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俊将这张地图拿到了手,不过他并非真的打算要按照对李观鱼所说的交给石达开,而是想将这张地图交到另一个人手中,就是自己的亲兄长韦昌辉。
韦昌辉乃是天京的北王,地位不次于石达开,说到他这个人也算太平天国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人。[..]
在整个太平天国之中,位居最高地位的就是当初刚刚开始起义时候被封王的几人。这几人可以说是整个太平天国的最高领导核心,每个人都在起义最初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若是没有这几个人,也许在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波澜壮阔,可歌可泣,英才辈出的太平天国运动就不会诞生。
这几人分别就是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
洪秀全无疑是诸王之中的第一人物,不仅仅是他的才干和气魄,更重要的是他的目光和远见,在当时大清王朝刚刚在世界列强的外部撼动下开始显露自身虚弱衰败的时候,还没有多少人敢于直接起来推翻满清统治。
鸦片战争之后,全国各地掀起造反动乱的人已经不少,大小规模不一,并非只有太平天国一家,不过洪秀全的起义却有些不同,其他人都只不过为了生存自发本能起义造反生事,能造反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被镇压下去就算完事,并未有比较长远的想法。而洪秀全却显然和他们不一样,他的目的一开始就很明确,就是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新王朝直接取而代之。
且先不说他理想中想建立的这个新王朝到底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最后能有多少胜算,就只从他刚开始发动起义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在当时来看已经非常难得,至少从低层农民出身的人之中少有人敢有他这等大胆想法。
洪秀全不仅大胆,而且有头脑,他依靠宣传宗教和组织帮派起身,迅速在两广一带扩大影响,最后成功发动起义,和他最先结识联合在一起发动起义的就是上面提到的其余诸王,这几人都是密谋策划发动起义的关键人物,起义爆发不久之后就建立封制,分别封王,确立了这几人在太平天国的最高地位。
天王洪秀全是第一人,地位仅次于他的便是东王杨秀清。
杨秀清年龄和洪秀全相差不大,也是贫苦农民出身,不过此人却不一般,既具有谋略又决断果敢,在刚刚起义的时候太平天国许多事情都是他相助洪秀全策划和决定的,发挥了关键作用,就连洪秀全也对他时常言听计从,可见其地位和实力,乃是整个太平天国之中名副其实的第二号人物。
除了这两人,下面的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都是当初跟随洪秀全起义的元老人物,论地位不低于东王杨秀清多少,只可惜这两个人都在太平天国前期艰苦的战斗之中相继牺牲,太平天国之中地位最高的便是洪秀全和杨秀清两人。
再往下就是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
这两人也都是太平天国之中掌握重权的人物,除去前面去世的冯云山和萧朝贵两王,六王去其二,剩下如今占据太平天国最高地位的就是其余四王,天王、东王、北王和翼王。
天王洪秀全地位最高,拥有影响号召力,东王杨秀清谋略过人,才能出众,手下势力庞大,翼王石达开虽然年轻却擅长带兵打仗,率领有太平军之中战斗力最jīng锐部队,南征北战,横扫清廷,所向披靡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三王都是太平天国数一数二的人物,无人轻易可比,而相比较下,唯一显得有些不足的倒是这个北王韦昌辉了。
韦昌辉地位很高,却有些尴尬,这人和其他几个诸王相比,论地位资历他比不上洪秀全,论才干谋略他比不上杨秀清,论行军打仗他比不上石达开,似乎各方面都不行,不得崭露头角被掩盖下去,可这人并不是个一般平庸人物。
他是太平军金田起义功勋之一,在起义之前曾经鼎力相助洪秀全等人,不仅将家中所有积蓄用于筹备起义,还带领韦氏全族老小悉数加入太平军之中,刚刚起义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后由于以往的功勋,身份在太平天国之中一直稳稳不动,而且手下带兵也不少,征战安徽、江西一带,实力也不可小视。
他带领的韦氏一族悉数加入起义,不少人都位居太平军要位,韦氏家族虽比不上东王杨氏家族的如rì中天,却也影响不小。
韦昌辉原名叫韦政,韦俊能够成为太平天国武昌的主将,这里面既有韦俊本人一向作战勇敢,jīng明干练,不过也跟兄长韦昌辉的暗中提拔离不开关系。否则韦俊纵然能干,若是上面没有天京的北王支持,太平天国如何能轻易将湖北武昌如此重要的军事要地交给刚满三十岁的韦俊来镇守?从韦昌辉刻意提拔韦俊,也可以瞧出此人的不凡,并非一无是处,无论其本人能力还是他在太平天国的影响,都不可小视。
如今太平天国整体上看领土扩展占据长江流域,军队强大,南征北战不断开拓领地,可是其中也分为几派主要势力,分别就是以诸王各自为首的势力。
天王洪秀全自成一派。
东王杨秀清把握军政要权,手下实力也相当强大,成为一派。
翼王石达开带兵常年征战在外,手上重兵云集,实力自然城一派。
北王韦昌辉本人也掌握一部分军队,再加上韦氏同族其他人在太平军担任不少要职,其手下也自成一派势力。
天京是太平天国的核心,这四王的势力也左右着整个太平天国的发展形势。虽然如今的太平天国表面锋芒凌厉,势力正强,已经达到巅峰状态,接连击败清军和曾国藩的湘军,横扫东西,无可抵挡,可是内部也藏着隐忧,四王的势力盘根错节,交叉相争,充满了矛盾。
东王果敢有谋略又掌握太平天**政大权,随着太平军不断胜利其手下势力急速扩大,已经隐隐然有超过天王洪秀全之势。杨秀清虽然能干,可是本人xìng格强横,桀骜不驯,号称太平国中的九千岁,并不将洪秀全如何瞧在眼里,随着野心yù望越来越大就有想打倒洪秀全进而取代的想法,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想要地位凌驾超越于天王之上。
两王相争,必有一伤。
洪秀全感到实力不如杨秀清,只得被迫就范暂时退让,却暗自怀恨在心,意图招揽其他诸王共同对付东王。
由于东王一贯比较骄横的作风,下面的其余诸王也都遭到了他的打击和压制。
翼王石达开由于长期在外带兵作战,手握重兵,杨秀清倒是还不敢对他怎样,平rì态度比较客气谨慎,不过对其余的诸王可就不那么客气了。尤其是手掌兵权的北王韦昌辉和燕王秦rì纲分别和杨秀清结下私仇,都十分怨恨杨秀清,双方矛盾不可调和,只是碍于杨秀清的大权独揽,东王一派势力强大,这两人才平时小心谨慎,不敢轻易开口声张。
洪秀全密召两人入宫进见,准备一同对付东王,北王韦昌辉知道东王属下势力强大,不好对付,便想要告知在外面带兵镇守的韦俊进京相助他勤王,只因武昌距离天京太远韦俊不能轻易带兵前往,否则必然会引起东王的jǐng觉,韦昌辉才得作罢,不过天京这时候暗中隐藏的紧张不安气氛已经让韦俊感到有些不同。
各王之间势力相争,勾心斗角,随时影响各地太平军的变动,不过毕竟目前天京有兄长坐镇,韦俊暂时得以安心。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