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逝水东流不复还> 第二章 班主任是个插队女知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班主任是个插队女知青(1 / 1)

人一生的运气非常重要。

萍进入乡办初中依然是数学老师担任班主任,萍持续保持数学优秀的强势,赢得班主任的欢心。萍内心更加感激吴校长的“挽救”。

初一年级三个班,他们是1班,他们这个班不仅门门功课好,而且样样活动领先,气氛活跃。他们是全校学习的榜样。

初一1班的班主任,插队女知青,南京人,姓吕。

吕老师年轻漂亮,性格活泼,能歌善舞。那时候学生的学习压力没有现在大,自由活动课多,吕老师教他们唱歌跳舞,他们的活动课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萍在村小从没过音乐课,村小也没琴,就是有,村小的老师也不一定会,他们有的只念过几天私塾。

萍对插队知青并不陌生。那时候农村几乎每个生产队都有知青――扬州的、南京的、海的……都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农村小孩则会在背后偷学他们说话。女知青,她们常拿一些城里的小食品逗农村小孩开心,教他们说城里话,而农村小孩学舌的古怪发音又惹得她们笑声一遍,声音银铃般脆,好听!

城里人与农村人就是不一样。

这一切对生长在农村,正步入少年的萍来说,不仅是新鲜的、刺激的,难忘的,还使他经常产生渴望将来走出去看精彩世界的想法;这就意味着,这样的经历,将对他后来的人生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村里的孩子刚进初中,往往会受到乡镇同学的歧视,甚至欺负。萍又矮又瘦,便成了重点“照顾”对象。

萍在村小的课桌是土坯垒的,初中的课桌虽是木板做的,但只能三个人合用一张课桌。

这就引发了矛盾。萍的位置在课桌中央,两位乡镇同学则分别坐在课桌两头,有点陪坐陪读的意思。

乡镇同学便有些不服与愤懑,他们用不屑的眼神交流,似乎在说“凭什么他坐中间?”

于是乎,两人便联手挤压他,常常霸占他的地盘。

“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反抗”,萍终于忍无可忍,在沉默中爆发,伸出双臂把两位乡镇同学的统统扫在地。

萍的反抗更加激怒两位乡镇同学,他们一个夺过萍的包狠狠地摔掼在地,另一个紧跟踩一脚。

只听“咯吱”一声响,萍的心也跟着“咯吱”了一下。

萍知道不好,拿起包打开一看,新文具盒被踩扁了!

新文具盒是小学吴校长临毕业前奖给自己的。它是少年萍心目中最珍贵的物品。

萍失声痛哭起来。哭声很快惊动了吕老师。

吕老师安抚萍,为萍擦去泪水,弄清事情原委,很快处理结果就出来了。

吕老师宣布,两位乡镇同学赔偿新文具盒。

这件事情处理起来并不容易。

因为其中一个同学的爸爸是公社革委会副主任。

也许正由于他爸爸的原因,他小学的时候,老师不敢管他,才使他变成一个霸道的小“邪头”。后来该同学初中没毕业就不了,3年“大逮捕”,因为打群架伤了人,被判刑送往大西北……

吕老师顶住压力,不畏“强权”,秉公办理,主持了正义。

据说,吕老师因为这件事得罪了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影响了后来的回城。

公社革委会副主任说她“目中无人”。

吕老师不仅是一个好教师,在萍心中,还是正义的化身!

她不仅在萍这帮农村孩子荒芜的心灵,播种着知识、文化和艺术,更以她高尚的人格,言传身教,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俗话说,播什么样的种,长什么样的苗,开什么样的花,结什么样的果。

吕老师播种是善良、美丽、勇敢、正直的种子……

可是,吕老师,如今,她在哪里?

她的年龄应该在55岁左右,如果人生一帆风顺的话,应该已经退休,在颐养天年,或含饴弄孙!?

萍后来读海女作家王安忆描写插队知青生活的文章感到特别亲切,而且脑海里总是浮现起吕老师的身影。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