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理寺紧锣密鼓地在调查此事的时候,比赛也是如期举行。
左轩他们来到国子监,迎面而来的便是以高达的牌坊。进来牌坊之后,便看到一个很大的石头砌成的广场。此时广场之上已经摆上了一个三丈见方的台子。台子上并排摆上了三张很宽大的桌子,估计能够坐三人。因为皇帝亲临。因此在台子正对面搭建了个凉棚,供皇帝观赏。在其下首,摆放了几张椅子,宫一些重要的大臣们坐。当然在亭子最靠近台子的两边,摆上了三张桌子,供今日来参加笔试的各学馆馆主坐的。
左轩、李泰和国子祭酒于志宁坐在这三个位置上。当然于志宁坐在中间。
其实今日的比试喊于志宁来稍显大材小用了。因为以前比试的时候都是国子监下的太学学生来参加笔试。今日主要皇上亲自来观看,自己这个国子监的头总要好好表现表现吧。于是便来了之后,本来想喊李泰坐中间的,但李世民没有同意。他只好硬着头皮坐下。左轩呢,想都不用想,只能坐右首了。
此时的台子上,也有很多人都入座。最后首的便是左轩兴德堂的三名代表。分别是小玉、杨秀和乌兰图娅了。小玉跟杨秀是做西安心目中比较理想的人选,可是乌兰图娅却是死活不肯,这么热闹的地方自己这么不能来呢。在左轩的实验室中缠了三天之后,左轩终于妥协了。来参加就参加呗。反正自己又不在乎输赢。其实自己倒是希望输了多好。
这长安双壁一露面,顿时围观的人们都沸腾了起来。他们可是很少看到这对花儿同时出场啊,不管今日比赛的接过如何,至少都饱眼福了。
左轩看这中间的桌子上,坐在中间的便是今日金国特别打扮的女才人徐惠。今日的她更是显得特别的楚楚动人。就连李世民都大为心痒痒,恨不得马上临幸一番。他知道,这种高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不过当他看到左轩那边的代表时,眼睛更是直了。他后宫佳丽三千,但是小玉跟小乌兰图娅身上却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小玉看起来很矜持,看起来就像一汪情水,透明而又纯洁。而乌兰图娅的身上更是有一种异样的风情。这种另类的美是徐惠根本比不上的。徐惠虽然今日一身绿色丝绸裙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更烘托出其一种雍容华贵的美丽。而小玉却是一身农家布衣,丝毫没有施粉黛的脸上在阳光的照耀下白皙而又甜美。
感觉到李世民注视她,她微微地朝着李世民一笑,李世民顿时一愣,回过神来。说实话,能让他走神的女子,这还是第一个。
房玄龄感受到李世民的异样,道:“圣上,这就是左轩的妹妹,叫小玉。”
“不错,几年没见,果然一对好玉啊。”李世民失口赞叹道。
就在李世民议论这对姐妹花的时候,乌兰图娅也注意到了这异样的一幕,悄悄地对到小玉耳边道:“小玉姐,看来这个皇帝有点色啊。他该不会是看上你了吧。”
“什么啊。”小玉此时脸红红的,听到乌兰图娅的声音,她顿时心里觉得特别不舒服,跟小乌兰图娅厮打了起来。一旁的杨秀更是坐地直直的,动都没动一下。
这姐妹俩一闹,全场顿时一片嘘声和骚动的声音。左轩一看,不行了,急忙站起来,朝着小玉一招手,一瞪眼,小玉他们顿时安静了下来。在小玉心里,她可是最不希望自己的哥哥生气了。虽然左轩从没有生过自己的气。
而在崇文馆代表队那边,左轩可是看到了一位觉得非常面熟的人,便是左睿。开始他还没有认出来,后来仔细地一看,终于认出来了。他很是惊奇自己的哥哥居然能参加如此大的比赛,看来这几年也没少努力啊。
李世民看到差不多了,便站起身来道:“今日我大唐精英学子集中于此,参加一年一度的比试,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促进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为我大唐培育出更好的人才。”简短的几句话,让这些来参加比赛的或者是来观看比赛的学子更是非常兴奋,都欢呼了起来。
比赛开始。首先比赛的是明经,说白了就是对论语等儒家经典里面句子的记忆能力。今日的笔袋主持人司业弘荫将一页纸发到三张桌子上面。坐在中间的小玉拿起一看上面先是“孟子曰”,然后一条下划线,后面便是一句“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小玉他们一看便傻眼了。很少读孟子的他们怎么能够答上来。乌兰图娅则是推了推一旁的杨秀道:“带子,你倒是反应反应啊,应该怎么写?”
