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自己过于情绪化?这首先需要你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你不是世上的圣人,也不是唯一的主角。所以你必须接受有人可能忽略你的现实。另外,最重要的还是增加自己的见识。越是短视的人越是会斤斤计较,越是博学的人越能用理性分析问题。
另外,我们应该关注并重视对手和竞争者的意见。法国作家拉劳士福古曾说:“敌人对我们的看法比我们自己的观点可能更接近事实。”
我们并非逻辑的动物,而是情绪的动物。我们的理性就像在狂风暴雨的情绪汪洋中的一叶扁舟。听到别人谈论我们的缺点时,想办法不要急于辩护。因为每个没头脑的人都是这样的。当你因恶意的攻击而怒火中烧时,何不先告诉自己:“等一下……我本来就不完美。连爱因斯坦都承认自己99%都是错误的,也许我起码也有80%的比例是不正确的。这个批评可能来得正是时候,如果真是这样,我应该感谢它,并想法子从中获得益处。”
美国一家大公司的总裁查尔斯·卢克曼曾经用100万美元请鲍伯·霍伯上广播节目。鲍伯从不看赞赏他的信,因为他知道不可能从中学到一点东西。福特汽车公司为了了解管理与作业上有何缺失,特地邀请员工对公司提出批评。当你不能理性思考的时候,请别人来帮你分析会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因为我们往往看别人的时候会比较客观。
理性思考,是浇灭情绪怒火的“干冰”。
57.战胜自己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
每个人心中都沉睡着一个巨人,当你唤醒了他,他就能助你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成为了不起的人物。很遗憾,大部分人还没有唤醒心中的巨人就已经离开了人世,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哀。
那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唤醒了自己心中的巨人呢?一定要实现历史巨人那样的丰功伟业才算是不枉此生吗?也不尽然。其实,将自己内心的巨人唤醒,可能是一次巨大的意外事故的刺激作用,也可能是长期一点一滴地改变。今天比昨天好,现在比过去好,这就是超越。
巴伐洛夫,1926年5月出生在莫斯科郊区的一个小村庄。很小的时候他就出来半工半读,一把24磅(约10公斤)的大铁锤成了他参加社会建设的主要工具,为此,乡亲们曾亲切地称他为“大铁锤”。
17岁那年,巴伐洛夫参军,经过短暂的训练后,他很快就随部队投入对法西斯的大反攻作战中。在长达4个多月的激战中,巴伐洛夫随苏军主要突击兵团向法西斯匪徒勇猛进攻,顽强地突破了德军坚固设防的战略防御带,粉碎了德军所谓的“东方壁垒”。
在惨烈的登陆争夺战中,德军从西欧调来了大量的党卫军和坦克兵团进行疯狂反扑。巴伐洛夫和战友们用反坦克枪和燃烧瓶先后击毁了数辆敌军坦克。接着,他们又与进入阵地的纳粹党卫军展开了肉搏战。在几度易手的阵地上,身高1.84米、擅长摔跤的巴伐洛夫将凶恶反扑的法西斯匪徒一个个摔在烂泥里,并用冲锋枪和铁锤把他们送回了“老家”,因此,成为让敌人望而生畏的“战神”。
战争结束后,25岁的巴伐洛夫戴着胜利的军功勋章复员回到了家乡。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和摔跤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天,他与朋友路过莫斯科体育馆,看见摔跤运动员们正在作体能训练。他对朋友说,自己的体能成绩与运动员相比并不差,朋友不信,他便走进馆内,把100公斤重的杠铃抓起来推举了好几下。
这一举动博得了所有在场运动员的喝彩,也引起了一位教练员的注意。经过与巴伐洛夫的交谈,教练员马上表示愿意收这位英雄为徒,让他参加摔跤训练。
刚开始巴伐洛夫的成绩并不理想,但他以军人特有的毅力坚持训练,连节假日也从不中断训练。不仅如此,他还自费买票到处观看摔跤比赛,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一年之后,他就在全国性的比赛中夺得第三名。
随着一次次比赛的成功,巴伐洛夫的技艺日臻完善,成为当时同类摔跤级别的领军人物。1956年11月,在第十六届墨尔本奥运会上,他以当年“战神”的特有气概力挫群雄,一举登上了古典式摔跤项目重量级冠军的宝座。人们称这位具有军人气概的卫国英雄是“开着坦克的摔跤王”。
