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宦海风流(起点)> 第七部 襄州刺史 第四十章 收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部 襄州刺史 第四十章 收尾(2 / 2)

牛畏脖子被他所擒,呼吸困难,不片刻,已是脸色铁青,只感觉肺中如被火灼般难受,一种快要死亡的恐惧感涌上心头。

牛畏几乎就要大声求饶,可是一想到如果能得到丁使君欣赏,那么此后扬眉吐气、仕途得意的那种畅快感,恐惧立马不翼而飞,似乎连窒息的痛苦感也减轻了许多,牛畏脑中幻想纷出,几乎看到了自己身穿紫衣官袍的威武凤仪,他的嘴角逸出了一丝笑意。

“。。。糟了,这家伙没气儿了。”

“。。。。。。”

“你姥姥的王虎,那么大力干什么。。。”

“。。。好像还有一口气。。。”

“。。。快快,用冷水泼泼。。。”

“。。。。。。”

“。。。直娘贼,这姓牛的快死了还笑。。。”

折腾了半天,牛畏醒了过来,喉咙像着了火般难受,他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又伸手摸摸脸上、衣襟上的水渍,再看看周围那些军官精彩的表情,他控制不知地哈哈狂笑起来,笑毕,牛畏喝道:“来啊,来啊,**们所有人姥姥的大爷的姥姥,老牛就在这里,你们有本事将老子一刀剁死,要再将老子搞死搞活,老子操死你们亲娘。”

孙归脸色铁青,将目光投向柳阿安,示意他出马。

柳阿安不想动,但今非昔比,孙归拥有绝对的强势,他只能苦笑一下,走到牛畏面前,软语相求道:“牛大人,咱们有事好商量。刚才对牛兄无礼之人,本将已着人押了下去,必治他以重刑,希望牛兄看在昔**们双方关系还算融洽的情面上,在军粮数额方面,能不能稍许通融一番?”

牛畏冷冷地看着柳阿安,半响,才一字一顿地说道:“某再说一个数,不同意就拉他娘地倒。”

……………………………………………………

昭仪军使丁宝桢,接到孙归的急信时,已经是五日后的事情了。

在此之前,他已经对谷城方面发生的冲突事件,通过各种渠道,有了一些了解,结合孙归等人的军信,丁宝桢认为,他已经掌握了这件事情的原委。

对于襄州刺史丁晋,他感觉很生气,这个年轻仔,刚来襄州便搞风搅雨,生出无数是非,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之徒,竟然还想和我昭仪军作对,真正是岂有此理。

对于孙归,丁宝桢同样很生气,孙二郎是他寄予厚望的爱将,将其放在襄州,目的是另有重用,可惜他竟然纠缠于个人恩怨,胆大妄为到和一名上官闹冲突。哼,别以为老头子真的老糊涂了,如果这个不成器的东西,还想乱来,那么,就得好好敲打他一下了。

当然,孙归随后的应对策略,还是有一些地方让丁宝桢满意的,他最高兴的,是看到孙归无时无刻不将昭仪军的威风和颜面,摆在首位。丁宝桢认为,军队和人一样,脸面最重要,那是一种风骨,一种节气,性命可失,脑袋可丢,但面子绝对不能不要。

另外一个让丁宝桢非常不满意的地方是,谷城县修改的供应军粮数额。虽然经孙归等人努力争取,但是最终商定的数目,还是比以前的供应少了些,勉强在昭仪军容忍范围之内。

丁宝桢素来看不起地方官员,尤其是战区的地方官员,如果没有军队保护,别说是粮食,只怕他们连性命都难保全,现在军人出生入死,刚取得一点点战场上的胜利,那些官员就想着法子要削减战士们的口粮,真正是欺人太甚。

