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来到白马寺上空,稍稍运起神识一查,寺中至少存在着三种真元力,一种沉静渊厚,佛光湛然,应该是被邀请而来的正宗佛门高僧,一种纯净内敛,清静自守,是被邀请来的那些玄门道士,还有一种真元阴寒诡秘,凶气凌人,应该是寺中以薛怀义为首的那群妖怪。三股真元中以佛家真元最温润浑厚,以道家真元最清新高渺,但是却以妖怪的真元最为强大。
吕洞宾安抚了一下因被他放入自己私人空间而闷闷不乐的小狐狸,与张果老在白马寺的一处偏殿屋顶上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悠闲地望着下面。
书中代言一下,每一位有神通法术的人都可以在自己身体内部或者周围以真元力创造出来一个空间,书中称之为私人空间,这个空间是无形的,可以存放法宝,丹药等诸般物事,根据施术者的法力高低决定空间的大小,跟上文说过的佛家芥子纳须弥之术差不多,在修真界属于一种很普通的法诀,并不像后世家们想象的那般要用什么储物袋或者储物戒指之类的东西。
这次的佛道大会规模确实很大,白马寺大雄宝殿之前留出了一个方圆数百丈的空地,上面摆满了蒲团,黄橙橙的一片,不下数千个,空地旁边还摆了不少的桌椅板凳,应该是为前来观看的嘉宾贵人们准备的,空地中央还特意搭起了一座近十丈高的高台,颇为类似佛家静坐参禅用的云台,四面空空如也,只不过面积大了不少,可以容得下十数人盘膝而坐。
整个白马寺周围现在全部围满了前来观看的群众,怕是不下十数万人,喧哗之声,沸反盈天,若是从天上往下看,这一幕就好像是波涛汹涌的海面一般,而白马寺就像那在汹涌波涛中巍然屹立的一块礁石。数千府兵将白马寺团团围住,禁止任何人入内,若非如此,恐怕心急的人群都要把白马寺的围墙给拆了。
大会定在巳初开始,也即是现代人所说的早上九点,此时还有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此时已是冬季,天气寒冷,但是寒冷的天气丝毫没有减弱人们的兴致,很多人为了能够占一个好一点儿的位子,天还没有亮就揣着干粮在这里等待了,只可惜这样的人心虽然虔诚,但是却没有进入白马寺中观看的资格,只能在寺外翘首以待。
毕竟白马寺中所设置的席位是很有限的,能够近距离观看大会的除了被邀请来的僧道弟子外,就只有那些王公贵族,富商巨贾,普通的百姓哪有资格进入,而这些贵人中除了少数真心诚意来听道的人以外,大都是趋炎附势之人,他们才不会大清早地就跑到这里挨饿受冻,所以现在席面空落落的,很是冷清。
不过随着时间的逐步临近,越来越多的人在兵丁的护送下进到了白马寺中,席面上开始热闹了起来,到最后只剩下半个小时的时候,白马寺里面那口据说有四万斤重的大钟被敲响了,清澈辽远的钟声声闻数十里,把白马寺内外鼎沸的人声全部掩盖住了,天地间一片寂静,只能听到钟声的轰鸣声,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那发人深省的钟声给叩开了心门,感受着那种灵魂都战栗着的感觉,每个人都放开了心神,任凭那无孔不入的钟声涤荡着自己的灵魂,脸上不由现出了无限的崇敬之情。
吕洞宾和张果老换了一个眼神,心中都是剧震不已,当然,他们并不是收到了钟声的感染,而是为佛教的手段而受到了震撼,佛教确实在吸引教徒方面有着道教望尘莫及的优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从两教的教义上就可以得到证明。
道教的教义多是让人修习长生之道和清静自守之法,很少有切实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死以及内心需求的东西,佛教则不同,小乘佛教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至少在感觉上切实可行的追求解脱的法门,而且庇护信徒逃脱赋税劳役,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造福于信徒,所以在两晋南北朝时节,佛教僧侣数百万,信徒更是遍布天下。
待佛教势力做大到影响了世俗王权而被君王兴起“灭佛”法难之后,佛教又逐渐转变了传教的策略,不再注重剃度僧侣的人数,而在于将它的教义简化,放大,提升到了哲学的意味上,从而舍弃了肉体上对信徒的控制,而转向了占领精神上的制高点,牢牢控制住了信徒的心里,尤其是禅宗兴起之后,佛教在面向普通百姓的教义宣传方面已经全面超越了道教。
而道教此时能够拿得出手的就只有一个无为而无不为,还有就是炼丹服散之术,但是这些都只能为社会的上层人士所接受,具体到对下层人民的影响,实在是寥寥。
在历史上,整个唐朝李氏虽然极力提倡道教,但是在民间的信仰上,佛教仍然zhan有绝对的主流地位,直到汉钟离和吕洞宾创出了内丹道,成为了道门修行的最神秘部分,在教义上道教才算是搬回了一筹,可惜在民间仍然无法阻挠佛教的继续传播。
吕洞宾忽然感觉到了自己身上有了一种沉重的压力,道门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可能真的要没落了,因为道门的高人大多秉承无为的思想,隐居深山,苦求天道,一旦修行有成就会飞升仙界,很少有人会对俗世间的教义传承感兴趣,与佛教那种人人以护法自居,以传法为无上光荣的高僧来说,实在是差的太远了,当然这并不代表道教劣于佛教,只不过是教义上的区别而已。
钟声响了十二下,终于止歇了,但是寺内外的人全都还沉浸在刚才的震撼感觉里面,全都闭口不语,整个白马寺上下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接下来便是佛道两教的门徒入场,佛教僧侣数百人由东边殿中缓缓而出,身穿清一色的鹅黄色僧袍,口中念诵着据说是由薛怀义为武则天量身打造的《大云经》,其经云:“我涅盘已,七百年后,是南天竺,有一小国,名曰无明,德国有河名曰黑暗,南岸省城名曰熟谷,其城有王名曰等乘,其王夫人产育一女,名曰增长.......有为之法无常迁代,其王未免忽然崩亡。尔时诸臣即奉此女以继王嗣。女既承正,威伏天下。阎浮提中所有国土悉来承奉,无拒违者。”
大致意思就是说佛祖说法时有一位净光天女的女菩萨前去听法,后来这位净光天女投胎转世当了一个国家的皇帝,在这个国家里面广传佛法,使得国泰民安,人人幸福的事情,薛怀义等奉武则天为净光天女下凡,合该为皇称帝,将武则天称帝说成是佛祖的旨意,乃是上天安排,以此来蛊惑百姓。
虽然吕洞宾在后世对这一段掌故颇有一些了解,但是看那群和尚进来时人人肃穆非常,念诵经文时虔诚无比,连行走之时的动作都是整齐划一,显然是经受过严格的训练,光是这一番卖相,就足以让普通百姓心向往之。
再看右边出来的那些道门弟子,虽然人数也不少,但步伐凌乱,三五成群,各宗各派互不相属,连道袍的颜色都各不相同,也没有统一的阵型和步伐,只大眼一瞧就被佛教僧侣给比下去了。
求收藏,求推荐,谢谢支持!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