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萍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收到娣的回信,内心非常失落。
自从与莲恋爱后,萍只收到过娣一封回信。娣在最后一封信中告诉他:“弟弟,不要再往霍山写信。我已经离开霍山,将去河北……”原来,娣要去河北接受一份爱情。一位河北的青年诗人一直追求她,娣只告诉萍,青年诗人是煤矿工人。“……待一切安定下来以后,我会给弟弟写信,告诉那里的地址和详细情况。”
萍时时刻刻牵挂着娣,写好信,不知往那里寄,只能寄回她金寨老家,由她的家人再转交给她。
萍连发了三封信,都石沉大海。
娣从此一去杳无音信,直到生了儿子,娣才写信给萍这个弟弟,“向弟弟报喜”!
纵观萍两次恋爱失败的原因,有一点不容忽视。萍不切实际,充满幻想。萍心中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没有任何人知道,只有萍自己心里明白,他的魂始终落在一个从未见过面的人身,这个人就是娣。娣的每一封信,每一个字都使萍如痴如醉,发疯发狂……而所有别的女子都只是萍的一个结婚的对象,婚姻的道具……
爱情就是这么奇怪!
是谁的录音机在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插曲——
“一个是阆苑仙子,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是无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她。
若是有奇缘,
为何心事终虚话?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
春流到夏……”
倘若贾宝玉是天下第一情种,那曹雪芹则是古今第一痴男。不然,何以能有那样的情怀?何以能写出那样的一部?
“山川日月之精华钟于女子。”曹雪芹又借贾宝玉之口说:“女儿是水做的,男儿是泥做的。我见到女儿便清爽,见到男儿就糊涂……”
诚然男儿是浊物,女儿就全部那么纯洁么?
萍就这么胡思乱想着,想来想去又回到自己身。一会儿,想到自己过去的恋情;一会儿,想到自己未来的婚姻。
萍对爱情和婚姻的思考也是自相矛盾的。
一方面,他渴望浪漫,追求美好的爱情。幻想:“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
另一方面,面对自己多弟妹,贫困的家庭,他又回到现实。他不求婚姻美满幸福,不求妻子相貌美丽,但求未来的妻子心地善良,温柔贤良。不求得厅堂,但求下得厨房。相夫教子,将来做一个贤妻良母。
说到底,萍还是一个传统型男儿,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八十年代的青年,接受的是传统教育,无论他在哪里,无论他如何变,变不了的是传统的思想观!
萍从来没有想过娶一个貌若天仙,风情万种的女子,相反,“妻贤夫祸少”,“家有贤妻,胜良田百亩”这些传统的话语及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像烙印一样烙在他的头脑里。
腼腆的人要时常地写写信。否则,羞于启齿,就会坐失良机,失之交臂。
萍是一个羞怯的人,很多没有勇气说出来的话,常常需要用笔代替表达。
好像冥冥之中有东西注定,鬼使神差似的,寂寞的萍按虹的嫂子转过来的地扯给菊写去一封“情真意切”的信。
也许是失望与空虚需要填补!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