县全境以前就分属莲城和建州市区边缘的郊区,基本上就是横在两大市区中间,连接两市的主要道路几乎都会在建江县境通过,因此原来建江所属的各个乡镇交通都算不错。建国以后,两市甚至省里都先后有工厂设在现在已经属于建江县境的几个主要乡镇。
而其中最大的一个工厂就是红星机器厂,这是一个副厅级架子的省属国企。员工带家属近万人,就建在建阳镇。
红星机器厂曾经十分红火,主产的化工设备为国家化工工业体系的建立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不过那场十年动乱开始后,全国各个行业受到打击,包括化工行业,红星机器厂也逐渐没落,动乱结果后两三年也毫无起色,于是就从前年开始,红星机器厂改产冰箱,甚至连厂名都改成了红星电冰箱厂,只是化工设备制造与电冰箱制造毕竟也是隔了行的,这次转产并不算成功,块大难看、质次价高的红星冰箱也就是在省内有些销路。
光省内的销量如何能够撑起一个万人大厂?这年头电冰箱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买得起的。
何况就在省内工业基础较好的长宁、建州、莲城三地还有不少国营工厂像红星厂一样转产电器,其中转产冰箱的加起来就有三四家。僧多粥少,结果可想而知。
红星厂再次陷入因境。
而这次的区划调整,终于带来了变数。
红星厂所在的建阳镇划到了建州,而红星厂也从省里划到了建州管辖。可是建州是省内国营企业扎堆的地方,比红星厂大的都有好几家,现在的情况也都不是很好,红星厂不过是省里丢给建州市的又一个大包袱。
最后建州市的主要领导拍拍脑袋,想到了一个办法,以红星厂为根基,合并新设的建江县境内的几家轻工机械厂,加上原属市里的一家同样已经转产冰箱的建州制冷设备总厂一起,共七家大小工厂整合成一家新的红星电器制造总厂。
不过是打的整合资源,以规模取胜的主意。
而许光明的父亲许红旗就是在六月份从赤山县的山南省第三冶金厂党委副书记兼厂长任上调到了新的红星总厂担任党委书记。
红星电器制造总厂成立,新并入的几家规模不大的工厂全部要搬迁到建江县,而这带来了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就是原来建江县城建阳镇几乎就是依靠着拥有上万职工家属的红星厂而兴起的,几乎可以说建阳镇就是红星厂,红星厂就是建阳镇。
现在其他工厂迁入,势必让红星厂在建阳镇的话语权更加增大,加上新并入的另一个大厂建州制冷设备总厂也位于建江县北部的新郊镇,红星电器制造总厂副厅级的架子却又不是建江县能够管辖的,这样一来,县里和厂里的衔接管理上就存在了大问题。
毕竟建江县也是新建,事情千头万绪,其中与红星厂相关的事情就占了最为主要的一部分。最后为了便于管理,就有了许红旗那般怪胎式的职务。
红星电器制造总厂党委书记兼建江县委书记。
红星厂在前,建江县在后。
这个年代,党政领导兼职企业领导的比比皆是,但企业领导兼职党政领导职务,而且是兼县委一把手的就真是不多了。
基本上也就建国后一段时间一些新城市完全因工厂而建,搞市厂合一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不过排列时基本上也是党政职务在前,兼任的企业领导职务在后。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