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强汉从传道开始> 第一百三十七章 计定吴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七章 计定吴地(1 / 2)

王允在近海里城市里面喝着小酒等待着谭陈等人回归,不得不说相较于槐里吴地还是太过于落后。

虽然比起大多的的城镇已经很富裕了,不过王允还是觉得很是落后。

几人闲聊之余谭陈也处理完雷家村的事来到了王允身边。

“处理完了?”

“是的恩师,不过他们虽然收下了东西,但是我觉得对我们商盟似乎并不领情。

甚至我们出来的时候还有些许村民恶语相向。”

谭陈本想把这些事隐瞒的,不过想了想没有必要,正好让王允看看村民的态度。

毕竟在谭陈看来王允所做的这些其实根本没有必要。

毕竟那是真真实实的血海深仇,些许物资罢了,估计哪怕王允做的再多估计这些人对商盟印象应该也还是深恶痛绝。

“无碍,我只是想表达一个态度罢了,做错事不可怕,死不悔改不肯认错才是真的可怕。

这次是我们商盟的疏忽给人家造成这样的惨剧,这些是我们应该做的。”

谭陈闻言没有多言,毕竟王允怎么做是王允的事,这事如果发生在槐里估计槐里也不会有几个人领情。

不过谭陈庆幸的是槐里出了王家,估计他这辈子都不会遇上这事了。

“我有一个想法,刚才因为你没在我同苏主任和黄部长也在讨论。

现在你来了,我觉得我们可以好好谈谈了。”

谭陈闻言觉得很是惊奇,王允能这般认真的说起的断然不会是小事。想到这点谭陈内心不自觉的兴奋了起来。

“你是在槐里长大的,这些年槐里的发展你应该也十分熟悉。”

谭陈点点头,王允说的不错。他十七岁入学校,八年过去,现在的他已经二十五了,槐里这些年的发展他都看在了眼里。算得上是看着槐里一步步发展至今的了。

“槐里发展日新月异,乡里生活也一天比一天愈发富裕,这一切都是恩师的功劳。恩师就是槐里的天。”

“过了,现在我心情有些许沉重不太想听这些奉承的话。”

谭陈听见王允的不喜不好意思的挠了下自己后脑勺。

“行了,我知道你是有才能的人,不然这些年也不可能和赵霖将吴地打理的这么好。

我刚才已经和黄部长商议过了,我们回去之后会将赵霖调回来,等到时候你们两个一起发展吴地。

这期间商盟总部不会给你们任何资源上的帮助,但是这期间往你们这里投入人才的比例会扩大。

同时吴地也不需要再往总部寄钱了,吴地商盟的所有收益全由你们自己调度。我只有一个要求,五年以后,最迟十年以后我要看见一个不一样的吴地。

秦淮河畔我要看见风雅文气,近海里这里我想看见一个不输于现在槐里的工业城镇。

就改名叫“南通”吧,我会向陛下提议改名,之后将周围几个乡里一同并进来,建设一个大大的轻工业城镇。”

在近海里这里建设城镇想来是王允想方便近海里的百姓,可是这秦淮河谭陈却是有些不知所以。

“恩师,这秦淮可是有什么讲究?”

不懂就问,这是王允以前最喜欢挂在嘴上教育他们的。

谭陈自然而然的也就养成了这个习惯。

“讲究?”

“这倒没有,我只是想建一个文人骚客流连忘返的地方罢了。”

谭陈仍旧不明所以。

“行了,你也就别多问了。”

“华灯璀璨映秦淮,两岸霓虹画影裁。踏舫游人寻旧梦,闻香醉客近楼台。廊轩影动楼阁处,管乐悠扬舞美釵。享乐和平承盛业,

八方雅士展情怀。”

王允开口吟了一首诗,不过觉得似乎好像还不够,接着又加了一首。

“古韵凌波十里欢,风摇画舫雨含烟。

夜游惊艳思八艳,情洒秦淮不夜天。”

“你就照着这两首诗去建吧。

我想看见一个堪比渭水河畔的商业区,不过却不要那么重的商业气息。

最好能多些文气,才气那种。”

谭陈点点头,王允这样说的话他能明白自己要怎么建设了,只是不明白王允为何要建这样一个地方。

十里秦淮,一半是才子,一半是佳人。王允以前常常感叹自己无缘见起繁荣,现在自己动手建一个岂不美哉?

不过这些谭陈苏离等人却是不明白。

现在王允向想着的就是快些建起来,等自己来了来这里当当文抄公留两句千古名句简直完美。

“恩师,我有话想说。”

谭陈面露难色。

“怎么?完不成?”

王允有些意外,谭陈的才能可是不低,起码在王允看来谭陈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

不然也不可能才毕业就把他外派到吴地这儿学习成长,虽然陪同他一起来的学生也有不少,可是做到现在使的一同来的学生都对他服气。这些都可见谭陈不是一个碌碌之才。

再说了,王允可是说过会加大吴地这里的人才输入。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