杨秀也此时一看,便是不知道,乌兰图娅问起来了,她便支支吾吾脸色通红地说道:“我也不知道。”
一听到杨秀的回答,小乌兰图娅顿时蔫了。她知道此局必输,没有办法了。她再看看其他两个学堂的学生,刷刷刷几笔就写好,交给了监考官司业弘荫。弘荫便起身呈给李世民。李世民一看,点点头。但是看到兴德堂的试卷,他皱起了眉头。这是几句从《孟子》公孙丑上中摘录的几句。是读书人都基本知道。但是没有办法。他继续道:“给国子监和崇文馆各加一分。”
通过此局下来,围观的人便是知道左轩他们组输了一局。个个显得不太高兴。从根本上来说,这些百姓的骨子里面对官家总有点逆反的心理的。而左轩在这些人中间的口碑很好。
接下来第二局开始,便是作诗了。弘荫又将第二张纸发给了众人。小玉拿起一看,上面写了一个字“酒”。顿时傻眼了。这作诗杨秀还是差了很多。而左轩挑选这几个人来,似乎就好像打定主意,这前两项就不打算赢。
而作诗,却是国子监的强项。不一会,小玉他们空白的纸和其他的两张都被送到李世民面前。李世民此次首先看到的便是左轩兴德堂的纸张,发现仍然是空白的。后面的两张纸不管是好是坏总有东西在上面。这个。。。反正觉得心理不爽。
再看看国子监的诗,是徐惠写的,名为《春愁》。内容是“谁能读春愁?对此直需饮。好鸟吟清风,落花散如锦。酒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孑孑只一身,谁解其中味?”。这好像是一首怨闺诗,但是读起来很有韵味。而崇文馆的那首诗歌便看起来有点像打油诗了。“愁多酒虽少。酒倾添新愁。所愁知酒圣,酒酣愁何去。”这第二首诗中每句都用了一个愁字。还是比较巧妙,但是缺少韵味。于是李世民道:“这局,国子监胜出。”顿时,国子监的人们爆发出一阵掌声。就在弘荫要宣布下一局开始的时候,徐惠站起来说话了:“圣上,请您能答应我一个请求。”
李世民一看这徐惠说话了,他赶忙道:“好,你说说,只要我能答应的我尽量答应。”
众大臣们一听,知道这李世民肯定是起了花心了。
“我请求圣上能让左轩就以酒来作诗一首,代表今天的兴德堂参加比赛。”徐惠说道。
其实这是不合规矩的。但是被左轩压制了多少年的她还觉得不痛快。他知道只有打败左轩,才是真正的胜利。而打败兴德堂,不算什么。
“好,朕应允了。左轩,你就作诗一首名代表兴德堂参加此次比赛。”李世民一听,就这要求啊,太简单了。于是发话道。
“草民遵命。”左轩站了起来,到:“我就做一首词吧!名字叫《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魏玄成、房乔公。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左轩将此首李白巅峰时期的这首诗直接改成了他跟魏征房玄龄当时喝酒时的情景。
李世民一听如此豪放有气派的诗,顿时站了起来,拍手叫好。而房玄龄则也是有点激动地看着左轩道:“我房某籍籍无名,恐怕以后就要随着你这首诗流传百世了。”
“好一个天生我才必有用。妙、妙啊。没有想到左轩你竟然有如此胸襟。”李世民也是大为赞赏。而左轩的脸则是通红。虽然抄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