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韦少英听到师父提到的这四个字,心底微动,想不到自己师父武功高强,居然会是如今太平天国之人,大大出乎意料。
他虽然年轻,见闻不多,可是也知道如今的太平天国名号。
太平天国数年前已经从广西自发起义,打旗号反抗朝廷统治,其后发展迅猛,一直领兵从广西打到了长江流域,现在占据了大片南方领地,割据地盘,正面与大清王朝对抗相持,影响颇大,乃是如今全国各地最热门议论纷纷的话题。
韦少英只知道太平天国兵多将猛,占领地盘,正面反抗清王朝统治,鼓动天下人造反,想要驱除满清鞑子。
清廷将其视为头号大敌,严令各地官府防备趋同响应太平天国号召的人,镇压造反势力,管制十分严厉,凡是敢有依附太平天国势力的人,一律以反叛大罪处以极刑!
广西这一带虽然是当初太平天国领导起义的诞生之地,可是如今在清廷官府的统治下,封锁消息,严加防范,压制平民百姓,无人敢轻易提起太平天国的名号,以至于韦少英也对如今太平天国起义在全国发展形势了解甚少,所知不多。现在听了刘风尘的言语才知晓太平天国在全国发展迅速,大有熊熊烈火燃烧之势,可见实在不简单!加之刘风尘说自己出身太平天国,令韦少英也不禁对这股反抗清朝的起义势力很感兴趣,越发觉得钦佩起来。
“清廷皇帝如虎,治下的官府豪绅似豺狼,虎狼之心,居心叵测,祸害我中华子民,人人得而诛之!现在太平天国顺应天下民心,揭竿而起,武力讨伐清廷,乃是大势所趋之事,早晚清廷会败在太平天国手中,满清鞑子也得被我们驱逐出关外,到那时候再恢复咱们汉人的家国江山天下,自己治理自己,富国强民,乃是不世的光辉业绩。”
刘风尘说得话语激荡,带着和如今太平天国一样革命造反气息,丝毫无视大清王朝的威势压迫。
韦少英问道:“师父,原来你想要相助当今的太平天国,对付大清皇帝和官府?”
“不错,我本来就是太平天国之人,自然要相助太平天国对付清廷官府。”
刘风尘道:“其实现在不满大清皇帝统治的人多了,由洪天王等人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当年就从咱们广西这一带最先发展起来,如今早已打到了天京,占据长江,在大江南北发展得如火如荼,他们杀贪官,灭豪强,铲除天下所有不平之事,为咱们百姓谋求福利,分田扩土,十分难得!照这种形势发展下去,日后早晚会消灭满清朝廷,将骑在咱们头上作威作福的大清皇帝拉下他的龙椅宝座来,这等大事,才是我们江湖学武之人所要出力相助的!”
数年前,洪秀全因为不满清廷腐败统治,便联合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等人在广西的境内掀开起义,组建军队,公开反抗官府,然后起义势头一发不可收拾,由最先举义的广西省境一直发展到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短短一两年时间,太平军就沿江而上,最后打下了位于长江下游的江南重镇天京。
此后太平天国定都于此,立足江南,整个发展势头席卷全国,锐不可当,深令大清朝感到恐慌不安。
如此轰轰烈烈的起义不仅震惊了全国,也影响了当今的江湖。
刘风尘早就不满清廷统治,他暗中和太平天国的人物结识,加入太平天国破坏官府的力量,所以才遭到了清廷官府的全力通缉,被视为太平天国起义中一名罪魁要员,下令全国通缉,重金悬赏捉拿。
韦少英见到就连朝廷官府都奈何不了刘风尘,纵然全力通缉抓拿,幻影剑照样逍遥在江湖上,无视对方,透出的这份胆识和威风让他对师父更是钦佩。
刘风尘接着又道:“我加入太平天国多年,认识的英雄豪杰也着实不少,不过其中有一个人物令我最为敬佩。此人青年有为,俊杰英猛,骁勇善战,带领太平军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横扫大清朝所向无敌,乃是不世出的豪杰,少英你可知道他是谁,此人便是如今太平天国之中赫赫有名的翼王石达开!”
