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逝水东流不复还> 第十三章 招工进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招工进厂(1 / 1)

八十年代中后期,苏中生产发电机组的乡镇企业,主要集中在泰州、引江一带.当时,泰州隶属扬州,还未划出。

引江电机厂所在地小季镇,虽然偏离县城,但却是引江县最大的一个镇――地域面积最大、工业产值第二、人口数量第二后二项仅次于引江县政府所在地城关镇。并设有区公所,下辖十个乡。

小季镇历史悠久,地处里下河水乡。小季地名的来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说是很久很久以前,这地方的东大河,有一摆渡的小伙子,姓季,人们都叫他“小季”。无论阴雨连绵,还是刮风下雪,小伙子都坚持出工,为人们的生活、劳动带来很多便利。小伙子不但吃苦耐劳,而且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当地人们交口称誉。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岁月的霜刀雪剑,把身强力壮、黑发“小季”雕塑成腰弓背驼、白发苍苍的老者,但他从未放弃摆渡,直到生命结束。

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地方从此命名为“小季”。

萍的老师曾经在诗歌里讴歌过“小季”。

八五年春末夏初,萍招工进了引江电机厂。

招工信息是父亲从广播里听来,告诉萍的。

当时,萍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穷途末路之时,虽然“创业”不断,但屡“创”屡败。

就在萍基本丧失信心,茫无头绪的时候,父亲征求他的意见,问他愿不愿意进厂班?

有什么愿意不愿意的?自己已经无路可走!于是,萍就和父亲一起去了。

在区公所小季镇工业公司办公室,父亲为他报了名,交了500元押金。

萍就这样进了引江电机厂。

萍从此开始人生的新起点。

他们属于正式工。电机厂的招工申请、招工计划都必须要经过镇政府、工业公司批准。

为适应企业的高速发展,培养自己的人才,此次招工面向整个小季区,招工对象必须具备高中学历。不仅招收名额多,招工范围广,而且学历要求高。

为确保招工工作顺利进行,招收到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严肃招工纪律,防止作弊,此次招工工作安排全部由工业公司面试录用。

厂部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

培训班由办公室周主任主抓。除了组织新工人学习一些规章制度,周主任还带领他们参加劳动,打扫卫生,清理厂区场地的杂草。

二十四名新工人除家住本镇的而外,晚全部先安排在区公所招待所吃宿。

晚萍和唐住一个房间。

唐个子很高,大家都叫他“大唐”。

大唐鹤立鸡群,引人注目,加之性格温和,总是一脸微笑,比较好相处。大家很快就都认识他,熟悉他,喜欢和他说笑。

大唐人也比较厚道。不管你开多么过分过火的玩笑,都不用担心大唐会生气。

大唐属于那种“自来熟”型的人。

那时乡镇招待所没电视,俩人躺在床大眼望小眼,各想各的心事。

也许太无聊,大唐突然对萍说:“我说两句‘流言’你听听。”

“你说。”萍望着大唐。

大唐笑着说:“躺下来像桅子,旁过来吹笛子,趴下来戳席子,走起路来,打伞拉旗子。”

“以前好像听说过,”萍说。

心想,大唐真是个“闷骚”。

大唐见他的“流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点心不甘。接着又讲了一个故事,讲到最后,竟吟起诗来:

“天作棋盘星作子,

地为瑶琴水为弦。”

大唐真是太有才了!萍对大唐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不排除大唐想卖弄的心理成分。但大唐这样的人,在他们这一批人当中,既不算最聪明,也不算最活跃。

大唐不是夸夸其谈,抢话多说,口才很好的人。

他们这批人真是藏龙卧虎,不少人后来成为百万富翁,甚至企业家。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