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愿赢君,武道隆盛!
万书阁,坐北朝南。外面看去是破旧楼阁,内中却别有洞天。
推开沉重的木门,一道白光闪过。赢晟下意识闭上双目,一阵恍惚之后,眼前的景象令其大吃一惊。
书阁恍置洞壁之内,四周水池环绕,周置石栏。
水池中,叠石假山环列。一座石拱桥隔开水池,连通中央。中央微低,分为六间。石桥前各有石像,与明堂一般无二。
石像嘴中衔有香炉,断烟飞绕,香味四溢,清灵而温雅。
踏过,闻之纵然心神一畅。赵家置其于此,似有他意。
走过廊桥,六间书屋浮于半空,围绕中央一方大鼎。
大鼎上方悬有一颗巨大夜明珠,照亮整个书阁。
光芒穿过假山,映在四周水池,现出形如上下弦月的倒影。随波而动,恍若“日月同辉”!
书阁下分六间,由六座巨大怪石浮空托起的半遮掩书屋。
书屋下为嶙峋怪石,上面却是平整地面,仿佛是倒立的山丘。
六间书屋下方,各竖有一道石碑。上书功法秘籍的分类:
外身法(掌法、腿法等)
内身法(心法等)
外物法(剑法、刀法等)
内物法(炼丹、炼器、法阵等)
转轮悟语
奇门技(暗器等)
赢晟走向转轮悟语的石碑。
站在石碑前,“咯吱”!
突然,脚下的青石板微动,在其惊异的目光中。
青石板带着赢晟浮起,渐渐上升到转轮悟语的书屋。
走下青石板,数列古木书架,摆满深蓝封皮线装书。
他拿过一本,只见封皮上写着刚劲有力的四个大字:转轮悟语。
翻开扉页,记录着赵家数代先人对于转轮境的通体描述:
“所谓转轮,亦称炼体。欲攻凌厉,必先自身强。”
“修炼分精、气、神,精是有形体的物质(外身),气是无形的内身,神是灵魂。”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其德乃真,七魄同魂。
人身有八大转轮,每一个转轮都是一份元气的凝聚,或称能量场。
八大能量场,虚七实一。虚七:双目、铁骨、双掌掌心、双足足心。实一:丹田。
转轮划分:一转梦泽,二转不动,三转侵火,四转易水,五转疾风,六转武雷,七转地,八转天。
十八字真言:泽山火水,风雷地天。地牵引,天入魄,气运还身。”
短短几页的书,对于赢晟来说恍若至宝。不由得盘膝席地而坐,一字一句细细揣摩。
“炼体不仅是日月苦修,天赋理解同样是影响因素。修道是由凡入圣、超凡脱俗的过程,过程中诸多艰险。”
“转轮境虽然是炼体,但是若不懂得感悟天地之中的元气,牵引元气至能量场,恐怕连入门都进不去。”
“八种元气由虚能量场进入丹田,也就是说转轮境无非是通过吸收转化天地元气,以补充能量场。“
“但一转梦泽、四转易水同为水,水火又不相容,先牵引还是先汇丹田?这八种元气又有怎样的联系?”
看着赵家先祖对转轮境的领悟心得,可是读来读去,觉得不对之处太多。
赵家先祖决然不可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难道有什么妙处?赢晟陷入了沉思。
正当赢晟对此百般不解之时,万书阁外古禹低吟之声传来:
“泽山为重,可托风唤水。水火虽不容,风雷为相生。天地难合,万物乐在其中!”
闻言,陷于迷茫之中的赢晟猛惊醒,忍不住狠拍了自己一下。
“山厚重,是大地的变化而生。水漫成泽,为具体的表现。风雷在天,水火虽然不相容,但也同在天地之中。“
“天地为根本,泽、山、风、雷、火、水为次生。转轮的极限表示化泽山风雷水火为天地,转天地为人的精灵神气。”
“同时泽是水的体现,山是大地的变化。由微入凡,先泽后水,先山后地。”
“了解泽进一步感悟水,了解山进一步感悟大地、感悟风雷火,以大地的牵引,汇聚丹田,此时丹田能量场已满。”
“异化而入天境,天境巅峰价即是修魄零境。”
赢晟恍然大悟,连忙站起身来,恭敬地向万书阁外的古禹行礼。
古禹双目微闭,感受到赢晟发自内心的敬意,听到他感悟后的自语,不由得笑道:
“孺子可教也!”
拿着转轮悟语,赢晟脚踏青石板,向其他书屋飞去。
外物法。
“青莲九剑、雨花剑法、玄雨剑决…”
“剑,百兵之君,至尊至贵,人神咸崇。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遂入玄传奇。”
“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是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也没有适合自己的剑,不过可以以木剑练之,以后若得神剑,定可。”
“雨花剑法和玄雨剑诀适合女子修炼,而青莲九剑是赵家男弟子入门的首选。”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