“翼王石达开?”韦少英微微一惊,他虽不知石达开是何人,但是能够让师父刘风尘这般佩服的人,自然不同一般。
刘风尘缓缓一笑,“不错,这次我便是身负了他的命令前来办理要事!当初翼王大人曾经亲自交给我一张地图,这张地图是太平天国的地图,十分重要,上面记载着当初太平军在广西起义时候一批重要东西的藏匿之地,甚为隐秘,翼王现在远在江南一带指挥大军作战,无暇顾及到这里,便派我来这里按照地图寻找上面记载的地点。我这些时日白天教你武功,夜晚便出去探查,如今已经探查到了地点便要离开做自己的事情了。少英,在离开之前我本不想对你说出我的身份,是为了以免日后官府追查到这里连累影响到你们韦家。”
韦少英听了这一席话才知晓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想不到师父这个赫赫有名的江湖人物居然会是太平天国里面的人,他武功这般厉害,背后又有太平天国势力撑腰,自然在江湖上非比寻常,不将偌大的清廷放在眼中。如今太平天国已经定都天京和北方的大清王朝互相对持,一南一北争夺天下,影响全国,刘风尘加入了其中一方,自然和另一方就是势不两立,不次于生死仇敌。
师父身后有这么复杂的背景,难怪他在江湖行踪一向隐秘。
刘风尘说完话,最后站起身,语重心长对他道:“少英,现在我便离去了,我身负的事情实在不一般,你就算有心相助现在也帮不了太多,不如就在家中好好勤学练武,日后时间长得很,咱们师徒自有相见的机会。”
韦少英明白了师父的话,点头答应:“弟子定会好好学武,不辜负了咱们幻影剑一门的名声。”
刘风尘很是满意,微微一笑:“好,这些日子我留在这里也多谢你们家人的照顾,就替我向你家人道谢一声。”
韦少英恋恋不舍,可是想到师父身负有大事重任,也不敢强留。
刘风尘拿起了随身所带的那柄长剑,依旧只一身白衫衣袍,一柄长剑,其他一物不带,转身出门离去。
只余下韦少英一人站在屋门前,望着师父在傍晚暮色下身影渐渐消失。
梧州知府衙门
中厅大堂,里面空间宽阔,两旁都是粗大的朱漆立柱,门板镂窗,古物装饰,显得沉稳肃严。
阳光照射进府衙大堂之内,映照得满堂生辉,正气凛然。
正对入口大门是一张方形酱紫檀木桌,后边摆着宽厚座椅,方桌上摆着一对十公分高的铜铸驮狮,雕刻栩栩如生,用以镇堂辟邪,清煞污浊之气,以显示自身清洁廉政之意。
大堂的正上方端端正正悬挂着一张两米多长的蓝底金边匾额,里面书写着“明镜高悬”四个黑体大字,透着一股光明正大,照悬满堂之气,却有些令人望而生畏,生不起一点亲近之意。
这时,一名身穿清廷官服的人走到正门,他的身边没有随从,只有一人快步奔走进厅堂内,只见他头戴黑色官帽,顶戴红缨上缀着白晶珠,孔雀花翎翘起,身上的官服绣着八条五爪盘蟒,背后是白鹇图案,脚穿黑锻官靴,此人正是梧州知府。
此时在府衙大堂内还坐着一人,背对着大堂上面写着“明镜高悬”的匾额,一时瞧不清楚面貌,身姿显得寒峻昂直。
梧州知府一走进来见了堂内的这人,丝毫不敢怠慢,快速迈着标准的官场步径直到了大堂旁侧的案桌前,向那人躬身行礼道:“下官梧州知府拜见卢大人,适才下官因为有事所以过来稍晚了一些,还望卢大人恕罪!”他说话神态恭谨,语气缓和,只刚进来时候张眼睛向这里瞧了一眼,待说完话便微微躬身站在原处,不敢轻易抬眼视向对面的人,竟是显得十分谨慎。
不知对面究竟是什么身份的人。
坐在那里的人浑身微微带着一股冷意,听了梧州知府的话,并未言语,注目视过来。
此时府衙堂内不止他一人,在这人的身后还端端正正站着十余条大汉,一字排开,个个身形魁梧又匀称有力,双臂负后,昂然挺直,全都显得威风凛凛,为坐在前面的那人更加增添了一股高高在上气势。
