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科技乱唐> 第八章 福兮祸之所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 福兮祸之所伏(1 / 2)

长安,意为长治久安..26dd.cn中国七大古都之首。唐代世界经济文化中心。世界上第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皇城三部分构成。中宫为太极宫,正殿为太极殿。此时的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李世民正坐在殿堂之上,听下边的文武官员汇报国是。

会朝一直持续到下午,正准备退朝之时,金紫光禄大夫张亮上前道:“气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张爱卿,有何事?”李世民起身,准备转身要走。

“启奏陛下,臣参平遥县令淳于熙,不尊国法,私卖海盐。”

“怎么回事?说来听听。”太宗又坐了下来

“陛下,自我朝以来,海盐贩卖都由官家掌握。为的是稳定海盐的价格。可是平遥县令私自将海盐的销售权让给他人。实属私贩海盐。”

“哦?还有这事情?刑部尚书,你可知此时?”

“陛下,臣……知道!”高士廉出列。

“知道为什么不去查呢?”

“陛下,我派人去查过了!”高士廉顿了顿道:“可是平遥县的盐价并没有上涨。仍然是官府制定的价格。”

“哦?那就没有问题嘛!张爱卿。”李世民道。

“陛下,我认为不妥,将官家盐给私人销售,现在不涨,并不代表着以后不涨,如果开了先河,那么朝廷漠视不管,很多人岂不是认为这种方法都可取,这样一来,如果全国各地都纷纷效仿,市场上的海盐价格势必无法控制。”

“张爱卿说的有道理。那就下道圣旨,严格要求平遥县控制海盐的出售。你们觉得呢?”

“不,陛下,我认为应该治其之罪。因为如果陛下只是下令改变此种做法,达不到警示的作用,如果很多地方觉得这件事不是一个大事,到时候牵一发而动全身,势必很多地方都钻这个空子私自卖盐,反正大不了到时候皇帝亲自下旨关闭了就是了。岂不是会引起大乱呢?因此应该严惩。”张亮说道。

“这个……高爱卿,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陛下,我派人去查的时候,发现其实平遥县在其城内的万家楼出售海盐,是一个比较新的点子,是为了方便百姓购买。平遥县县衙地处县城位于城西南角,距县城中心比较远,不方便城里面的老百姓购买。而万家楼正处于县城中心地带。却是在一楼开设了个杂货店。也就是说在它的一楼开设了很多柜台,一些平时老百姓用的日常用品都有。以前买东西需要逛七八家的店铺才能买齐全,现在基本就不需要跑多远的距离了。并且在该店所有的商品价格都是由县令一一审核过的。”高士廉说道。

“哦?自古无商不奸,无商不贪,如此一来,岂不是他很少赚钱了?”

“陛下,其实也是能够赚钱的,只是赚的少而已。但是我私下调查过,万家楼的商品由于有县令大人做保,卖的很好的。”

“一个县令为商品价格作保,岂不是有损官家威仪。高爱卿,你速速去平遥县城,将其带到京城,交吏部问责。”

“陛下,老臣认为不可。”魏征走上前来。

“魏爱卿,有何不可?”看到魏征出来说话了,太宗的脸微微一皱。

“虽然此时我没有仔细去查过,但是从高大人所描述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此时尚可。一者:朝廷控制物价,能更好地管理一方经济。其二:由朝廷监督货物质量,也是在为民造福啊!”

“臣不敢苟同,请问魏大人,如果货物质量不好怎么办呢?岂不是有损朝廷名声!”

“这……”

“皇上,其实这一点万家楼也做的很好。如果在万家楼买到假货,万家楼的这个柜台将关闭一月整顿,并且还要赔偿事主三倍的价格。如果造成其他损失过于严重的,店家送官府处置,万家楼将承担一切后果。”

“哦?有此事?”李世民有点奇怪,也觉得有点新奇。

“可是,有一事,臣要奏明。陛下可猜猜万家楼现在的东家多大?”张亮看着不行了,只好拿出自己最后的杀手锏。

“张爱卿,说来听听?”

“陛下,只有八岁。一黄口小儿,如何能博得官府信任?”

“哦?八岁?”太宗奇怪地问道。

“不错,是八岁。”高士廉站出来说道。

此时的魏征也是说不出话来,他知道,一个八岁的小孩子,却能获得一个县令的信任。而他却是认识平遥县县令的。他知道淳于熙此人办事谨慎,是绝对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的。但是,毕竟信任一个八岁的小孩子,这个也太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此时的太宗看着诸位不说话的大臣,心中也是不知道如何决断。从开始所有的那些事情来看,做的这些事情都还说得过去。但是毕竟年龄太小了吧!如何服众呢?既然都闹到这个份上了,自己总要下个决断来处理此事吧。

“既然如此,张爱卿,就麻烦你跑一趟,将此人接到京城,朕要亲自会会他。”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