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黄龙帝国> 第四节 鏖战元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节 鏖战元山(1 / 1)

汉军在新州大捷的同时,刘汉所部在扶余人协助下攻占了元山港,这是高丽人的一处物资补给站,源源不断的战争物资正是由海路运抵此处,然后在运往北部诸道的。汉军攻取元山,无疑切断了高丽人的后援线,使高丽人陷入被动。为了夺回元山,高丽人动用了北部诸道的大半兵力与汉军展开了争夺战。

高丽匆忙间集合了近二十万人,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小小的元山港压来。而刘汉部加上扶余人才有两万余人,只有高丽人的十分之一,兵力相差异常悬殊。刘汉的副将倪忠劝主将求取援兵,或者暂时放弃元山。

刘汉却说:“倪将军,我等受命征讨高丽,有进无退。岂能畏惧敌寇众多便萌退意,那不是让敌人小看吗?在说,我们扼守于此,敌人必倾众兵来战,这样其他战场便轻松了许多,一旦他们抽出兵力,内外夹功,何愁敌人不灭。而且敌人一日攻不下元山,其物资损耗一日得不到补给,军需供应必然拮据,过不了多久敌人就会不战自乱的。将军若是无信心在此坚守,可引本部先撤。”

“这,主将错怪末将了,忠跟随将军多年,视将军为兄长,安忍弃将军而去,只是不愿士卒涂血。今将军如此顾全大局,令忠十分愧悔,忠愿与将军共存亡,绝无二心。”倪忠眼中含泪,激动地说。

“我知将军忠勇,好,咱们就一起在此报效国家吧!”说着,他伸出双手,与倪忠的双手紧紧握住。

刘汉又对站在旁边的扶余人的主将那术说:“那术将军,汝本是协助我军作战,没有义务和我军一起效死,趁现在敌围未成,汝速率军退回,或是靠白狼侯。”

那术今年三十五岁,是扶余人中第一流的箭手。听了刘汉的话,他按耐不住心头的激动,挺身上前说:“刘将军你太小瞧我那术和我的兄弟们了,高丽人蚕食欺侮我邦二百余年,多少扶余子弟被掠为奴,多少妇孺横遭杀害,此仇此恨,那术永世难忘。今将军奉大汉天子明命讨逆,对我邦存亡绝续,恩同再造。我邦皆感恩不尽,又能仰仗大汉天威报百年深仇,我等就是战死沙场也会含笑去的,安能置恩人于不顾,自己逃命,我们还有何面目回去见扶余父老。”说着,他呼啦一下跪在刘汉的面前,眼中喷火,热泪横流,其他几个扶余头目也一起跪下,同时哀求:“请将军吩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汉见状,也跪下相扶,动情地说:“先时,刘某还以为大汉伐汝之国,汝恐不尽力,因此想诸君退去,看来刘某是大错特错了,诸君在上,请受刘某一拜!”

随后,刘汉吩咐裨将张绍携带自己的手书赶往王恢大营,向元帅禀明自己的打算,并请他速带援兵进攻元山附近的舒城,攻下舒城后,再来解救自己。舒城是高丽人通往平城的一条捷径,一旦舒城失守,高丽军心必乱,然后再行夹击,便可事半功倍。同时,他命人将元山港内的战船全部沉到港口,阻塞航道,以免敌军从水路进攻元山。他命令倪忠守粮城,那术守武器城,自己则守卫主城,在每个城内都准备下足够的武器和粮食。同时他还在元山城周围挖下壕沟,在沟内铺设油道,灌满火油,以备敌军攻城时使用。反正城中有的是各种物资。他还告诫诸将,一旦城防危险,就将城内剩余物资统统烧毁,决不给高丽人留下。

一天后,高丽人的大队人马陆续开到元山周围。由于未接到平城的命令,他们只好公推国主的叔叔弓纪为都督,权理攻打元山事宜。

弓纪是位很慎重的人,他对元山的重要性是非常了解的,因此他才纠集北道诸侯的大军火速赶来。他命令大将王建负责安置营帐,自己则带领北道诸侯和各郡、州守将五十余人到元山观察地形。老实说作为北道诸侯之首,他非常熟悉元山,也不只一次来过元山。可是在听说新州失守的消息后,他真正意识到面前的敌人太强大了,他们不仅在兵员素质上占优势,而且在武器上具备绝对优势,他们的战术灵活多变,士卒骁勇善战,都怀着一颗立功封侯的报国雄心,这是一支多么可怕的敌人啊。

“难道列祖列宗创下的基业就要葬送在这些可怕的汉人手里吗?”在前往元山的路上,他不止一次地问自己这个问题。

可是表面上,他还非常镇定,和诸将谈笑自若。当他的探子告诉他汉军只有二万人时,他不禁长吁了一口气,认为这只是汉军的游兵,一旦知道自己大兵压境,说不定就会逃之夭夭。可是后来探子又报说汉军不仅不退,还在构筑工事,准备与自己决战,他又不禁赞叹起来,“好厉害的对手,明知我有20万大军,比他多十倍,可他们就是不退,还要与我较个高下。看来,一场恶战总是难免了!”想到这,他催促军队加快步伐。

现在,他站在离元山二十里的萧山上,俯看元山,看到城内秩序井然,防守严密。他更加感到汉军的实力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