这些人身上都穿着统一制式的大清官装黑锻劲服,腰系宝黄色蓝带,立在那里全都带着一股说不出的勇猛剽悍之气,令人望而生畏,将原本就显得威严肃穆的府衙大堂气氛变得令人感觉更加压抑难耐。如果仔细瞧的话,站着的这十多人每个人脑侧的太阳穴都高高鼓起,目光精炼,身姿好似铸在地面的旗杆一般笔挺,显然全都是身负不凡武艺的高手,绝非一般普通人。
若是真正认识这些人身份的话,必定会大吃一惊,这些人竟然全都是来自清廷之中的一等侍卫。
咸丰皇帝登基元年为了扩大朝廷影响,树立清廷重武的形象,便从整个天下选取高强精干的学武之人为自己所用,经过千挑百选,最后一共选拔出了七十二人,都被带进京城经过训练成为京都侍卫,这些人全部被赏赐官服,佩刀,俸禄进阶为从七品,统称为一等侍卫,为其他学武人羡慕。
入选的这七十二人,此后又在京城经过第二轮选拔,其中最强的三十六名再次进阶,进入紫禁城负责保卫禁宫安全,亲自侍奉在皇帝宫廷之内,被名为御前侍卫,乃是皇帝身边最精锐的侍卫,余下的三十六人称为外廷一等侍卫。这些被清廷选中的人个个武功精强,身手厉害,实战经验丰富,可谓百战无敌,全都得到了大清皇帝的重用和赏赐,所以忠心为皇帝效命。
三十六名御前侍卫担负皇城禁宫的日常守卫,其余三十六名一等侍卫则主要担负皇帝下达的地方派遣任务,各司其职,这七十二人若是凝结成一股,力量绝对不可小视,乃是大清皇帝握在手里一张有力的王牌,甚不一般。
大清皇帝在全国选拔精强学武人才,一来是想为自己所用,二来可以借此举起到宣扬朝廷重视武功,向天下昭示大清王朝龙威光耀,强盛依旧,令天下人心服。
梧州知府认出这些人身份,眼见这些在北方京城皇帝手下的精锐侍卫来到,好似亲眼见到了皇帝本人一般,感觉甚是意外。
这十余人都是清廷属下的一等侍卫,虽然还不是最厉害的御前侍卫,可是也非比寻常了,呆在堂内的陌生卢大人竟然在身后跟随着这么多清廷侍卫,虽然还未真正显露,身份已经呼之欲出,令人不敢小视。
就算这梧州知府也算见过世面,乃广西梧州本地第一人物,平时在梧州地界张扬跋扈,不可一世,可是此刻面对这些来自于京城的清廷一等侍卫迎面正视,不知为何后背心生出一阵寒寒颤意,双腿止不住微微打战,更加对坐在自己面前的人感到敬服惧怕。
大堂之内,一阵沉闷寂静过后。
梧州知府低头等待良久不见对方开口回话,只好抬头目光接触到对面卢大人,见到对方正冷冷地盯视向自己,顿时脸色又是微微一变,吓得连忙低下头,不敢说什么。
对方一众人气势冷然,无人开口说话,府衙大堂之内只有一股沉闷压抑的气氛,静悄悄的无声。
忽然,坐在梧州知府对面的那位卢大人发出嘿嘿地轻声一笑,开始说话,嗓音带着一股少有的低沉沙哑,十分特别,对他笑道:“知府大人不用多礼,你身为梧州本地堂堂知府,官居正五品,而我不过才是从四品官位,只比你大了半品,知府大人见到我这般行礼,卢某可是有些担待不起呀!”他话虽这么说,语气中却丝毫没有见到对方向自己躬身行礼所感到的歉意。
此人开口一说话,原先大堂上的沉闷压抑气氛顿时变得缓和了许多。
梧州知府这才缓上一口气来,心底放松,便又抬起头瞧向那人,连忙呵呵的一笑,说道:“这是该当的,卢大人虽然官位只比下官高了半个品级,官居从四品位,不过却是皇上亲自开口封赏的‘四品御刀郎’,被皇上赏赐宝刀,而且卢大人现在又是曾国藩大人手下的第一得力亲信,我等这些屑小官员哪里能跟卢大人相比,下官这般非是碍于官位差距,而是下官心中对于卢大人那可是向来一直仰慕万分,实在佩服不已啊!”