巴伐洛夫早期从来没有确立过“要当最棒的摔跤手”的目标,但他每到一处,就尽自己的一分力。在做工人的时候,尽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做战士的时候,则勇往直前、冲锋杀敌;在做运动员的时候,挑战自己的极限去与对手竞技,他只在自己的舞台上超越过去。他就算是一个唤醒了心中的巨人的强者!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是说一个人只有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一个人若超越不了自己,不但不利于自己的发展,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更不用说成为无可替代的人了。
好高骛远是青年人的一个通病,很多人都想着自己要成为地球超人,但少有人像巴伐洛夫那样,踏踏实实地去超越过去的自己。过去每天迟到,现在能够按时上学了,就是一个超越;过去不敢在课堂上发言,现在能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了,也是一种超越。当你从按时上课、勇于发言,慢慢变得有思想、有见地,然后再能结交著名的人物、和优秀的人做朋友……你成为一个政治明星、领袖的梦想也就这样一步一步实现了。
只要每一天都有超越自己的地方,或者是让自己的优点更加稳固,这样的成长都是值得期待、充满希望的。但今天和昨天一个样,甚至不如昨天,这样的生活就会令人厌倦、感到无望之极。
超越自己是为了更好地完善自己。成长,因为自己的存在于别人有益而变得重要。对于前进路上的人来说,永远没有终点,明天永远会比今天更加值得期待。
58.控制情绪笑遍世界
常言道:“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个“忍”就是忍耐、克制的意思。做人必须首先自制,也就是懂得管理自己。一个人的言行受着多方面的制约,如果自己管理不好自己,就必然会受制于人,失去自主的权利。
1.控制情绪是一种能力
晚年的海菲,已是一位事业辉煌、构建起自己强大的商业王国之人,每当他回首自己走向“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的历程时,他总是颇有感慨地说:“对于任何一位想成大事的人来说,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成为自己的主人,才能够做到不再难与人相处,而且笑对整个世界、笑对人生。”
怎样才能控制情绪,以使每天卓有成效呢?除非你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否则迎来的又将是失败的一天。花草树木,随着气候的变化而生长,但是你只能为自己创造天气。你要学会用自己的心态弥补气候的不足。如果你为顾客带来风雨、冰霜、黑暗和不快,那么他们也会报之风雨、冰霜、黑暗和不快,最终他们什么也不会买。相反地,如果你为顾客献上阳光、温暖、光明和欢乐,他们也会报之以阳光、温暖、光明和欢乐,你就能获得销售上的成功,赚取无数的金币。
情绪是人对事物的一种最浮浅、最直观、最不用脑筋的情感反应。它往往只从维护情感主体的自尊和利益出发,不对事物作复杂、深远和智谋的考虑,这样的结果,常使自己处在很不利的位置上或为他人所利用。本来,情感离智谋就已距离很远了(人常常以情害事、为情役使、情令智昏),情绪更是情感的最表面部分、最浮躁部分,以情绪做事,焉有理智?不理智,能有胜算吗?
但是我们在工作、学习、待人接物中,却常常依从情绪的摆布,头脑一发热(情绪上来了),什么蠢事都愿意做,什么蠢事都做得出来。比如,因一句无甚利害的话,我们便可能与人打斗,甚至拼命(诗人莱蒙托夫、诗人普希金与人决斗死亡,便是此类情绪所为);又如,我们因别人给我们的一点假仁假义,而心肠顿软,大犯根本性的错误(西楚霸王项羽在鸿门宴上耳软、心软,以致放走死敌刘邦,最终痛失天下,便是这种柔弱心肠的情绪所为)。还有很多因情绪的浮躁、简单、不理智等而犯的过错,大则失国失天下,小则误人误己误事。事后冷静下来,自己也会感到其实可以不必那样。这都是因为情绪的躁动和亢奋,蒙蔽了人的心智所为。
2.戒掉烦恼的习惯
《圣经》有言:“不要为明天忧虑,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生的难处一天就够了。”在犹太人中间流传这样一句名言:“会伤人的东西有三个,苦恼、争吵、空的钱包。其中苦恼摆在三者之前。”
忧能伤人,从生理学的观点来看,似乎理所当然。尔士·梅耶医生说:“烦恼会影响血液循环,以及整个神经系统。很少有人因为工作过度而累死,可是真有人是烦死的。”
心理学家们认为,在我们的烦恼中,有40%都是杞人忧天,那些事根本不会发生。另外30%则是既成的事实,烦恼也没有用。另有20%,我们担心的是事实上并不存在的。此外,还有10%,我们担心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就是说,我们有92%的烦恼都是自寻的。
苏珊第一次去见她的心理医生,一开口就说:“医生,我想你是帮不了我的,我实在是个很糟糕的人,老是把工作搞得一塌糊涂,肯定会给辞掉。就在昨天,老板跟我说我要调职了,他说是升职。要是我的工作表现真的好,干吗要把我调职呢?”
