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唐朝理科生> 第043章 又见九章算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43章 又见九章算术(2 / 2)

现在,大家无疑都陷入了思考之中。

那王孝通也觉得奇怪,仔细思考了起来,身后贤者书院的书生们都是低头思考。

但过了一会儿后,那王孝通仿佛明悟了一下,道:“这些兄弟果然会搅浑视听,那二十七文钱并非交于店主的过夜钱,实际应该是二十五文钱,加上小二藏下两文,再加上交还的三文,正好三十。阁下所说的二十七是混淆视听。”

这话一说,大家顿时恍然大悟。

这王孝通果然有两把刷子。不仅是贤者书院,林堂书院的人也看得兴奋。

杨寒点了点头,道:“该你出题了!”

其实到了这里,大家都知道明算上杨寒胜了一筹,他们出的题目上,显然杨寒的更加简单一些,但是王孝通却花了比杨寒更长的思考时间。

那王孝通左右走了两步,心知遇到了高手。

“一边五尺,一边两尺,第三边若为勾股之数,该当几何?”

杨寒心中一动,这题简单明了,但是他却知道王孝通是想干什么。他通过和孙乾的讨论之后,早就知道唐朝的数学发展情况,这时的数学研究者们已经知道了平方和开根,但是却没有系统的理论,导致有些数字可以,有些则不可以。不像现代,任何数字开根都可以有个估算值,在古代这种估算值则是被视为无解。

这就好比三分之一等于零点三的无限循环,古人认为三分之一不等于零点三,这是正确的想法,但忽略了误差,也就是取近似值。

杨寒笑道:“四尺六寸九厘。”

又是脱口而出!

杨寒以如此快的速度,似乎在挑拨大家的神经。

那王孝通听得这答案,满脸佩服,道:“杨兄果然才思敏捷。只是边长四尺六寸九厘未必见得!”

贤者书院的书生们一听,露出喜sè,原来林堂书院的这货是蒙的。

杨寒微微一笑道:“何以未必见得?”

王孝通道:“阁下一口算出水深,但边葭长其实并不能轻易算出,勾股数值之中,边长当以二十二尺,开根之后,当无解之题。”

杨寒道:“这位兄弟的算科实在了得,不过一切都需要事实证实,不是吗?”

王孝通点了点头,道:“也好,此题暂且阁下,你来出题!”

杨寒一看此人的气势,就觉得此人来历不简单,能够对九章算术了解这么深的,必是算科中的天才。杨寒有一千年多的理科理论,还说不服这个人。

其实,中国未来将是是唐代算历博士,生卒年代已不可考,王孝通的主要贡献在数学方面,他的专著是《缉古算经》。唐显庆元年(656)国子监设“算学”,以“十部算书”为教科书,列《缉古算经》为十书之一。可见王孝通算科之才。

杨寒心中一动,决定要搓搓他的锐气,于是道:“不必了!现在就可以证实!”

说完,杨寒摆了摆手!

只见身后不远处的孙乾,原来他早已在这里,当他得知有算科交流之时,也是兴奋,二话不说便赶了来。

他招呼了一声身边的一人。过了一会儿,那人拿回来三根长长的木棍,在木棍上刻画着jīng确的长度。

原来杨寒在和孙乾争论《九章算术》中的名题的时候,当时两人争论不休之下,找了工匠严格按照尺寸作出勾股之数,那孙乾也没有想到数值居然和杨寒所说一样,但是他始终不明白这个数值是怎么来的,也就一直很纳闷。

那人将工具放在了桌子上,便退了下去。

这一动作引得众人好笑,这是文斗,搞的就像是在武斗一样。

不过对这个最好奇的,当属刘子璇,见到这三角木架,更是兴奋的不得了。“姐姐,你看,这人还真有意思。”

秦雪景也是莫名其妙。

何止是秦雪景觉得莫名其妙,大家都觉得莫名其妙,杨寒这是干什么?

那王孝通自是数学中的天才,一眼便知,当下缓步走了过去,用手扶起那架子,仔仔细细地数了起来。

“一,二,三……五尺。”王孝通数完其中一边。

“一尺,二尺。”第二边亦是正确。

第三边,王孝通似乎面sè凝重了很多。但是他还是仔细观察那木棍的刻度并且数了起来。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