千穿百穿,唯独马屁不穿。
他开口说的这番话选择适宜,正说对了人,令对方听到心里十分高兴。
面前这个原先一直冷酷颜面视向自己的人,这时也不由脸上微微展露出一丝笑意,笑着说道:“原来这些事情知府大人都知晓,大人说话客气了,卢某能力平平,能够到现在只是多亏了当今皇上和曾国藩大人的赏识提拔,算不得什么。”
梧州知府眉开眼笑,“哪里,谁不知道卢大人当初出身武林,武功高强,威震四方,无人敢敌,有雄威四方的能耐,所以才能得到皇上和曾国藩大人的赏识重用。其他的武林人哪里能和卢大人相比,跟你差得不是一点半点,下官说得这些可都是真心话。”
那位卢大人听到这里,更是心喜不已,纵声嘿嘿的一笑:“那些不过都是武林虚名,我卢某跟随朝廷多年早已将那些事情忘记了,多亏知府大人还记得,倒是难得!”他此时不仅说话内容,就连先前的冰冷语气也缓和了许多,和梧州知府变得相近起来。
先前压抑在府衙大堂之内的阴森气息顿时一扫而空,阳光照射进来,亮满全堂!
原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威震武林,能够与幻影剑刘风尘在江湖上并称的另外一人,夺命刀卢天焦!
他和刘风尘分别号称北刀,南剑,一刀一剑,一为夺命刀,一为幻影剑,都在江湖上所向披靡,从未遇到真正敌手,武功令人无不惧怕敬服。
卢天焦本来一直行迹于北方,少有来到过南方,更不用说地理更加偏僻的广西地界,可是因为后来他得遇朝廷官府欣赏,便直接投入到清廷,被一位清廷官员重用招募到帐下为其效力,逐渐成为得力心腹,以至于这些年来他的武林名声渐渐低落,不及江湖上幻影剑的名声,可是他的武功却十分厉害,只怕半点不低于幻影剑刘风尘。
而那名当初欣赏重用他的清廷官员也不是一般人,正是如今在朝廷之中赫赫有名的清廷重臣,名叫曾国藩。
由于曾国藩赏识卢天焦的武功,将其收在属下重用,而且还亲自为他上奏禀报朝廷请求赏赐官位,咸丰皇帝念于曾国藩的请求,便亲自下令封赏卢天焦,直接赏赐他从四品官位,又称叫做“四品御刀郎”,并且还同时御赐他一柄宝刀。大清皇帝对他如此重用封赏,自然是向对待曾国藩一样,用意是想让他尽力施展自己的武功实力,跟随在曾国藩手下为大清王朝效力。
正是由于得到了曾国藩的赏识和重用,才使得卢天焦从原来的普通武林人一举脱身变为现在的清廷属下人物,权力地位远超当初在武林的时候。此后,卢天焦凭借实力立下不少功劳,逐渐成为曾国藩手下的得力心腹。
卢天焦为何会突然来到广西梧州,他来这里究竟为了什么事情,这还得需要从当今的时局动荡来说。
如今正是太平天国运动猖獗时期,满清朝廷力量已经抵挡不住越发壮大的太平军势力,南方长江一带大批领土都被太平军占领,清军无力抵抗,便下令曾国藩组建军队,抵抗锋芒正凌锐不可挡的太平天国势力。
曾国藩得此机遇,在自己的家乡湖南一带自行召集组建起了武装团练,同时依靠当地的地主豪绅财力资助,铸造刀枪兵器,购买火炮枪械,日夜操练,着力提拔自己治下的拥有才干的中下级军官将领,大大提升军队战斗力,同时还征集民舟,制造战船,创建长江水师,成为抵抗太平军的主力,他手下这支军队便是湘军。
此时的太平天国已经占领南京,定都为天京,控制和占据住了今天的安徽、江西至长江中上游一带的大部领土,并且扼守湖口、九江、安庆等长江沿岸要塞,一边布置阵地,加强城防,巩固已经占领的地区,一边积极整编扩充太平军部队,集中力量水陆并进,进行讨伐清朝京师的北伐和长江流域的西征,以进一步大力拓展太平天国的领地。
规模浩大的北伐和西征同时进展,太平军一路前进势如破竹,清军节节败退不能抵挡,震惊全国,可谓形势一片大好,全国起义越发变得轰轰烈烈,令大清王朝势不可挡!
面对太平军的大规模北伐和西征,清朝只能忙于集中全力应付。
因为太平军的北伐对清朝威胁最大,咸丰皇帝亲自下令蒙古郡王僧格林沁带重兵围剿由林凤翔和李开芳带领的北伐太平军,一时间顾不得在长江流域征战的西征太平军,在这种情势下只能依靠重用在湖南自行组建起来湘军地主团练的曾国藩,盼望其带领的湘军能够阻止住西征太平军的不断进攻,挽回败势。此后,曾国藩身受咸丰皇帝之命亲自在湖广一带指挥湘军力量,竭力阻挡住了太平军西征势不可挡的进攻势头,太平天国见到西征军队在湖广受阻,败于湘军的反攻之中,于是便决定由太平国中最英勇善战的翼王石达开亲自指挥太平军西征部队主力对付曾国藩的湘军。
曾国藩的湘军和石达开的太平军就在长江流域,不可避免的遇上了。
担负清廷重任的湘军统领曾国藩与授命指挥太平天国西征的翼王石达开,这两个人物就此成为角逐争战于长江一线的宿命对手!
