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三年元月末,金銮殿,少年头戴紫金冠,身披衮龙袍,坐于殿内龙椅上,手执一镶边奏折,凝神沉思,好一会之后道:“众位爱卿,最近这些折子皆是奉承之言,赞扬朕的丰功伟绩,真是荒唐,朕即位不过刚三年,哪来的盖世之功,朕明白,这些都是诸位的功劳,有诸位爱卿辅佐朕,朕心甚慰。”
“臣等惶恐!”
“众爱卿也看见了,最近月许,这些奏折更是接连不断,朕若再不表态,恐形成奉承之风,不利于父母官施恩于百姓,诸位爱卿有什么好的法子吗?”
“臣有奏!”
“原来是马爱卿,爱卿有何妙策?”
“回陛下,臣以为,这是有人造谣,必须抓出造谣之人,进行严惩,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臣附议!”
“臣附议!”
少年微微一笑道:“李爱卿,你为何一言不发,莫非不赞成马爱卿所言?”
李东阳上前一步道:“回陛下,马大人之言有些道理,但若真如此,恐会引起天下士子不满之心,治标不治本呐!”
马文升转过身对李东阳道:“宾之,按你的说法,难道要陛下奖赏这些造谣之人?”
“负图兄莫急,我还没说完呢!”
“李爱卿,士子的确不能压得太过,难道要朕奖赏他们吗?”
“非也,臣以为,这些上表折子示忠心之人,分为三种,一者是想借此讨得陛下欢喜,寻求晋升之道,二者无非是趋炎附势,明哲保身,不甘于人后而已,第三嘛,便是那些想寻求功名而又未能入仕的青年秀才。由此看来,陛下可先惩治那浮夸之风的地方官员,后从这些青年俊秀中选出一两位,给予奖励,公示天下,如此一来,此事可了。”
朱佑樘面色一喜道:“爱卿之言有理,刘学士,朕以为李爱卿此法可行。”
刘健上前一步道:“陛下圣明,臣以为,惩治一事,只需杀鸡儆猴即可,至于奖赏那些士子,臣以为不可给予其功名,否则则乱了纲纪,陛下只需言辞褒奖一下,给予一些虚礼即可。”
“嗯,就按刘爱卿说的办,对了,这些奏折和书表朕都看了,江南俊秀的确不凡,不过,朕以为,他们未得明风精髓,这褒奖的人选还需斟酌。”
一面色红润的官员上前一步,奏道:“臣以为,有一人可得此奖赏!”
“哦,王爱卿,有何人选?”
“回陛下,此人扬州人士,据说写了一首沁园春雪献予陛下,这首词想必大家已有耳目,只是未见真迹,真是可惜。”
“爱卿说起此人,朕似乎有一分印象,李爱卿,朕记得崇明一案,似乎这个叫于小川的人也参与了是吗?”
“回陛下,此人正是于小川,崇明一案,此人有大功,如今已命其在锦衣卫当差,此事已征得刘大夏同意,可这写词之人是否是他,臣却不知。”
“原来如此,此人所作之词,大气豪迈,可惜言辞之中似有不敬。虽说是为朕而作,难免为引来天下人误会。”
李东阳上前道:“陛下,臣以为,此词出于这后生之手,非是不敬,反是对陛下一片赤诚之心!”
“哦,爱卿何以为凭?”
“陛下有所不知,此人乃于谦之后,至其父,家道中落,如今已入赘柳谦门下,身份地位已是低人数等,既是如此,此人作此词恐怕只是想要宣泄明志之心,又何来反意。”
“哼,大好士子,竟甘自降身份,这等少年,还谈什么大志,臣以为,此子可恨!”
“谢爱卿,朕到是觉得,此子入赘虽然失了节气,但总不能贬低其文采,这词若真是出自他之手,朕到是有些好奇,这个少年是哪一类人。”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