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轩陡然出现在城门,举目四望,不见凌风踪影,本与之相连的奇妙的精神链接也被切断。他哈哈大笑三声,消没在道路上。
过了盏茶工夫,他再度出现在城门外,看着护城河,端坐起来。
不少进城出城的人也看到这个奇怪的白袍中年帅哥,却不好多问。城防士兵慑于他的无形威势,也视若不见,只在不时窃窃私语。
三日后,石之轩笑道:“算你小子赢啦!老夫去也!”就此离去。
这日傍晚,凌风才从河中钻出,神清气爽,毫无憋闷之感,也不觉饥饿,只觉全身满是力气,横扫突厥铁骑一个千人队都不成问题。当然,这也只是他的个人感觉,实情如何凌风同学还没机会试验下。不过以他的性情,怕不会做这等无聊的事来。
他此回引石之轩的原意是想要大战一场,增加实战经验,看有否突破大宗师的可能。毕竟石之轩曾进入过那个境界,只是因为碧秀心母女才有了心魔,跌了下来。即便如此,他的实力也不容小觑,祝玉妍怕也难轻易奈何得了他。
不死印法不惧群战,幻魔身法天下极速,这两门武功使他牢牢立于大宗师之下的不败之地。只怕只有大宗师的天人合一才能破去他的优势,但以宁道奇之能,几度追杀也未能如愿,足见其了得。
现在的石之轩本是个极佳的陪练对手,可转念一想,石大叔的武功强横,若是一不小心将自己拼个重伤就不划算了,还是把杨公宝库起出的正事要紧。
要起出杨公宝库不难,难得是如何将之不引人注目地带回南方。
他不知道石之轩安的什么心思,所以没敢继续到牧场,而是选择直接北上长安。之前他可是计划在牧场混些日子再北上的。由此可以看出他不是个有恒心的人,计划是一日三变,简直是率兴而为,随意而作。
这三日他躲在河底,也非是一无所得,相反还颇有收获。
他受石之轩不死印法的启发,虽没有老石那正反阴阳生死之气,但他的释道魔三家真气可是再无第二人可有,将三者初步合一,演化为另一种武功,命名为“三分归元气”!
三分归元气是《风云》中天下会帮主雄霸的武功,将天霜拳、风神腿与排云掌中三种内功混一而成,威力绝伦。
现在凌风建立天下会,他这个名义上的主人自然顺手牵羊,无耻地剽窃了这个名字,内里自然与原版没有半点关系。来到这一千余年前的乱世,马荣成还能告他侵权不成?
创出三分归元气后,他跃跃欲试地想着找石之轩比划比划,哪知水中无日月,一不留神已过三天半时间,石之轩不知消失到哪里去了。可以想象,石之轩的水底功夫定不怎样,否则也不至于在岸上苦候了三日。
凌风没见着对手,有些失望,再一想,要打架还不容易么,改日到突厥寻毕玄挑战去。当下哼着小曲,一路北上,遇山过山,遇水涉水,趁着闲来无事,欣赏些路上的景观,完善初创的神功,过了十余日接近月底才到关中大兴(长安)。
途中,他也得到一些消息。在这信息特别不发达的古代,想不到某些事情还是传播地挺快的。比如说寇仲率众拿下九江城,林士弘的楚军退避三舍,九江全郡沦陷,成为天下会的地盘。
凌风对此倒没什么激动的,争夺什么地盘总给他种虚幻的感觉。短短一个多月,他就成为一方大军阀了?他还是无法理解这种变态的扩张速度。
不过南方有宋阀与江淮军的支持,李靖沈落雁等人的掌控,一时半会出不了什么乱子。当然,前提是沈落雁不会叛变,一心想着她那蒲山公李密。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都壮,安知天子尊。”
这是骆宾王的《帝京篇》中前四句,这首诗曾被传为绝唱。凌风读诗时没有多大感觉,直到亲自站在这宏伟的大隋帝都前,方知道什么叫做壮观。
文物荟萃,千秋帝都。长安位于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的关中平原渭河南岸,周、秦、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均建都于此。
南是秦岭山脉中段的终南山,重峦叠嶂,陡峭峻拔,成为南面的天然屏障,有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的磅礴气势。北则有尧山、黄龙山、嵯峨山、梁山等构成逶迤延绵的北山山系,与秦岭遥相对峙。
在这些山岭界划出来的大片沃原上,长安城雄据其中,渭、泾、沣、涝、潏、滈、浐、灞诸水宛如晶莹闪烁、流苏飘荡的珠串般环绕萦回,形成“八水绕长安”之局。这些河流犹如一道道的血脉,既给长安提供丰富的水源,也使长安充满活力。
秦中自古帝王州,正因种种战略和经济上的有利条件,自古以来,长安便得到历代君主的垂青。
秦始皇赢政以之收拾战国诸雄割据的乱局,开创出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局面。到西汉张骞两次出西域,开辟了长安至西域的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长安更升格为国际级的名城,联结中外文明的纽带。其况之盛,只有东都洛阳堪与比拟。
隋朝建立后,由于长安历经战乱,年久失修,所以隋文帝在原城东南建造新都,名为大兴。杨广即位后建通济渠与永济渠,大业九年更运用十万人修筑外郭城。
“长安,我来啦!”凌风想高呼一声,又不想给人当作傻子看,所以只好在心里默默感叹几声,乖乖入城。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