怀着愤怒的心情,丁宝桢一状将襄州刺史丁晋告到了元帅武元宗那里。武元宗被朝廷授予“河北淮南淮西光蔡等道州行营兵马招讨处置使”,拥有战区军政之事的所有处置权,所以,他也可以管到襄州的地方事务,而且他还有特别处置权,如果愿意,可暂时停止丁晋的职务。

丁宝桢先写了一封言辞激烈的告状信,传给了正在汴州(开封)办公的武元宗。武元宗接到信后,没有处置此事,而是送给了丁宝桢一册《职官令》。

丁宝桢不解其意,还是幕僚提醒道:这是大帅觉得错在于你,所以让你好好研读朝廷律令。

丁宝桢听了,险些气炸肺,一怒之下,连申州的战事都不管了,快马加鞭跑到汴州去和武元宗说理。

没想到一见面,丁宝桢就被武元宗狠狠训斥了一顿,说他是军中老将,却如此不识大体,竟然在战事紧要时,为了一点小事,就擅自离开军队跑到了后面来胡搅蛮缠,如果不是念他执功甚多,必要严惩。

武元宗命令他立即赶回前线,参加接下来的大会战。

如果是一般人,看到武元宗生气,只怕就会乖乖地听命离开,有什么事等到上官气消了再说不迟,可是丁宝桢不同,他这个人很倔,年轻时被人戏称为“倔把头”,指的就是他性格很不好。

丁宝桢倔脾气立马发作,声称如果武元宗不将此事公正处理,他就赖着不走了。

而武元宗同样是一个刚正倔强之人,大怒之下,就要以军法处置丁宝桢,而且是斩首之刑。元帅府的其他人见事情闹大了,急忙拦阻,劝说道:值此用兵之际,擅杀大将,实为不妥,不如让丁宝桢戴罪立功,也好激励士气。

众人分析完厉害,武元宗的气也消了,丁宝桢实为难得将才,昭仪军也是作战最勇猛的几只地方军队之一,如果因为这点小事,就将丁宝桢杀掉,可惜不说,也让其他军队的将士心冷,所以,这个倔毛驴,还是不能杀的。

丁宝桢呢,此时也已经冷静下来,又有能说会道的行军元帅司马周侠等人好言劝说,老头儿也知道自己这次实在太莽撞,如果再不识相,不仅自己的人头保不住,以后昭仪军也要跟着倒霉,所以在武元宗给了个台阶后,他就顶着一个戴罪立功的帽子,郁闷地回了前线。

虽然,一场风波化解,但此事后,丁宝桢就觉得武元宗袒护丁晋,心里存了个疙瘩;而武元宗认为丁宝桢持功自傲,心里也开始忧虑这些桀骜不驯的统兵大将,会成为尾大不掉之势。

在武、丁二人闹矛盾的时候,一场阴谋也在鄢城密议。

鄢城,安国郡王府庄园—西林园。

密室之中,公子王保和王府主薄王彦,正相对而坐。

王彦将发生在谷城的事情,详详细细地说给王保听,其中一些细节,涉及丁晋、孙归等人的私密之事,却也被王彦探知,真不知他属下的情报网络是何等严密庞大,才至有如此功效。

王保听了,笑笑道:“丁,丁使,使君,在下,下,下好大一盘棋,可惜却没,没没没,成功。”话语中却有着强烈的欣赏之意。

王彦淡淡道:“这位丁大人的能耐倒是不小,竟然和元帅府长史攀上交情,而且关系看来还不可小视,此人年纪轻轻,却在军政两道皆如鱼得水,真是难得。”

“那,那是当然。”王保高兴地道:“我我我,我王保看,看重之人,岂,岂是易与?”

王彦很忧虑王保对丁晋越来越深的赞赏喜爱之情可能影响到后计,想了想,说道:“公子此前担心丁刺史可能破坏大事,吾现有一计,定让他自顾不暇,甚至,丢了性命。此计,最大的好处是,吾等只管袖手旁观,自有人出力对付丁晋,而且,如果出事,也与王府无关。”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