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逝水东流不复还> 第七章 人卖一张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人卖一张嘴(1 / 1)

《原创文学盛大起点独家首发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供销是企业的命脉,尤其是“无依无靠”的乡镇企业。

谈到供销员的重要性,钱厂长一次说,一个供销员要抵一百个工人。

钱厂长经常和供销员打成一片,下不分。

“不是猴子不花果山。”

供销员都是“活跃分子”,也是“不安定因素”。

尤其是一些素质、品质差的,他们常常吃到碗里,望到锅里,甚至吃里爬外,挖企业的墙角。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钱厂长更明白这个道理。

最近笔者翻了本叫《拿破仑的煽动口才》的“烂”,内容真的很“烂”,不堪入目。当初吸引我翻它的原因是封面的“广告”做得好。

封面说,发生在成功人物身的奇迹,至少有一半是由口才制造的。还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都是说口才的重要性。

口才是工具。“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口才是投石问路的“石子”,是事业成功的“敲门砖”。

口才就像钢琴家的手指一样重要。再伟大的钢琴家失去双手,或不用手指,是无法弹奏出华美的乐章的。

一个人,除了自信、勇气、激情、幻想、勤奋、意志……,还必须具备口才。

人卖一张嘴,货卖一张皮。

口才对于供销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生意场谈判,杰出的口才,能够“四两拨千斤”,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口才既有一定的天赋,也要靠后天的学习和磨练。

每一个供销员都应该是语言大师。

所谓口才,就是“会说”。何为“会说”?其中奥妙无穷。

不仅要绘声绘色,有感**彩,还要会编故事,而且要编得有水平。

今天,领导们心情舒畅,会议气氛轻松和谐,极具表现欲的供销员们更加“活跃”。

这种场合是他们自我表现,在领导们面前展示口才的最好机会。

“我来说一个。”萍扭头一看,原来是阚贵,阚贵外号人称“看见鬼”,是肚子里黄色故事最多的一个。

最经典的,是阚贵曾经自创过一句绕口令,难倒所有人。堪称一绝。

“我来说句顺口溜,看谁说得快。”一次阚贵说,“钓鱼要在早钓,早要到岛钓。”

大家争先恐后地学说。

“要快。”阚贵紧催道。

最后,大家都把“早”、“岛”说成“”。说快了就变成“钓鱼要在钓,早要到岛钓。”

这句阚贵自创的绕口令,百试不爽,没有人不说错。成了阚贵炫耀的资本。

阚贵开始讲故事:

“从前有个媒婆,带着三个干女儿逛街,抬头看见前面墙角里,有个大男人搯出家伙在撒尿。媒婆正想着骗干女儿的东西,于是心生一计,说:‘干女儿,你们猜,前面那男人裤裆里的东西是什么?猜出来,干妈妈送你们一人一块大板油;猜不出来,你们一人送一块大板油给干妈妈。’

干女儿连忙抢答。

‘脆骨。’二干女儿接着回答。

‘瘦肉。’小干女儿最后说。

‘干女儿,你们说的都不对。还是我来告诉你们,那东西是子。子本是筋,脆骨在中心,瘦肉来包头,干妈妈一人要你们一块大板油。’”

“太俗,太粗,太直白,一点不含蓄。”有人评论道。

接着此人毛遂自荐,“看我的。”

此人是全厂公认最会搞笑,专门现编故事骂人说事的吉才。

“村长的儿子进城打工,临行前,村长有几句要交待,就弄了几个小菜,跟儿子弄两杯。几杯酒下肚,村长语重心长地说:‘儿子,出门在外,要学好。我听说城里现在有那个什么民工红灯区,你可千万不能去。撞了祸不得了。’

村长见儿子端着酒杯不应声,生怕儿子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和事情的严重性,家里又没有外人,于是循循善诱道:“那些女人脏,不能碰。你要是惹什么病,麻烦就大了,要祸害一个村子!”

“怎么就会祸害一个村子呢?”儿子还是不太明白。

村长醉眼蒙蒙,望着喝红了脸,喝昏了头的儿子,“你回来把病传给你女人……”村长长长地吐出满口的酒气,“然后,我又传给你妈,你妈再传给支,支不就传给村子里所有的女人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