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了最大努力,终于在12点之前更新完了今天的任务,恳请收藏推荐!
封寒现在的感觉很好,非常的好。甚至从来没这么好过,那种全校人只有一个声音,为自己加油呐喊的感觉,使得封寒感觉自己就是这个赛场上的上帝,虽然封寒是不信那种鸟人的,但是这不妨碍封寒享受这得来不易的快感,对,就是快感。是那种飞翔起来的快感,失去了自身的重量,失去了地球的引力。就那么无牵无挂的向着心中的那个目标前进,前进,再前进。
“第十一……第十二……加油”场中的加油喧喊声,仿佛大海的波涛一样一浪高过一浪。已经第五圈了,封寒竟然神迹般的将大部分同场比赛的同学全部扣圈了,在他的前面只剩下最后的3个人了,封寒听着场中的“追上去”“扣圈!扣圈!”“不要停”的呐喊声,竟然又从身体之中发出一股力量,再次加速向前追去。彷佛这场比赛,不只是冲过终点才算是胜利,还有把剩下的3个人全部扣圈才是最终的结束似的。
这已经是第几个了,封寒记不得了,但是场外的观众的欢呼声中帮他记着呢,“第十三!加油!封寒,加油!~”
场外的喧嚣在封寒超越第十四个选手的时候,越演越烈,如果有人在校外的话,离着有3里地也能清楚的听清这些喊话。
现在排名第二的肖多刚,心中满是郁闷。憋了一股狠劲,输是肯定的了,没看人家已经快追尾了吗?但是,扣圈绝不可能。不然传出去,自己这第二让第一扣圈了,只怕脸都没地方搁了。只差最后几步了,老子***和你拼了。鼓足全身的力气向前奔去,那架势好像不是第四圈,而是第五圈决胜圈,只看着场上相距两步的两人同时朝终点跑去。全校师生好像同时被卡住了嗓子似的,瞬间寂静下来,等待着最终的结果。
封寒在这种内外的双重刺激下,本来到极限的脑海中传来一声细微的“咔嚓”声,体内仿佛是打破了某种东西似的,竟然于全然不可能之际,再次生出一股力量,猛地向前窜了两大步,抢先第二小半步的距离,冲破终点。
顿时,全校师生一齐呐喊欢呼,肆意发泄,产生的那股庞大的气浪发出“嗡”的一声,四散开来。传于天地之间……
柳老头和林副市长屏住呼吸紧张的等待最后的结果,然后忘了吸气就蹦了起来准备大喊,结果一口气差点没上来,齐齐瘫在了椅子上。这才互相发现对方早已经满头是汗,脸色通红,那模样真是狼狈不已,大大有损他们领导的风范。但是却没人动手去整理,相视一笑,都在不言中。只是不停地大口呼吸新鲜空气。那种心悸的感受分外让人珍惜。
接下来在宣布高二三班封寒同学,取得男子组1500米第一,以4分08的成绩打破了已经保持了9年之久的4分49的市记录。全场都是尽情欢呼,与有荣焉。
红光满面的柳老头,代表学校对封寒和封寒所在的班主任小孟、体育老师周大昌都进行了点名表扬,新转来的小孟老师,本来只能慢慢的熬资历和运气,等个3、5年评个特级教师也就心满意足了。可是现在因为封寒,有了校长的承诺,未来的日子是一片光明啊。真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校长讲话之中的溢美之词听得正在十一班吹牛的王浩,脸上是一片铁青。在匆匆赶回来之后,看到的是,封寒舒服的靠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班任孟伟老师和曲薇正在一起为他松弛肌肉,捏肩捶背,刘婷在一边为他用湿毛巾擦着汗水。王浩感觉这个世界完全疯了。只是一个运气好点莽夫,比自己来说也就四肢发达点,这样就把自己的位置占了?更可气的是让自己喜欢的人为他按摩和擦汗。这种感觉让王浩气得差点没背过气去,咬着牙狠狠地瞪了封寒一眼,转头出了学校,走向了磁卡电话亭。
封寒有些不好意思,看着班主任小孟老师一个大男人围前围后的为自己忙活,浑身都有些不自在。至于曲薇和刘婷,女人嘛,就是干这些活的。自己的奶奶也是这么照顾自己的。不知道奶奶在天上能不能看到自己现在创出的成绩。哎~,奶奶,你永远的孙子想你了。
过了一会儿,封寒感觉自己恢复的差不多了,就制止了他(她)们的好意。因为接下来并没有自己的项目了,学校承诺的奖金条件要等到运动会结束之后才会兑现。所以和小孟老师说了一声之后,就独自到小树林里打起坐来。这也是一种好学生的特权。
封寒在全身似松非松,眼睛似闭非闭,舌顶上腭,鼓腮拔背入静之后,意想一股粗壮的‘气流’从百汇开始过檀中至会阴、尾闾直到涌泉,形成一个自身的大循环。静静地感受其中的变化,沉浸在这种似空非空的类冥想境界之中。连续九次之后,睁眼四顾,明显感觉自己的精神气息提升了,那种“看到”声音的感觉,实在是让封寒暗爽不已。所谓“看到”,是人眼总是比耳朵更快的发现雷电闪过的迹象。这也是证明光速比音速快的方法之一。民间的说法就是因为眼睛长在前面而耳朵长在后面,所以眼睛就比耳朵感受的快……
但是普通人对这种现象,感受的不是那么充分,更谈不是运用了。而封寒这样的小有所成的武术爱好者,能敏锐的把握住这之间的细微差别,加以运用。甚至能通过某种特定的动作和迅猛的爆发力使得对手的眼睛耳膜暂时失去判断方向声音的作用,是为延迟。
这种方法已经不能称之为现在外面流传的传统武术的范畴了,在新中国前期以前的古武术里倒是还能发现其的一鳞半爪,封寒叫这种方法为“技”,技者,奇门之术也。同技能,克敌制胜,百战不殆。无同级技能者不能抗也。这无疑是一种极为变态的功夫技法,瞬杀同级对手并不是一句空话,甚至越级挑战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能领悟者,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功夫小成,有大毅力,大智慧。只是这一条便千不足一。聪慧者早就通过学习或是经商发家致富,出人头地了。谁还苦熬着练这些没有什么前途的功夫啊,功夫再高,还能比过刀,比过枪?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学武强身,强国强种的时代已经不见踪迹了。在新中国前期之前的古武时代,传说功夫有成的武者是不惧怕刀枪的。但是到现在,却只剩下传说了。
在一个是,对功夫必须深有体悟,将之融入生活和本能习惯。这一条下去便剔除了剩下的大部分人。现在的习武者,一是健身强肌,二是逞强斗狠。谁还没事对着墙壁静思功夫对生活对自身带来的变化影响啊。更不可能去改进创造适合于己身的体术了。
更甚者,在生活中,烟酒不忌,美色当前而不能自制。索需无度,到后来,十成功夫连一成都剩不下。这些连自身**都不懂得适当节制,心潮起起伏伏,武学修养几乎为零的家伙,你让他静静的呆上几个小时都不能办到,更别提常常感悟自身了。再去掉这些人,真正剩下的可谓是寥寥无几。说是万中无一也不过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