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着华服名刀招摇撞骗,感觉似乎不错啊。
昨日的郁结,仿佛消减了不少。
莫非当卑微的人,碰上更加卑微的同类,就会觉得自己高高在上?
原来我也不过是如此俗类啊。则佑喃喃道。
……
此时天色尚早。随意选了个方向,信步而去。
行二三里,人烟渐渐稀少,建筑的规模也小了很多。至五六里,已经看不到街道和房屋,眼前却是广阔的农田。而四下零乱的建筑,与其说是房屋,倒不如说是茅草棚子更为合适。
这就到乡下了?则佑有些好奇,四下张望,想看看有无人迹。及至发现西南向隐约有些人影,于是未加思索,径直前往。
数百米之外,道路被一条宽两三丈的河流截断。河上有座新建的浮桥,只能容两人同行,两岸有人把守。
河岸这边,有三十余人排队等着过桥,人群中隐约传出低声的抱怨。
队伍里大多是农人,也有几个衣着像是是商屋的雇员,还有三个浪人,一个僧侣。
则佑环视一阵,只觉得那个僧侣气质最为沉静,于是上前询问。
“大师,不知这座桥是……”
僧侣闻言转身,随即双手合十,躬身施了一礼。
“大人,近日摄津国内水涨,此处的木桥也被冲毁,附近的领主自筹钱财,修此浮桥。这本是善事,奈何……那位领主派人监守桥中,每次过桥就要收取三文资金。”
三文资金?似乎算不上多啊。
某位对民生一无所知,一顿酒就花去一百文钱的纨绔子弟如此做想。
却不曾想,和尚的一席话却激起浪潮。
“每次收取两文钱,一来回就是六文,可我每日的佣钱也才三十文啊。”某位商屋的雇员抱怨到。
“我做了十几年木匠,每天最多也就能赚二十几文钱了,要是没有生意,还要亏四文钱。”这是一个背着木箱子的中年。
“一年到头的粮食也才有六七贯钱,过一年桥就要花两贯多啊……”某农民大叔眼含热泪。
“我们虽然也带着刀,但比起大人您这样的正经武士是天差地别呀,昨天有个兄弟为了省下三文钱,从水里游过去,结果染上了风寒……”野武士脸色发红。
人群围城一圈,俨然以这个“高级武士”和那个和尚为首,众人言下之意,是想让他们劝说建桥者降价。
则佑心下的震惊,已经难以遮掩。
谁说这个时代的人民愚昧无知?他们虽然不懂文化知识,但却对自己的利益异常敏感,而且还清楚地知道,该向谁去讨要这份利益。
不过……话说和尚在民间的威信,居然与武家并列?
眼神扫过诸人,则佑又不免生出几分怜悯。
那些农人的衣服,几乎是清一色的黄土布,黝黑的皮肤,手上的裂口,额上形如沟壑的皱纹……几个商家的雇员,都是骨瘦如柴,衣饰虽然整齐干净,但俱是洗得褪色。至于野武士……肮脏,狼狈,发须散乱,形同脱离了文明社会的野人。
为了维持生存,就算是狡猾奸诈一点,又有什么罪过呢?
出于那一点可怜的道德感,则佑觉得帮上一点忙也不是坏事,不过……真的能帮得上么?
这厢还未答话,那位和尚却默念了几句佛偈,坚定地点了点头:“贫僧在石山本愿寺修行,正为此事而来。”
石山本愿寺?
此言一出,有几人直接跪拜在地,口称“活佛”,余者虽不至于此,神色却也颇为恭谨。
则佑只觉得跌了一地的眼镜――如果此时有这个东西的话。
群情激奋,连这个“高级武士”都暂时被民意忘却。
那和尚上前与修桥者叙话,只报出了来意,还未提出要求,对方就毫不犹豫地把过桥的收费减到一文。
而且,看那家伙的神情,仿佛还是占了天大的便宜一般。
则佑心下一凛。
倘若此时拉出三好家的大旗,能够取得如此效果么?
恐怕……未必吧。
武士、农民、僧侣、商人。
原来他们在这个时代,是这样生活下去的。
则佑突然觉得昨日之事,根本无足道哉。
这并非是他突然领悟了什么“以德报怨”之类的圣人境界,单纯只是眼界的不同。
少年突然觉得,胸口有一点东西在涌动。
他第一次觉得,穿越回古代这件事情,似乎也没那么讨厌了。
ps:这一章和接下来一章都是关于主角的心性。从纯朴少年到天下枭雄,毕竟要有个转变过程么~~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