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谋士> 第四章 出仕以明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出仕以明志(1 / 2)

鹿门山景色一如往常的秀美,不过诸葛羽眼下可没有心思欣赏,一路上神情雀跃,仿佛真正的少年心性。

诸葛亮看着,虽然不解,心中却也有一丝欣喜。

幼弟出生丧母,又自小神智不全,多经磨难。幸亏长大之后神智得以恢复,甚至聪慧异常,甚至自己都觉得有所不及。

只是兴许是对幼年的苦难记忆深刻,不过十二岁,心思却如**般沉稳细腻,平日里大多时间是埋头读书,凝眉沉思,罕见得有笑脸。能够像今天这般发自内心的高兴,十分难得。

诸葛羽自然不是诸葛亮所想的那样,他日后想要和那些聪明绝顶的人斗智斗勇,现在不抓紧时间吸收知识怎么行?读书又要多费心思去仔细理解,再说也没碰过什么天大的好事,自然笑得不多了。

“三弟,前方就到庞叔父家了。庞叔父既是二姐的丈人,往日又对我们兄弟多有教诲,你切记要循规蹈矩,万万不可胡来。”诸葛亮怕他兴奋过头,放心不下,叮嘱道。

“是,二兄的话,小弟铭记于心。”被人当小孩,诸葛羽心里高兴也恼,夸张地长揖到底,笑嘻嘻道。

诸葛亮见他一副不以为然,耍活宝的样子,苦笑一下,摇摇头,不再理会他。

两人很快就走到了庄子前,门并没有关起,进到院子中,便看见庭前的石桌旁有三个老头子正品茶相谈,神情惬意。

除了其中一个面色红润,笑意盈盈的老头,诸葛羽并不认识外,其余两人便是庞德公,司马徽。

“老师。”

“庞叔父。”

“黄老先生。”

诸葛亮带着诸葛亮羽,上前一一行礼。

“黄老先生?”诸葛羽顿觉眼前一亮,有资格和庞德公,司马徽两个大佬并肩坐谈,又是姓黄,也只有诸葛亮未来的泰山大人,沔阳名士黄承彦了。

演义中记载的黄承彦拯救十万东吴将士的事迹虽然是虚构的,但是这并不影响诸葛羽对他的兴趣。

荆州世家大族中,以蔡、蒯、庞、黄、马、杨、桓等家族为首,黄家正是其中之一。

黄承彦不仅自身的才华名气能够与庞德公、司马徽相提并论,在士人中地位极高;而且出身大族黄家,其妻蔡氏是刘表后妻的姐姐,也就是说黄承彦是刘表的姐夫,政治地位也是相当显赫的。

当然,这也并非诸葛羽对黄承彦最感兴趣的地方。一来他年岁尚小,结交名士高门之事实在是无稽之谈。二来黄承彦出身显赫,满腹才华尚且不致仕途,想走关系难度不小。三来诸葛亮未来的老丈人,他完全不需要刻意亲近。

与其说是对黄承彦感兴趣,倒不如说是对未来嫂子黄月英感兴趣。

“莫作孔明择妇,只得阿承丑女”。

后世对黄月英的外貌之谜众说纷坛,丑陋的、平凡的、美貌的,尽皆有之。

黄月英的才华更是令人津津乐道,不过诸葛羽对此并非太在意,惟独对黄月英的容貌颇有期待。

身为从未来穿越而来的青年人士,对于女人的外表自然比较看重。

虽然他对美女也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肯定不希望未来嫂子,长得和他老爹说的“身有丑女,黄头黑色”那样。

不过和黄承彦扯上关系的虽然是诸葛亮,但是好好表现一番还是必要的,他转了转眼珠子,执起标准的晚辈礼,高声道:“小子诸葛羽,拜见黄老先生。”

黄承彦本来见他容貌精致,年岁虽小,却目光灵动,行止间颇为沉稳,又听他自称“诸葛羽”,不由大奇,转身向庞德公问道:“如此精致可爱的孩童,不知是?”

庞德公却是一时间目瞪口呆,因为诸葛羽藏有让他都垂涎三尺的好东西,平时去讨要的时候,经常被剥削一番,什么珍贵文集啊、名家真迹啊、当场教导啊等等,反正是相当古灵精怪,现在变得这么乖巧,肯定不怀好意了。

不过遭殃的也是黄老头,不管他事,庞德公哈哈一笑,道:“此子是亮儿幼弟,亦是德操学生,年仅十二。”

黄承彦抚须赞道:“此子年仅十二,却得以为德操之学生,诸葛一门俱有英才之姿。德操福运不浅,有此良徒。”

司马徽大笑道:“承偐自为懒散,岂可妒忌他人!如若眼红,亦可自为忙碌,收徒授课。”

庞德公亦是大笑,道:“依德操所言,岂不是连老朽都是懒散之人了。”又转身对诸葛亮道:“统儿正在内室独坐,亮儿可带羽儿入内相见。”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