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科技乱唐> 第十四章 何为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 何为商(1 / 2)

看着皇帝震怒额样子,太监也是傻眼了,自己本来看不惯左轩跟皇帝说话的口气,此时却是没有想到大祸临头。.

其实李世民本来没有这么大的火。本来今天就心情烦躁,此时太监当着自己的面大呼小叫的,便火上浇油。直接爆发。

“这个……陛下,我觉得处理有点严重了,就让他罚抄三天朝廷礼仪吧!”

“你为他求情?”李世民觉得有点奇怪。刚才的左轩不是也很生气吗?

“其实他也无什么过错,只是不太习惯我跟你说话的方式而已。我就无所谓了。人嘛,应该学会以德报怨。”左轩轻轻地说道。

“好一个以德报怨。我明白了,听说你当日还救了你那忘恩负义的父亲一命,我想不通,现在看来,这一切都是在以德报怨呐!可是我……这一辈子就要生活在阴影中,当日如果我以德报怨,也就不会闹到现在这个样子。”

“也不见得,陛下。有些事情不是以德报怨就能够达到目的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着许许多多的矛盾,但是有些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左轩知道太宗说的那件事情是什么。

“哦?何解?”

“其实有一对矛盾是不可调和的,那便是生与死。生和死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可是生生死死,天理循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每个人都在为生而奋斗。在生死面前,以德报怨是无法解决的。”

“原来如此。可是,可是……唉!”李世民觉得自己有苦难言。

“陛下,你有心事?”

“这是我这辈子让我无法安生的意见事情。当听到你所做的曲子之后,更是勾起了我心中那份愧疚。”

“原来如此,不知道陛下可否再传人送琴来,我为陛下抚琴一曲。”

“这里多有不便,等你出来了再说吧.不过与你谈话,心中轻松了许多。你现在有何脱困之计?”

“皇上可否给我一次机会?”

“哦?什么机会?”

“殿审。”

“殿审?你的意思是让我在朝堂之上亲自审你?”

“不错,到时候,我希望能证明我的清白。”

“好,就依你之言。具体能不能走出这个牢房就看你的了。”李世民笑道。

“不知陛下如何看待此事?”左轩反问道。

“自古以来,无商不奸,你说我该如何看待?”

“请问陛下,何为商?”

“商者,买卖,生意也,自古以来,便把做买卖的人叫做商人。而商人便是把东西从某个地方低价收购,运送到另外一个地方高价出售。取其中的差价。这便是商人。自古以来商人都是比较奸诈的。”李世民理所当然地说道。

“看来陛下也是对商人有偏见。其实通商是一个国家的血脉。就像水一样,流动的水才能更好地养活水中的鱼。而一汪死水,则很难养活水里的鱼。正如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货物流通,南方的茶叶运送不到北方,而北方的一些特产也运送不到南方。如此上路商路闭塞,则对人民的生活是没有好处的。”

“哦?可是难道南北各方就不能做到自给自足吗?”李世民问道。

“当然能,但是仅仅这样,社会就不能长足发展。这种政策从局部来看,叫做地方保护政策。从一个国家来看,就叫做闭关锁国政策。”左轩顿了顿,又道:“想必陛下见过从西域传过来的香料吧!”

“不错,却是很特别,功力的妃子们都比较喜欢用的。”

“如果没有商品流通,我们看到这些吗?”左轩说道。

“经商,不仅仅是商品的流通,还是一种文化的流通,对一个国家的反战也是举足轻重的。比如京城今年流行什么?通过商人,可以流传到全国各地。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可是商人从中取利,本来守商品在一个地方卖不了那么贵,在别的地方却是三倍四倍的价格。这不是奸又是什么?”

“错。大错而特错,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怪得了谁呢?我觉得应该吧商排在最前面。一个国家应该鼓励经商。借古鉴今,看看,有多少商人造反的?又有多少士子造反的?那些读书人,一天之乎者也的,吟诗作赋,能当饭吃吗?不得不承认在文化上,对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实很多文人都是为了求得一官半职才来学习的。有多少人以天下为己任呢?”左轩道。

“这个说法有失偏颇。自古以来,士便是排在第一的。因为只有学生人之道,才是王道。”

“请问我们学的是哪个生人之道?孔子?可是孔子以前的人又学习谁的生人之道呢?其实纵观尧舜禹,哪个不是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大贡献才被人记住?神农氏、伏羲等。他们没有学习圣人之道,却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孔子周游列国,曾经三月不知肉味。如果饿死了怎么办?我们经常说,民以食为天。读圣人书是填不饱肚子的。”左轩继续道。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