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出英姑生气,钟良不敢再说下去。
陈名闻说,钟将军和姚将军守关吧,严加防守戎邦惹是生非。钟良还有一丝心思,追问道,多番怎么办?听到钟良问起多番,英姑心思一动,不经意地看了陈名闻一眼。
陈名闻接过话头问钟良,是不是大王真得允许多番自由出入高旗关?钟良称是。陈名闻连声说,这就不好办了,两位将军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钟良说,说一句没脸的话,大王许的话我们可以不听。英姑想听听钟良的看法,连忙问道,小将军有什么想法?钟良说,公子说过不捉到凶手,不回京师。
英姑听得不明不白,满脸狐疑地问,这和多番有多大的关系?钟良说,我们捉不到凶手,可以捉凶嫌。英姑替多番说,他不是凶嫌。钟良不能辩驳,索性直言,需要一个人当作凶嫌跟着夫人回去。英姑记得赵如意也说过这个主意,当下听钟良也提起来,自然想听听道理,不解地问,干什么?可是钟良说不出来道理,只是听凭直觉应该如此。
但是英姑第一次动心想这样做,如果将多番带在路上,抓到京师,能让高旗关安全一些。
陈名闻看出英姑几分心思,不敢大意,对钟良和姚同捷说,多番至多是凶嫌。我们和赵如意不同,不能依着自己的想法,没有证据去做事,再说他是戎邦头领,万万不可恣意妄为。英姑自然觉得有道理,问两人,他有什么可疑的地方?
钟良和姚同捷认真地想着,想不出多少可疑的地方。
陈名闻以为自己的话压住两位将军,连忙催促说,请两位多说些情况,让夫人容易做主。
钟良刻意想了一会儿说,想不到什么。姚同捷说,他已经当这里是自己家了。陈名闻说,依我看起来,多番最难,这里不好留,那里不好回。英姑只好断掉念头,对众人说,既然大王许诺多番,公子也不会食言,我们任他去留吧。
陈名闻暗自松口气,这时候关里不能再出一点事。
钟良顶真,担心地问,起灵出关的时候多番会拦截吗?会找我们要凶手吗?大王走了,公子走了,你们都走了,他能找谁要呢?
英姑的脑袋轰成一地碎叶,楞呆呆地看着陈名闻。
这个可能的事,屋里的人不敢担保不会发生。
这时多番领着工匠进来。
英姑看着多番,迟疑一会儿,留多番单独说话,让陈名闻和钟良领着工匠去后院忙活,姚同捷出去巡城。
多番还在情绪中,恋恋不舍地对英姑说,我的部落就在旁边,也没机会请夫人过去做客,十分遗憾。英姑说,如今头领连自己家都回不去,我向你说声道歉。多番不敢接受,连忙说,都是想不到的事。英姑感叹说,一个大王,一个公子,一下子没了,谁能想得到呢。
多番理解人情,劝英姑说,既然确定起灵,夫人不要多想别的事,一心上路吧。英姑说,起灵容易,出关容易,可是前头有赵如意。多番问,公子一直不让赵如意入关,不知道公子怕他什么?英姑也不知道。
多番继续说,大王是他的主子,公子是他的主子,夫人也是他的主子,你们不用怕他。英姑胆怯地问,难不成让他护灵吗?公子没这个打算,应当有道理。多番不好说话,定定地看着英姑。英姑不想露怯,说道,容我想想吧。把事情蒙过去。
多番说,即使不让赵如意护灵,也得让赵如意送一程,走过成保才能平安上路。英姑认真地听着,觉得主意不差。多番接着说,请赵如意入关迎送吧。
英姑无语,迟疑着,迟疑着。多番见状,不敢说下去。
英姑还想试探一下,对多番说,想请头领一起去京师,去朝廷。多番听罢,脸色大变。英姑改口说,邦主在宝弓国身遭不幸,头领应当去朝廷讨要凶手,讨要说法。
多番听完这番话,起身走到英姑跟前,深深施礼,对英姑说,大王救我一命,让我活着,我终生不忘,时时刻刻想报答大王。英姑一下子明白了,一定是大王故意放过多番,便起身还礼。多番再施礼,接着说,请夫人开口,如果让我去京师,我自当跟着夫人去京师。
英姑捂着嘴巴,不让自己轻言,从此不再担心多番。
多番等了一会儿,劝英姑说,如果夫人眼前为难,稍后再说吧,多番等着,听话。
英姑朝多番摆摆手,勉强带着笑颜说,我听你的,把消息告诉赵如意,请他入关扶灵,送大王和公子一程,尽臣子大义,再让他回斜口关。多番说,我去通知赵如意吧。
这时多番想到马利养,可以让他办这事,在赵如意面前显摆一下。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