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梦回东汉末年> 第五章 常山借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常山借兵(1 / 2)

“老夫心中尚有一事须提醒公子。.26dd.cn今日我等虽击退三星寨群寇,然三星寨势大,近日必将大举侵犯樊家庄,不知公子对此可有良策?”童渊的话一下子就将李柯的“飘飘然”击成粉碎。

李柯心想:这倒好!初到东汉,黄巾之乱都还没有爆发,就得先跟山野贼寇干一仗。我现在麾下无将,手中无兵,虽然有童渊、赵云相助,可这不是在家打“真三国无双”啊!难道就凭我们三人带着一帮庄稼汉迎战不知道有多少人的山贼?多少也得有点所谓的“兵”吧!

想着想着,李柯似乎有了点子,转向樊老庄主问到:“在下好像记得樊老庄主说过,樊家庄隶属常山郡。但不知此地距离常山郡城还有多远?”

樊老庄主想也不用想,答到:“樊家庄距离常山郡城不到三十里,一日来回绰绰有余。”

“公子莫不是打算到常山郡走一趟?”童渊问到。

“在下正有此意。”李柯笑而答到,“既然樊家庄隶属常山郡治下,贼寇侵扰樊家庄,自是由常山太守领兵剿灭贼寇。”

童渊摇头道:“公子以为官府会理会这等事情?若不是如今大汉积弱,昏官当道,又哪来如此多的百姓落草为寇?依老夫所见,公子此番前去多半无功而返。”

李柯虽不敢说熟读史料,却也看过不少历史文献。东汉末年人才辈出,为官者也还是有不少有识之士的。这个时候,李柯心中暗自祈祷,希望常山太守是个曹操、孙坚之类的人物,或者陈宫那样的也可以。

“童老前辈此话言之有理,然借兵常山乃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不论结果如何,晚辈定当尽力而为。”李柯斩钉截铁地说,“此番前去,一日为限。若借不得兵将而归,我李震宇定归庄拒贼,与樊家庄共存亡。”

这番话,李柯自己说得热血沸腾,不知是哪来的勇气,敢于在这个并不属于他的年代肩负一切。

童渊听了李柯这一番话,感叹到:“好!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赵云更是对李柯佩服得五体投地:“子龙愿随大哥走一趟常山郡。”

有赵云相伴,李柯自然是满口答应:“如此甚好!有子龙兄弟相伴,正好给我当导游。”

樊老庄主从一开始就觉得李柯是位奇人:“今日天色已晚,公子和云儿不如早早休息,明日一早再上路也不迟。”

众人皆点头称是,同意樊老庄主的说法。

次日清晨,樊老庄主与童渊送李柯、赵云到村口。李柯停下脚步,回头对两位老人说到:“两位老前辈就送到这里吧。咱们一日为限,黄昏之时,我们定然带着兵将回到樊家庄。”

童渊用力拍了拍李柯的肩膀,道:“公子尽可放心,老夫自当竭尽所能保樊家庄周全。只要贼寇尚存一人,老夫即使身中千刀,胸穿万箭,定枭其首,而后亡。”

李柯双手抱拳,道:“樊家庄就仰仗童老前辈了。”说完,李柯毅然转头,与赵云一起向常山郡出发。

虽然是21世纪来的现代大学生,相对身边的这些古人来说,应该是“见识广博”,可第一次来到古代城池的李柯,却如乡下人进城一般,左顾右盼,东瞧瞧,西望望,都差点把正事给忘了。

常山郡城并不是很大,却很发达,或许是因为东汉时期人口大多集中在中国北部,而常山郡又是冀州最为热闹的几个城市之一。看着街市上商贩成排,楼宇成片,人来车往,络绎不绝,不禁勾起了李柯的思乡之情。在他眼里,一幢幢客栈小楼变成了宾馆和酒店;一间间酒肆茶寮变成了酒吧和茶楼;一家家商铺变成了“绝味”和“七杯茶”;过往的车马也变成了的士和公交;就连路边小摊都变成了街口烧烤鱿鱼的

李柯边走边看边想,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了常山郡太守府门前。

“大哥,我们到太守府了。”赵云一句话把李柯从无限思念中拉回了“现实”。李柯抬起头,首先就看到了写有“太守府”的乌漆匾,匾下是两扇朱红色的大门,门边站着两个看起来有点傻的衙差。

李柯和赵云走上前去,那两个看起来有点傻的衙差迎上来拦住他们,喝道:“站住,此乃太守府,不得乱闯。”

李柯虽然不情愿,但有求于人不得不施礼,道:“在下李柯,有重要事情禀报太守大人,劳烦官爷通报一声。”

右手边那名衙差轻蔑地说到:“你是什么东西,太守大人是你说见就见的吗?”

李柯使出吃奶的劲强行压住痛扁那人的冲动,依旧笑脸相迎,掏出事先准备好的银两塞给他眼中的那两个傻子。中国社会从古至今就是“有钱能使磨推鬼”,没有银子办不了的事。

两名衙差收了银两,却还是神气巴拉的:“通报可以,不过太守大人公务繁忙,要是大人不肯见二位,小人也没有办法。”

“官爷只说是樊家庄的人求见大人即可。”李柯差点就没憋住那股冲动,还好赵云插了这么一句。

衙差听赵云这么一说,态度明显好转:“原来是樊家庄的人,小人这就进去通报太守大人。”李柯并不知道,樊家庄是常山郡附近最大的村庄之一,常山郡的粮食多由樊家庄等几大村庄供应。

没等多久,那衙差便从里面通报归来,带李柯、赵云进到了太守府外堂。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