可是,慢慢地,在那些泄气话背后,苏珊说出了她的真实情况。原来她在两年前拿了个MBA学位,有一份薪水优厚的工作。这哪能算是一事无成呢?
针对苏珊的情况,心理医生要她以后把想到的话记下来,尤其在晚上失眠时想到的话。在他们第二次见面时,苏珊列下了这样的话:“我其实并不怎么出色。我之所以能够冒出头来全是侥幸。”“明天定会大祸临头,我从没主持过会议。”“今天早上老板满脸怒容,我做错了什么呢?”
她承认说:“单在一天里,我列下了26个消极思想,难怪我经常觉得疲倦,意志消沉。”苏珊听到自己把忧虑和烦恼的事念出来,才发觉到自己为了一些假想的灾祸浪费了太多的精力。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自寻烦恼和忧虑的人,对他们来说,忧烦似乎成了一种习惯。有的人对名利过于苛求,在得不到时便烦躁不安;有的人性情多疑,老是无端地觉得别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有的人忌妒心很重,看到别人超过自己,心里就难过;有的人把别人的问题揽到自己身上自怨自艾,这无异于引火烧身。
忧虑情绪的真正病源,应当从忧烦者的内心去寻找。大凡终日忧烦的人,实际上并不是遭到了多大的不幸,而是在自己的内心素质和对生活的认识上,存在着片面性。聪明的人即使处在忧烦的环境中,也往往能够自己寻找快乐。因此,当受到忧烦情绪袭扰的时候,就应当自问为什么会忧烦,从主观方面寻找原因。学会从心理上去适应你周围的环境。
所以,要在忧烦毁了你以前,先改掉忧烦的习惯。
不要去烦恼那些你无法改变的事情。你的精神气力可以用在更积极、更有建设性的事情上面。如果你不喜欢自己目前的生活,别坐在那儿烦恼,起来做点事吧,设法去改善它。多做点事,少烦恼一点,因为烦恼就像摇椅一样,无论怎么摇,最后还是留在原地。
3.保持乐观精神
人生是一种选择,人生是选择的结果,不一样的选择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你选择心情愉快,你得到的也是愉快。你选择心情不愉快,你得到的也是不愉快。我们都愿意快乐,不愿意不快乐。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选择愉快的心情呢?毕竟,我们无法控制每一件事情,但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心情。
每个人的观念及价值观不同,所以看待同一件事情所得到的反应也不同。你觉得是件快乐的事情,在别人看来却有点伤感。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快乐标准,每个人也都有各自不一样的忧愁。
吃葡萄时,悲观者从大粒的开始吃,心里充满了失望,因为他所吃的每一粒都比上一粒小。而乐观者则从小粒的开始吃,心里充满了快乐,因为他所吃的每一粒都比上一粒大。悲观者决定学着乐观者的吃法吃葡萄,但还是快乐不起来,因为在他看来他吃到的都是最小的一粒。乐观者也想换种吃法,他从大粒的开始吃,依旧感觉良好,在他看来他吃到的都是最大的。
悲观者的眼光与乐观者的眼光截然不同,悲观者看到的都令他失望,而乐观者看到的都令他快乐。如果你是那个悲观者的话你不需要换种吃法,你只需要换一种看待事情的眼光。
59.别让你的天赋被扼杀
每人都会遇到一展才华的机会,要善加利用。有些才华横溢的人会把自己微小的才干也显露出来,使它成为自己身上的发光点,而他们的卓著才能显露出来时足以令人震惊。所以,我们应当尽可能地把上天赐予的天赋展示出来。但是,展示才干时也要切合时宜,并且注意不要过于炫耀。
许多人过着平庸的生活,并不是他们不去努力,而是因为他们总爱给自己设定许多的条条框框,束缚了他们想象的空间和潜能。他们看似一天到晚在忙碌,实际上已经给自己套上了“金箍罩”,将自身的才干完全藏起来,最终注定碌碌无为。这就像被关在瓶子里的跳蚤一样,时间长了,它就再也跳不出去了。
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立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然后他们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第一次跳蚤就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碰壁后,跳蚤改变了跳跃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高度总保持在罩顶以下。接下来,科学家逐渐降低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跳跃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
跳蚤变成“爬蚤”,并非是它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的受挫使它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最可悲之处就在于,实际上玻璃罩已经不存在了,它却连“再试一次”的念头都没有。玻璃罩已经罩在了它的潜意识里,罩在了它的心灵上,它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自己扼杀了。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
