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茶楼对论
七rì之后。
周守郡境内的宝山县。
重兵把守的城门口,一个衣衫破旧的老头儿,一手牵着一个四岁左右的女孩,一手抱着一个六岁左右的女孩,正在被两个士兵搜身。
见士兵要夺下怀里的六岁女孩搜查,老头儿慌忙作揖道:“军爷行行好,我的大孙女这几rì受了风寒,正虚弱着呢,就不必搜她的身了吧。”
老头儿脚下的那个四岁小女孩,抱着一个小木盒,嘴里咬着一根手指,抬起头惊恐地看着两个士兵。
其中一个士兵见她长得玲珑可爱,忍不住捏了捏她嫩嫩的小脸蛋,然后对另一个士兵摇摇头,示意不用去搜老头儿怀里的那个大女孩。
负责搜身的那个士兵,对老头儿道:“把你的弓箭和刀留下,上头有令,如今是非常时期,不准带任何武器进城。”
老头儿哀求道:“军爷,俺是个猎户,全仗着这弓箭和刀打点山鸡野兔,养活俺的俩孙女,您二位要是把它们收走了,俺跟俺孙女,可得活活饿死了。”
另一个士兵又看了看那个眨巴着可怜的大眼睛的四岁小女孩,叹了口气,对搜身士兵道:“算了,放他们过去吧。一个老得都快死的老头儿,能有什么事儿。”
老头儿连不迭拜谢,拉着四岁小女孩儿,慌忙进了城。
周守郡一郡八县,除了眼前的宝山县,已经全部被白巾军攻占了。宝山县之所以能独善其身,是因为跟相临的青阳郡挨得最近,受到了青阳郡驻军的援助。而益州总督派纪平率领的十万大军,如今就驻扎在宝山县附近,以此地为根据地,跟白巾军展开战斗。
老头儿带着小孙女雀儿,抱着李晨,走了七天,才走到离家一百七十多里的宝山县。
进了城门后,老头儿找了一间临街支起的小面摊,拉了条长凳坐下,将怀里的李晨放在大腿上坐稳,又拉着雀儿坐上长凳,对摊主道:“店家,来一碗素面。”
摊主看了看他,道:“你们三个人,一碗够吗?”。
“够头儿笑了一笑。
摊主便往锅里下面,随口问道:“老丈,看你风尘仆仆的模样,是从哪里来的?”
“太昌县。”老头道。
摊主吃了一惊:“那里可是白巾乱党暴发的源头。你带着俩孙女,能活着逃到这来,可真不容易。”
“是啊。”老头儿感慨万千,“这一路上,到处都在打仗,到处都是死人,着实骇人。”
摊主唏嘘了一阵,又往锅里多抓了一大把面,打了三个鸡蛋,洒了把葱花儿,起锅后,用大海碗盛了满满一碗,端到老头儿的面前,道:“看你和你俩孙女,都面黄肌瘦,这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吧。这碗面我不收钱,你们安心吃吧。到了宝山县就安全了,这里有大军驻守,乱党是不敢打过来的。”
老头儿捏了捏扁扁的钱袋,朝摊主感激地笑了笑。
他身上本来藏了一小块碎银,这七天来,已经花得所剩无几了。
所幸的是,在第三天的时候,昏迷不醒的李晨醒了过来,不过这孩子一直病恹恹的,也不说话,好像是受到过什么巨大的惊吓,经常突然露出恐惧的神情,全身阵阵发抖,让人看着心疼。
雀儿看着面前热气腾腾的鸡蛋面,吞了吞口水,眼巴巴地望着老头儿。
老头儿却看着李晨,柔声道:“孩子,这个你喜欢吃吗?”。
李晨费力地抬起眼皮,瞟了眼鸡蛋面,露出厌恶的表情。
摊主将油乎乎的手在围巾上搓了搓,有些不高兴地说道:“你这孙女可真够挑剔的,嫌我煮的面不香吗?”。
老头儿赶紧解释道:“店家您误会了,我大孙女得了怪病,只要是看到汤汤水水的东西,都会心生厌恶,我不瞒您说,她连水都不肯喝,都是我强行给她灌下去的。可是她喝下去之后,又会吐出来。”
主露出同情的目光,“这病可真够怪的,人不喝水能行吗?怪不得她看上去有气无力的样子。”
老头儿苦笑了一声,放下李晨,起身去了旁边的一个卖烧饼的小摊,买了块干巴巴的烧饼。
如今,大量的他县难民涌进宝山县,整个县城里都是人挤人,街上摆满了这种临时xìng的小摊。
老头儿走回来坐下,将鸡蛋面推到雀儿面前,然后把饼捻碎,喂李晨吃下去。
李晨似是饿得急了,那饼入嘴,嚼都不嚼就拼命往下咽。
店主怕他噎着了,倒了碗白开水递过来。
老头儿接过来想喂他喝,可他却厌恶地推开,只顾着吃饼。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