不久,石达开率领太平军迅速攻入湖广和江西一带要地,与曾国藩的湘军主力交战。
如今,双方十数万兵力正在九江、湖口一带展开激烈的大战,水陆鏖战,激战正酣,难分胜负,互相损伤不小,一时间相持不下。
石达开向来用兵如神,善于审视大局,鉴于太平天国此时在全国东西受敌,远征形势受阻,处于被北方清军和南方湘军两面夹攻的不利情况,便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击破曾国藩率领的湘军主力,扫荡剿灭在湖广、江西一带湘军势力,然后再会同其余太平军部队一举攻克围困天京日久的清军南北大营,彻底消灭在长江流域威胁的清廷势力,到那时候再图进展全国,定然会十分顺利。
于是他聚集指挥长江一线所有力量,集中全力进攻湘军,想在最短时间内消灭掉曾国藩,可是却想不到曾国藩的湘军居然十分顽强,战斗力强盛,并不好对付,双方在九江湖口一带交战日久,还未能分出最后胜负。
因为湘军经过曾国藩的精心改编,操练和装备,尤其是购买拥有了大批先进的精锐火炮枪械,整个军队战斗力得到极大提升,水陆两军均实力强硬,遏制住了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进攻势头,双方陷于僵持阶段,一时间谁也难以取胜。
石达开被暂时困阻在长江中游一带,久攻不得胜利,这时忽然想起当初太平军在广西起义的时候曾经收缴了许多当地豪绅官府的财富,用来购买大批起义军事物资以做备用,本来打算长期占据广西作为根据地,可是因为后来起义形势的发展和领导决策变动,太平军筹备的大批物资一时间来不及带走,便秘密选择一处地点埋藏起来,按照地理位置绘制出了一张地图,这张地图被保存在石达开的手中。
太平军不料一离开广西就是数年时间,后来一直没有时间顾虑这些东西,现在因为石达开和曾国藩两军在长江中游一带经过激烈交战消耗颇大,感到后勤有些不济的时候,忽然又想到了当初埋藏在广西的物资,一时心中起意,便想先派人去那里寻找到当初的埋藏地点,然后伺机将这些东西运到如今太平军控制的地盘上充实消耗的后备军需。
因为刘风尘是石达开的心腹,石达开将这项重任委托于他,刘风尘便独自一人带着这张地图来到广西秘密探查。而就在此时,与石达开激战的曾国藩也知晓了这件事情,他唯恐石达开得到这批物资会对湘军不利,影响到当时整个战局,便想派人阻扰。
他得知石达开派出的这人名叫刘风尘,武功十分高强乃是江湖中的高手不好对付,于是便也派出自己的心腹属下夺命刀卢天焦前往广西处理这件事。
突然出现在梧州知府面前的卢天焦,正是身负了曾国藩的命令,专门前来对付刘风尘。
幻影剑刘风尘,夺命刀卢天焦。
这两个武林中顶尖的高手各为其主,为了争夺一张地图共同会聚在广西这个偏远的地方,一场牵连到国家命运的战争也牵连到了两个江湖人物的争斗。
两人背后各自有太平天国和大清王朝的支持,最后争夺的胜负自然也关系到清廷和太平天国之间的较量,一场势均力敌之战,就要开始。
究竟谁会是最后的胜者,恐怕难知。
卢天焦将自己的来意说了之后,梧州知府大喜。
卢天焦称雄北方,手下又亲自带来这么多清廷侍卫,能让清廷属下这般强大的力量到来这里,肯定不是一般的事情,这些既牵扯到江湖上的争斗也关系到如今时局的动荡变化。
可是梧州知府却是想法很简单,他根本不管这些事情,他一心想的就是为自己儿子报仇。
因为在自己管辖的地界,亲生儿子无辜被人殴打致死,他却眼睁睁瞧着不敢做任何事,这份羞辱愤恨之情,令他这个知府何以堪当?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