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午休时间赶更的。有些匆忙。写的不好请见谅)
朝堂上的气氛多少有些沉闷。除了朱定国等人。其他两派官员嘴上虽然不敢说。心里却不赞同皇上对北郡习家用兵。
萧太师,陈相这两个朝廷上昔rì的死对头。仿佛事先约定好的一般。老僧入定般站在原位。沉默不语。丝毫没有上前劝谏皇上的意思。
习家攻下青州先是扇了皇上的脸面。接着斩杀青州官吏扇了朝廷的面子。堂堂大元帝国丢了面子岂不是让周边诸国看笑话。皇上身为九五之君昭告天下讨伐习家。找回面子无可厚非。至于这面子能找回多少。怎么找回那是皇上的事。
攻下青州斩杀官吏并不能完全说明习家有造反之心。却不能掩饰其藐视朝廷,无法无天的行径。习家是一把刀。一把悬在大元北方的刀。与其让它越举越高。不如逼它放下。至于能对大元造成多大的伤害。那是rì后的事。
朝堂的沉默。让地皇yīn沉的脸sè渐渐的缓和下来,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他原本以为对习家用兵会遭到群臣的强烈反对。特别是来自:萧太师,陈相二派朝官的压力。结果却让他大感意外。朝堂之上竟无一人上前反对。一向反对用兵的萧太师,陈相二人也是沉默不语。
自登基以来习家便是地皇的心头刺。他无时无刻都在算计着该怎么把这根刺连根拔起。镇南王重病。西南的局势rì渐平稳。加上习霸遇袭重伤。青州之事给了他一个机会。一个重振大元皇权的机会。他自然不会放弃。甚至特意从帝师张良那得来了定计。
时间在沉默中一点一滴的渡过。朝堂之上依旧鸦雀无声。
地皇缓缓的拾起了被他砸在龙案上的军旗奏折。寒光凛凛的扫视了堂上的文武百官一眼。剑眉渐渐展开。冷冷的开口说道:“既然众位爱卿对朕发昭讨伐习家没有异议。那么。。。”
“启禀皇上。老臣有事上奏”一直沉默的萧太师突然跨步出列。打断了地皇的话。神sè坚定的躬身拜道。
朝堂文武百官暗暗的松了口气。同时也为萧太师出言直谏捏了一把冷汗。
地皇深邃的双眼宛如毒蛇般死死的瞪着萧太师。老狐狸果然是老狐狸。隐忍不出。等待时机。让人防不甚防。
“太师有何事上奏。不妨直说?”
萧太师定了定神。说道:“皇上yù发昭讨伐习家。老臣认为未尝不可。不过。。。。”萧太师抬头望了地皇一眼。故作为难的将语气顿了顿。
一旁的陈相眉头一动。
“不过什么?太师直说”萧太师的话中并没有否认讨伐习家的计划。地皇心头不禁一喜。不过萧太师故作玄虚的答话让他感到了不安。
萧太师自顾上前走了二步。神情自若的接着回道:“不过时机未到。”
此言一出,堂上群臣议论纷纷。不少官员点头附和。
“肃静。肃静。皇上问话。不容尔等喧哗”李公公不失时机的出言喝道。
“不知太师口中的时机,何时能到?”地皇的语气越发的冰冷起来。时机分很多种。萧太师口中的时机未到。无疑是变相劝阻他出兵习家。
“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国库粮草空虚,各郡兵马未到。若皇上现在下昭讨伐习家。只怕黄东,黄西两郡。天灾未退。又遇战祸。民不聊生。非百姓之福。望皇上三思。”
“太师言之有理。朝堂粮草不足。各郡兵马未到。讨伐一事。望皇上三思。”兵部侍郎狄火出列附言道。
“太师言之有理,望皇上三思”太师一派顿时跪倒大半。齐声谏言道。
“好你个萧太师。竟敢逼朕。。。。”地皇怒不可遏。“铮”的一声。寒光幽幽。龙纹宝剑直指萧太师。
地皇这愤怒的一剑吓得朝上文武百官神sè大变。萧太师的额头上不禁冒出了丝丝冷汗。
“皇上息怒。萧太师之言不无道理。”陈相果断的出列拜道。
地皇的双眼几乎能喷出怒火。俊朗的脸上由于愤怒扭曲的相当可怕。萧太师和陈相竟然联合起来对付他。
“皇上息怒。。”陈相一出。相国一派纷纷跪倒在地。为萧太师求情。
霎时。朝堂之上唯有地皇的心腹朱定方等人束手无策一脸茫然站在原处。
“反了,反了。你们都反了。这大元的天下到底还是不是朕的。”地皇怒声大吼道。
“皇上息怒。。。。。”
两方僵持不下之际。
“我们是北郡使者。你们凭什么拦住我们?我们是来见皇上的。。。。”朝堂正殿外传来激烈的争吵声。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