因为自我限制而变得平庸,就似一只悲哀的跳蚤把自己的才干尽数丢弃。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起飞的可能性,都有别人意想不到的潜能,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可是有时因为碍于面子,或者害羞,或者根本不思上进,最终将自己葬送在平庸的坟墓中。
人就好比一块磁铁,一开始可以吸起比它重12倍的重量,但是如果除去磁性,甚至连轻如羽毛的重量都吸不起来。同样地,人也有两类:一种是有磁性的人,他们充满了信心,知道自己天生就是个胜利者、成功者,并且善于展现自己的才华;而另外一种人是没有磁性的人,他们内心充满了畏惧和怀疑,当机会来临时,他们就会说:“我可能会失败,我可能会失去我的钱,人们会耻笑我。”每个平凡的人都有成为英雄的潜质,不要让这种潜质被催眠,而要尽量使自己的才干公之于众,避免令自己沦为世俗。
生活中,有无数人是在一本激励人心的书或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励志美文时突然感到灵光一闪,蓦地发现了一个崭新的自我。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些书或文章,他们可能永远对自身的真实能力懵懂无知。任何能够使得我们真正认识自己、能够唤醒我们的全部潜能的东西都是无价之宝。这些货真价实的东西帮助人们发现自己的天赋,督促人们变得审慎谦恭。它们所提供的偶然一语,或许就会令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
文字能够鼓舞人心,而生活就是另一种激发人施展才干的助推器。人们常常会发现人在遇到巨大的难题或者偶然事件时反而会表现得异常出色,因为这是被“逼”得没有办法。正是有了这种破釜沉舟的勇气,我们身上的潜能才得以发挥。平时的循规蹈矩磨灭了我们的创造力,安逸而平稳的生活只会造就平凡的人。而真正的天才都是在困难时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智慧脱困,然后让世人为他们的卓越成就而吃惊。
60.走出人生的冬季
一样的事情,可以选择不同的情绪态度对待。选择积极的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就一定会看出前方美好的风景。
1985年,美国女孩辛蒂还在医科大学念书,有一次,她到山上散步,带回一些蚜虫。她拿起杀虫剂为蚜虫去除身上的有害物质,却感觉到一阵痉挛,原以为那只是暂时性的症状,谁料她的后半生从此陷入不幸。
杀虫剂内所含的某种化学物质使辛蒂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使她对香水、洗发水以及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一切化学物质一律过敏,连空气也可能使她的支气管发炎。这种“多重化学物质过敏症”,到目前为止仍无药可医。
起初几年,她一直流口水,尿液变成绿色,有毒的汗水刺激背部形成了一块块疤痕。她甚至不能睡在经过防火处理的床垫上,否则就会引发心悸和四肢抽搐。后来,她的丈夫用钢和玻璃为她盖了一所无毒房间,一个足以逃避所有威胁的“世外桃源”。辛蒂所有吃的、喝的都得经过选择与处理,她平时只能喝蒸馏水,食物中不能含有任何化学成分。
很多年过去了,辛蒂没有见到过一棵花草,听不见一声悠扬的歌声,感觉不到阳光、流水和风。她躲在没有任何饰物的小屋里,饱尝孤独之余,甚至不能哭泣,因为她的眼泪跟汗液一样也是有毒的物质。
坚强的辛蒂并没有在痛苦中自暴自弃,她一直在为自己,同时更为所有化学污染物的牺牲者争取权益。1986年,她创立了“环境接触研究网”,以便为那些致力于此类病症研究的人士提供一个窗口。1994年,辛蒂又与另一组织合作,创建了“化学物质伤害资讯网”,保证人们免受威胁。到2007年,这一资讯网已有来自32个国家的5000多名会员,不仅发行了刊物,还得到美国、欧盟及联合国的大力支持。
她说:“在这寂静的世界里,我感到很充实。因为我不能流泪,所以我选择了微笑。”当我们选择了微笑地面对生活的时候,我们也就走出了人生的冬季。
你知道汽车轮胎为什么能在路上跑那么久,能忍受那么多的颠簸吗?起初,制造轮胎的人想要制造一种轮胎,能够抗拒路上的颠簸,结果轮胎不久就被切成了碎条。然后他们又做出一种轮胎来,吸收路上产生的各种压力,这样的轮胎可以“接受一切”。在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如果我们也能够承受所有的挫折和颠簸,能够化解与消释所有的困难与不幸,有良好的情绪,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我们就能够活得更加长久,我们的人生之旅就会更加顺畅、更加开阔。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