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气玄天下> 第506节 礼是用来防止人们出现过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6节 礼是用来防止人们出现过失(1 / 1)

 第三没有声音的音乐上下心愿交融;没有形式的礼仪上下和睦齐同;没有丧服的服丧使万国之民竞相孝养。第四没有声音的音乐四方闻着日益增多;没有形式的礼仪一天胜似一天一月强过一月;没有丧服的服丧使纯粹的道德日益光明。第五没有声音的音乐使响应之心纷纷而起;没有形式的礼仪普及四海;没有丧服的服丧传及后世子孙。

子夏问道:夏禹、商汤、文王的德行和天地并列而为第三。请问怎样才可以称作是和天地并列而为第三呢?孔子答道:要遵奉三无私的精神用恩德招揽天下百姓。子夏接着问道:什么叫做三无私呢?孔子答道:就是像天那样无私地覆盖万物像地那样无私地承载万物像日月那样无私地照耀万物。按照这三条来招揽天下百姓就叫做三无私。这个意思在《诗经》里也有所反映:奉行天命不敢违至于成汤登君位。降下政教不迟缓聪明谨慎曰向上。明德长久照下民恭恭敬敬事上帝帝命九州效法汤。这就是商汤的德行。

天有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既有刮风下雨也有下露降霜。这些都是天所显示的教化人君应当奉行作为政教。大地承载着神之气风雷鼓荡万物萌芽生长。这些都是地所显示的教化人君应当奉行作为政教。圣人自身的德行极其清明他的气志微如神。在他将要称王天下的时候神灵有所预知一定要为他生下贤能的辅佐之臣。就好像天降及时之雨又好像山川飘出祥云。

有《诗经》为证:五岳居中是篙山巍巍高耸入云天。中岳高山降神灵生下甫侯和申伯。只有甫侯和申伯才是周朝栋染臣。诸侯靠他作屏障宣扬盛德遍四方。这就是文王、武王的德行。夏、商、周三代称王在其称王之前就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诗经》上说:勤勉不倦的天子美好名声千古传。这就是三代圣王的德行。《诗经》上又说:太王施其文德团结四方各国。这就是太王的德行。子夏听到这里一跃而起倚墙站立说:嫡子敢不接受老师的这番教诲吗!

*********

(3o)坊记

孔子说:君子的治民之道打个比方来说就好像放置河水漫溢堤防吧!它是为了防止百姓出现过失。虽然周密地为之设防百姓中还是有人犯规。所以君子用礼来防止道德上的过失用刑来防止邪恶的行为用教令来防止贪婪的**。

孔子说:小人贫则穷困富则骄横;穷困了就会去偷盗骄横了就会去乱来。所谓礼就是顺应人的这种情况而为之制定控制的标准来作为防止百姓越轨的堤防。所以圣人制定出了一套富贵贫贱的标准使富起来的百姓不足以骄横贫下去的百姓不至于穷困取得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不至于对上级不满所以犯上作乱的事就日趋减少。

孔子说:贫穷而能乐天知命富贵而能彬彬有礼一家族人多势众而能安守本分普天之下能做到的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诗经》上就说:有些百姓贪心作乱心安理得地去残害他人。所以做出规定诸侯的兵车不得过千乘国都的城墙不得过百雉卿大夫之家的兵车不得过白乘。用这种办法来防备百姓诸侯还是有叛乱的。

孔子说:礼这个东西是用来去掉疑惑、辨别隐微从而防范百姓越轨的。所以人的贵贱有等级衣服的色彩、图案有差别朝廷上有固定的班位这样一来老百姓就知道谁该让谁了。

孔子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国没有两个君主一家没有两个主人最高的权威只有一个这就是要向百姓显示有君臣之别。楚、越的国君暗地里称王国君去世《春秋》贬斥他们不书写他们的葬礼;按照礼的规定诸侯不得像天子那样称天大夫不得像诸侯那样称君。这就是担心百姓对上下级关系产生迷惑。《诗经》上说:你看那盍旦鸟儿的鸣叫人们尚且讨厌它。更何况对那些僭越犯上的人呢!

孔子说:国君不和同姓的人同车和异姓的人可以同车但不可以穿相同的服装这是要让臣民避嫌。用这种方法来防范臣民中还有同姓弑杀国君的。

孔子说:一盅酒一盘肉让来让去君子才接受那不好的一份就这样还有人僭越长者。筵席之上让来让去君子才坐在下就这样还有人僭越尊者。朝廷上的班位让来让去君子才立在贱位就这样还有人僭越君上。《诗经》上说:如今人们心不良遇事只知怨对方;接受官爵不谦让事关自己道理忘。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