他不想再看了,就勒马回营。同来的诸将觉得主帅有些怪怪的,平时那么有兴致,怎么今天却这么快就不说了,还自顾自地说些什么。但他们谁也不敢问这位皇叔。

回营后,他稍事休息。就升帐发令。他命令大将王建攻打粮城,大将箕善英攻打武器城,自己则率领主力进攻主城。同时命令北道水军总管绪方率军进攻水道。

清晨的元山并不宁静,到处是行进的队伍和嘶鸣的声音。

刘汉站在城头上,威风凛凛。他今年四十一岁,在汉军中服役多年,以前一直没有仗打,一个副将就干了十年,他好不恼火。后来,他被王恢相中,任命为云中郡太守,一直担任前锋军统将,立下了不少战功。但是说老实话,看到那些比他年轻不少的将领都建功封侯,自己至今才是关内侯,他经常中夜自问,为何自己总也找不到更好的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机会?今天,他知道元山就是实现自己理想的地方,为了报效朝廷,为了报答王恢的知遇之情,也为了不给自己的军旅生涯抹黑,他想自己一定要与元山共存亡。他相信即使自己罹难殉国,也会有人为他报仇的。

看到城外黑压压的敌军,他一点紧张之情都没有,相反他却哼起了家乡的小调。他告诉自己的中军,一旦敌人穿入油阵立即放火。

很快,高丽人的先锋军冲入了油阵。这是一处很低洼的地方,布满了胡乱摆上的草皮。冲在前方的高丽先锋慰同感到不妙,他曾当个元山副将,对此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他记得这里没这自洼地,怎么今天会遇上洼地。他想叫人去好好看看。

突然,从城上飞来无数火球,这是汉军用抛石机抛掷下来的。火球落地后,点着了地下的油道,大火扑的腾起。慰同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连人带马烧着了。这条油带有半里地宽,一里多地长,里面密密匝匝的挤满了今天首发的近二万名高丽兵。这下他们可就祭了火神爷了。

没多久,阵地上变弥漫着一股浓裂的烧烤味。到处是从火中闯出来的烧得变了形的高丽兵在垂死挣扎。这一幕油阵竞不费一兵一卒就消灭了二万高丽兵。

看着自己的士兵在烈火中挣扎,弓纪却无能为力。他知道这样的火,是无法扑灭的,只有等他熄灭。

他攥紧了佩剑,牙齿咬得咯咯直响,他静静地等着。

火在无声的等待着熄灭了,战场上一片宁静。

此时,弓纪拔出了佩剑,他用力前指,向着元山的方向,狠狠劈下。高丽兵开始向元山发起了猛攻。元山城内外到处都是喊杀声,格斗声。

汉军发挥喷火枪和连弩的威力,将高丽兵成片成片的割倒。可是后续的高丽兵又踩着同袍的尸体向城上猛攻。高丽兵运用撞城槌向城墙猛冲,他们的撞城槌虽然比汉军的差得很远,但他们以人为代价,不停的攻击,也对元山城墙构成了威胁。同时高丽人踩着云梯向城上冲去,很多人从半空中被射落,但高丽人依然忘我地前冲,汉军只得和高丽人在城垛口、城墙上和城豁口处死战。

汉军打退了高丽兵的一次次进攻,但高丽兵不久又起了新的攻势。汉军的伤亡在一天天增加。

十天后,军粮城被攻破,汉军大将倪忠自杀刎国,所部三千将士全部阵亡。

又过了两天,武器城也被攻破,那术所部两千五百余人全部阵亡。那术受伤昏迷被俘,苏醒后大骂弓纪而死。

随后,高丽军全部向主城杀来。主城城墙被攻破,高丽军与汉军展开巷战。汉军利用武器优势和高丽军周旋,又坚守了一天一夜。

最后,高丽军将汉军压缩至北城一带。此时刘汉已多处受伤,但仍裹创苦战。此时天已交午,春天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刘汉抚着自己的宝剑,任剑上的血迹流在地上。这是第二十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他身边只剩下三千余士卒,大部分都已受伤,很多人伏在地上,他们累得实在起不来了。

刘汉整了整衣冠,然后面向长安方向跪下,其余将校也学他的样子跪下。刘汉眼含热泪说道:“陛下委臣重任,责臣守护孤城,臣已尽力,无奈敌人众多,势不能敌。今将殉国,死不瞑目。望陛下速发虎贲为我们报仇。”说完他站起身来,就欲冲出护壕与高丽兵决战。

就在此时,高丽人的后队大乱。

汉军的援军及时赶到。

原来,王恢接到刘汉的告急文书,立刻约齐方子都的北部兵一起进攻舒城。谁成想,弓纪为了分散汉军求援元山的力量,派遣自己的侄子弓谦引兵十万向王恢杀来。王恢只得分兵杀散敌军,弓谦被连弩射死。这一来就耽误了一天半的时间。等到汉军骑兵攻下舒城,再来合围弓纪,刚好赶到刘汉力不能支的最后关头。

王恢的九万大军从后向弓纪包抄过来。汉军以其精锐火器攻破了弓纪的后防线,然后向弓纪中军猛冲。高丽兵乙是疲惫之师,根本驾不住汉军的猛冲,很快便溃不成军了。城内的汉军也贾足余勇,杀将出来。弓纪被汉军大将徐芳射死。

二十万高丽军本来是临时拼凑的,平时互不统属,今天一旦主帅阵亡,也就四散溃去。

王恢分兵扫灭残敌,然后命人进城接济刘汉。

刘汉来到了王恢身边,他顾不上礼节,竟至抱住主帅大腿,放声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元帅,您来得好啊,刘汉差一点就见不到你了。呜,呜。”

王恢也流出热泪,他拍着刘汉的后背说:“刘将军,你为国家立了大功,受苦了!”

此役,汉军基本上击败了高丽北道诸郡的主力军队,很快,北部诸道都落入汉军手上。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